以学定教重实效课堂优化效率高——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63998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定教重实效课堂优化效率高——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学定教重实效课堂优化效率高——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学定教重实效课堂优化效率高——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定教重实效课堂优化效率高——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定教重实效课堂优化效率高——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编辑 姜 菁文 / 沈 斌以学定教重实效 课堂优化效率高2012年, 浙江省提出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教 育” 的发展要求, 明确选择性课改的思想, 同步启动了高 中的课程改革, 主要做法是加大选修课比重, 实施多样 化原则和选择性原则。 落实新课改的关键是从学生的实 际需求出发,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 知识储备、 个性特 点设定菜单式的私人定制教学。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 中 职学生的学习动力疲乏, 对枯燥和抽象的知识本能排斥, 追逐趣味时尚, 他们需要量身定制的私课, 选修课正好 能满足不同潜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然而, 目前有 些学校的信息

2、技术类选修课以传授信息技术技能知识为 主, 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 而不是从学生的个体实际需 求出发, 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师生的双边互 动乏力, 学生的探究能力被扼杀。 基于以上的背景和原因, 该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 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 是笔者在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一、 实施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信息技术选修课的从教经验, 结合 新课改的思想, 从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练 习、 教学评价五个方面优化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特点, 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整个教学 活动的指导纲领。 优化教学目标, 有助于教师采用有效 的

3、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首先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 布卢姆认为 : “有效的 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 只有希望达到的目标具 体, 才能尽可能地探索能取得实际效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如 魔术棒的奥秘 的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 笔者把教 学目标设计为 : 学会魔棒使用, 能用魔棒抠图, 会设置容 差。 在最先教学的一个班中笔者发现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 也有成就感。 但在检查学习情况时, 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 对简单图像都能抠取, 但面对复杂图像的抠取却无从下手, 这说明学生对魔棒的基本原理及容差参数的含义并未理解。 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组织有的 放矢地落到实处, 这

4、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抓住知识 点上的具体要求, 才能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摘 要:在选择性课改的大背景下,作者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实践,发现以“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 为主的信息技术选修课是信息时代的土著居民(学生)最欲掌握的核心技能。为提升信息技术选修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出以学生特点定教学目标、以学生心理定教学内容、以学生兴趣定教学方法、以学生需求定 课堂练习、以学生个性定教学评价等五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选择性课改 学生差异 私人定制 教学设计选择性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5、其次是以学生的认知为依据。 教学目标应当遵循学 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能 被学生顺利接受, 能让学生为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而感到 喜悦, 能让学生为进一步学习而充满信心。 如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上, 笔者在试讲班和正式班分 别执教了 清除照片中的杂质 一课, 两次不同的教学目 标设计反馈出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试讲班, 笔者的教学目标定为 “掌握各类除杂工具 的使用, 能够处理照片中的杂质” , 这种教学目标设计广 而泛、 空而大, 内容根本无法在一堂课内完成, 导致学生 处理照片的时间不够, 学生体会不到各款除杂工具带来 的奥妙和乐趣, 课堂效果不理想。 在正式班, 笔者对

6、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 精简, 将教 学目标定为 “通过仿制图章工具、 修复画笔工具和修补 工具的对比, 掌握三种工具的使用技巧, 并能根据实情 选对工具清除照片中的杂质” , 修改后的教学方案只选了 最常用的三种除杂工具, 比较有针对性, 每种除杂工具 通过一到两个贴切的实例来抛砖引玉, 并让学生通过填 写各款除杂工具的优缺点对比表来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的 兴趣完全被激发, 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 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只有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 循序渐进, 才能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最后是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 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 对象的不同发展能力层次进行分

7、层目标的设定, 分层教 学目标的设定应注重学生的差异, 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 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后,笔者让学生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制作 “杭州旅游景点海报”(素材由笔者提 供) , 根据学生发展能力的不同, 笔者将学生分成三个目 标层次, 对各目标层次进行不同的目标要求。 基础性目标 : 制作简单海报, 能应用所学知识在自 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提高性目标: 在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 合理布局版面, 制 作美观个性的复杂海报, 能应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发展性目标 : 制作界面美观、 布局独特、 主题突出、 富有新意、 有感染力的海报, 能将所学

8、知识结合自身的632017 06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编辑 姜 菁创新思维一起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这样的目标分层教学使低层次的学生制作出海报, 中层次 的学生掌握海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高层次的学生能创新 制作出美观独特的海报, 从整体上都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注学生心理,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组成部分, 是完成教学 任务的主要载体。 优化教学内容, 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 成认知过程的心理过渡。 首先, 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应准确。 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 多个知识点时,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确定哪些是重 点、 哪些是难点, 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

9、清晰明了地讲透, 必要 时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 而学生当节课没有必要了解的内 容则忽略或可几句带过。 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次不分。 如一次听青年教师汇报课 换脸大法神奇的蒙板 。 该 教师通过欣赏PS处理的一些精美换脸照片来导入课题, 接着 一一介绍工具栏上能用于抠图的工具, 介绍完一节课已过去大 半。 此时, 教师似乎才想起今天的主题是 “蒙板” , 接着又对蒙 板的使用介绍了一大堆。 整节课下来, 教师滔滔不绝, 似乎想 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传授给学生, 却不曾考虑学生真实的 接受能力, 学生又从何体会到神奇蒙板带来的乐趣。 其次, 教学内容的对比需合理。 当教学内容之间既有 差异

10、又有关联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 将 意义相近、 操作相似、 概念容易混淆的知识区分清楚。 如笔者在教授 位移动画PK形变动画 一课时, 让学生先 观察两种动画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以元件A、 B为例) , 然后引 领学生一起来填写两种动画的对比表。 通过对比表学生不但可 清楚区分两种动画的工作原理, 同时知识点的学习也落实到位。 关注学生兴趣, 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辩证统一, 主要指 师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最佳办法。 优化教学方 法, 有助于教师正确处理自身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是优化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诺说 : “学 习最

11、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发生兴趣” 。 教师用有趣的 图片、 游戏、 视频等资源来导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持续的内驱力, 驱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 如 Flash遮罩动画 的教学, 导课时笔者让学生一起来玩 暗中寻物 的游戏, 比比谁能最先找全黑暗中的物品。 学生全 神贯注地搜寻, 每个人都想成为名副其实的 “眼力王” 。 寻物游 戏过后, 学生显得异常兴奋和好奇, 都想知道这款游戏是怎么表1 位移PK形变对比动画项目位移动画形变动画运动变化A从起点移动 到终点A渐渐变成B首、 末关键帧元件都是A首关键帧是A 末关键帧是B 过渡帧动作补间形状补间 元

12、件是否打散NoYes做出来的。 此时, 笔者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 通过有趣的游戏导课, 激发了学生的斗志, 引起了学 生的兴趣, 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是优化教学手段, 营造良好氛围。 成功导课后, 要设法 使学生继续保持这股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 使学生带着好奇心更自主地参与学习。 如在 Flash遮罩动画 的后续教学中, 学生的兴趣被 激发后, 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一起探寻 其中的奥秘, 教师给出暗中寻物的遮罩原理图, 鼓励学生 相互进行讨论, 讨论的问题 : 光源一定是圆的吗?光源 如何移动?遮罩动画有几个关键图层? 根据学

13、生的讨论, 笔者加以引导和提炼 : 光源既可以 是圆的, 也可以是方的, 甚至其他任何形状 ; 光源可以直 线运动 (位移动画) 或曲线运动 (引导层动画) ; 遮罩动画 有两个关键图层 (被遮层、 遮罩层) 。 根据遮罩效果, 学生清楚知道 : 被遮层决定看到的内 容, 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 三是优化学习方法, 提升技能水平。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 位不仅仅是组织好课堂教学, 更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 方法, 养成摸索、 讨论、 探究的学习习惯, 不断提高能力水平。 如在 Flash遮罩动画 的后续教学中, 学生已经能做出 最简单的探照灯遮罩动画效果。 此时, 笔者抛给学生两个稍 复杂的遮

14、罩动画, 让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实践, 必要时给予 适当的点拨 (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参考教学辅助视频) 。 这种 头脑风暴似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注学生需求, 优化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沉积必须通过练习训练才能加以巩固并形 成技巧和能力。 教师在设置课堂练习时要小而精且难易 适中, 同时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设定不同梯度。 优化课堂 练习不但能促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循序渐进, 而且可以培 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形成学习的动态发展。 如 引导层动画 的教学, 以往就设计一到两个类似的 课堂练习 : 让小球沿着曲线滚动或让羽毛沿着曲线飘落下

15、 来。 结果发现效果不佳, 学生不但对引导层动画一知半解, 而且上交的作品动画形式单一, 发散性思维没有激发。 后来笔者对课堂练习进行了改进, 考虑学生已经学过 位移动画, 尝试在位移动画的基础上学习 “引导层动画” , 进行知识的承接和迁移。 笔者采用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 悉的 “蝶恋花” 案例, 根据教学情境, 设计了四个由易到难 的阶梯性课堂练习 : 蝴蝶直线飞向花 ; 蝴蝶沿着引导线飞 向花 ; 蝴蝶围绕花做圆周飞舞 ; 两只蝴蝶围绕花飞舞。 温故旧知 : 制作蝴蝶的直线飞舞。 (位置移动) 小试牛刀 : 绘制曲线, 制作蝴蝶沿曲线飞舞。 (蝴蝶 沿曲线移动, 曲线不可见) 初露锋芒

16、: 绘制正圆, 制作蝴蝶沿圆周飞舞。 (蝴蝶 沿圆周移动, 圆周不可见且不闭合) 一展身手 : 制作两只蝴蝶自由飞舞。 (运用所学知识64OCCUPATION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编辑 姜 菁创意动画) 选取的案例源自生活, 为学生所熟悉, 能引起学生的 共鸣, 而四个任务的设计从浅到深, 环环相扣, 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画的变化发现问题, 通 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解决问题, 这种探究 式的学习方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个性, 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整个教 学活动的综合评定。 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主要依赖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终结性打分。 优化过的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模式, 从学生、 他生、 教师三方面采集 数据, 并将三方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得出最终分值, 这 种新的评价模式有助于师生双方对教学结果有全面清晰 的了解。 下面以 “制作蔬菜娃娃” 为例。 一是学生自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