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639090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6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教育 教研 1 8 / 2 0 1 7发现问题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形成结论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筛选分类汇总排序公式法函数法设计调查表, 开展调查规划数据表, 录入数据用表格、 图表、 调查报告等形式表现并阐述研究结论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信息素养也是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但是, 学生通过学习仅仅掌握了基本技能, 而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技能解决问题已成为困扰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一大难题。例如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一章节的学习重点有数据表格的设计、 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数据图表等, 内容多而零散,

2、 其实各个知识点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每一个知识点分割开来讲解, 各自为政, 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完本章节的内容后, 无法将这些技术灵活使用, 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选取哪些技能可以将其解决。而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概述所谓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 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整合、 重组, 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而进行的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实质就是 “整体而教, 整体而学” 。 它注重对学习对象的整体把握与认识,注重激发学

3、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学习内容的相互关联和逻辑分层, 注重教学过程的层层深入, 逐层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系统教学, 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传统的单课时教学不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容易造成三维目标割裂, 缺乏有效融合, 同时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零散的特点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低下,信息素养无法提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倡单元整体教学, 它能将教学内容有机地、 整体地、 多层次地、 逐步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由上一层内容自然地进入下一层内容的学习, 从而把所学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 实施单

4、元整体教学设计, 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方法(一 ) 熟悉教材和学情, 构建单元主题在课堂教学中, 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落实三维目标,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首先, 我们必须要吃透教材, 从落实三维目标的根本立场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在熟悉教材内容之后从简单的课本知识中走出来, 并设计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地将知识点转化重组为适宜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的教学内容。 其次, 必须要了解学情。 因为我们设计的教学单元归根到底要应用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适合于学生学情的单元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只有在熟悉教材和

5、学情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出合适的主题, 制定出详细的单元计划, 并实施整体教学设计。如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三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在制定单元计划之前首先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以下分析:1 . 知识体系分析2 .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数据统计与分析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他们往往对数据收集、 调查整理、 分析统计一无所知, 仅有小部分同学见过数据图表。绝大多数同学对数据图表的形成过程也是完全不了解的。不过, 学生们在小学时都学习过文字编辑软件的使用。因此我们在形成结论时, 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教学设计还是可以实现的。3 .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与价值分析通过知识体系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们

6、认为, 本单元教学目标首先为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 对数据进行甄别、 整理、 运算、 统计和分析;其次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 进行数据收集、 整理、 分析,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增强, 包括数据收集意识、 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等等。(二 ) 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设计落实课时目标当我们确定好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后, 就应该将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 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设计课时目标, 要以单元目标为总纲,不能偏离在单元目标之外, 而单元教学

7、目标也是通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现的, 因此落实好课时目标的设计是完成单元目标的关键, 也是能否最终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教师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往往容易照抄单元目标。而实际上课时目标相对于单元目标要更具体、 更直观, 是可以通过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逐一实现的。下面是笔者对 数据统计与分析中的第三节 “数据图表及其分析” 进行的课时设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 数据统计与分析 的教学设计为例陆琳雅(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 江苏 苏州2 1 5 0 0 0 )基础 教育教学4 6吉林教育 教研 1 8 / 2 0 1 7问题线索知识点(三 ) 根据目标, 结合实际, 确

8、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情景等课时目标确定之后,要将目标转化为教与学的行为, 即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我们在设计教学情景时,不仅要考虑它能否贯穿整个章节的知识点, 还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学生容易理解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 在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一章节的教学中, 我选择了 “对学校午餐的满意度调查以及提出改进意见”这一主题来设计教学内容。该主题不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各种方法均能贯彻其中。而且学生选取的数据分析切入点可大可小、 灵活多变, 不管学生的能力高低, 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整个研究报告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均被

9、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 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新知, 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笔者对第三节 “数据图表及其分析” 第一课时的问题线索设计展示如下:三、 对 数据统计与分析 章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从教学内容来看, 所有知识点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 单元整体性非常鲜明; 而所有知识点对于主题的进行来说又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从学生角度来看, 单元整体教学使学生对调查研究的过程、 方法和步骤等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认识和积累, 同时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一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又贯穿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每个操作的方法, 而且对于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操作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从教学效果来看,单元整

10、体教学有利于加强本章节教学的系统性, 提高了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能力拓展到实际生活中, 真正做到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四、 进行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体会和思考(一 ) 有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体系的构建, 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单元整体教学的着眼点是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目标中, 强调单元目标的整体性, 课时目标的阶梯性、 可实现性和可结合性; 在教学方法中, 强调依据学生认知特点,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和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 可以充分了解各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场合、优缺点和可达到的效果, 建构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体系, 增强自身的信

11、息技术素养。(二 ) 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 建构学科系统化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中, 大家总是喜欢排雷式的讲课, 即一个知识点讲完, 学生操作练习完, 再讲下一个知识点, 将所有知识点讲完就代表本单元的授课结束。因此, 老师也不会整体看待知识点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以及和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而单元整体教学则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阔的单元宏观范畴, 甚至是整个学科知识范畴。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施,有助于教师从宏观把握教材和理解学科体系, 更有助于教师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理念。(三 )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单元整体教学遵循了教学是教与学双边

12、活动的规律,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 而学生成为活动的实践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这使得学生主动性大大加强了, 并充分发挥其积极创造性, 增加了技术学习的乐趣。整体教学还增强了学生的其他素质,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 调查问卷的设计需要缜密的思维;问卷的发放需要团队合作的力量; 观点的阐述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各方面的进步, 自信心也大大加强。(四 ) 实施整体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一个教

13、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我们教师要有较强的教研教改的意识, 使用整体教学法时, 教师应通览教材, 全面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 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应全面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习习惯和接受水平; 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情况, 及时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五 ) 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除了可以采用常用的作品评价法,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 访谈、 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体系构建情况。课堂的提问交流, 解答开放性或半开放性问题, 也能及时体现学生的认知变化, 也更有利于教师在整体教学过

14、程中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修正下阶段的教学目标。应该说,单元整体教学更能体现现代教学和新课程的理念, 它有助于促进学生与老师共同发展。当然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而言我只做了一些尝试, 在对单元教学法的理解和实施上还不够完善, 但它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必会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独放异彩。“数据图表及其分析” 的章节教学课时设计总目标: 用表格、 图表等方式阐述观点, 形成调查报告。各单课时之间的关系单课时教学目标单课时教学内容第 1 课时:知道图表的特点、 常见类型、 各种图表的特征及应用场合。熟练掌握图表的制作和编辑。第 2 课时:明确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对数据及其图表的分析方法

15、。第 3 课时:灵活运用表格、图表等方法阐述自己对本章节主题问题的研究过程和观点, 形成调查报告。1 、 知道图表的特点。2 、 熟练掌握图表的制作和编辑。3 、 了解图表的常见类型、 特征及应用场合。1 、 明确制作图表时,对工作的数据选择与观点表达之间的密切关系。2 、 初步掌握对数据及其图表的分析方法。1 、 知道对问题的研究过程和方法。2 、 学会合理选择表格、图表、 文字等方法来阐述观点。3 、 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第 1 课时为操作的掌握, 第 2 课时为方法的学习, 第 3 课时是在对前两课时基础上的实际应用。调查报告中大家对午餐满意度的体现, 使用文字、 表格、 图表哪一种比较好?如何制作 “午餐满意度” 图表?“午餐满意度” 图表用柱形图、 折线图、 饼图,哪一种比较好?有位同学需要制作 “1 - 1 2 月午餐价格的变化趋势” , 如何制作?图表的特点图表的制作图表常见类型、特征及应用场合强化图表的制作和类型选择基础 教育教学4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