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2925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航技术(多媒体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河引航技术1Chapter seven 不同类型河段引航技术1. 顺直河段引航技术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3. 浅滩河段引航技术4. 河口河段引航技术5. 急流滩河段引航技术6. 险漕河段引航技术7. 碛坝型河段引航技术8. 峡谷河段引航技术内河引航技术2专题1 顺直河段引航技术一、 顺直河段(straight reach)的航行条件 1. 顺直河段的有利因素 (1)河道顺直,避免了驾驶操作的复杂性; (2)航道宽度大,水深大,能够充分发挥船舶的效率; (3)水流平顺,主流一般在河槽中间,水深、流速分布较对称,有利于船舶稳向航 行。 2. 顺直河段的碍航因素 (1)河槽中偶尔也有礁石碍航。 (

2、2)河槽中常存在着江心洲。 (3)在顺直河段,风的影响比较显著。 二、顺直河段的引航技术 1.确定航路的基本方法 (1)上行船航路 1)在顺直河段,航路选择在缓流范围大,岸线整齐,无障碍物,有适航水深一侧航 行。 2)在微弯河段,以主流为依据,沿主流上侧,凸岸一侧缓流上行。在平原河流中, 若因凸岸一侧有宽平边摊,水浅流急,横流水势强,而凹岸一侧在陡岸外有缓流带,且有 船舶适航的范围,也可沿陡岸(steep coast),俗称“老岸”一侧上行,如图8-1所示。内河引航技术3专题1 顺直河段引航技术(2)下行船航路 1)在顺直河段,航路应选择在河心流速、水深最大的主流带,如图8-2(1、 2船位)

3、所 示。 2) 在微弯河段中,将船位稍置于主流上侧,顺主流线,随弯转向行驶,力求船向与流向 间夹角最小。如图8-2(3、5船位)所示。老 岸 航 行下行航行内河引航技术4专题1 顺直河段引航技术2.引航基本方法 (1)恰当用舵,少用舵,用小舵角 (2)摆正船位,取好航向 上水航行的船来说,就不宜象下水航行的船那样强调拉长定向航距。因为上水船一般以 抱滩走夹(sailing along shoal and sailing on branch channel)找缓流的方式航行。 (3)岸距要适当(4)充分利用缓流航道 在充分利用缓流时,对于吃水较大的船舶,应注意浅水航行时船舶动吃水的增加及浅水 阻

4、力的影响,决不可因贪求缓流而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 (5)少作过河航行 (6)风天引航方法 下水船在驶过顺直河段的大浪区时,影响最大的是顶浪航行(steaming beat to sea)。 上水船在驶过顺直河段,遇到大浪时,影响显著的是顺浪航行(running with the sea)。 船舶在大风大浪掉头(turning in heavy sea)时,操作不当,船舶有倾覆的危险,可能造成 严重事故。 船舶在大风大浪航行时,应采取以下引航操作方法:1)尽早了解风情选好避风锚地,根据本船的抗风能力及时抗风。2)选择上风岸和风、流相对速度较小区域航行。内河引航技术5专题1 顺直河段引航技术3)顶

5、浪航行时,应适当调整航向和航速,保持船首与波浪成200-300交角偏浪航行,既 能抑制横摇又可减少纵摇;可大大减轻风浪对船首的冲击。4)顺浪航行时,一般采取调整船速的措施,使船速略高于波速有比较平稳的效果。对 一些尾部突出,舵面积较小的船舶,顺浪航行时不易保持航向,这时使航向与波浪成 300左右航行,可以减少尾部淹水和保持舵效。5)船在风浪中掉头,开始时慢速操中等舵角(150左右),掉头过程中适时使用快车满 舵。从顶浪转向顺浪时,转向应在较平静水面到来之前开始操舵,以求较平静水面来临 时正好转到横浪;从顺浪转向顶浪时,比较危险,须先慢车减速,等待时机,以求后半 段掉转在较平静水面来临时正好转到

6、横浪。 内河引航技术6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一、弯曲河段的航行条件1弯曲河段(curved reach)的水流特性(1)平弯河段的水流特性 平弯河段系指弯曲半径较大,主流流入角偏靠凹岸的弯曲河段。如图8-3所示。 平弯河段急弯河段特殊弯道弯曲河段(按平面形态、水流特性)恰过法内河引航技术7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2)急弯河段的水流特性 急弯河段系指弯曲半径较小,主流流入角偏靠凸岸的弯曲河段。如图8-4所示。平 弯 河 段急弯河段内河引航技术8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3)特殊弯道水流特性在平原河流中,河槽宽度大,航道较为稳定,曲率半径特别小的弯道,因水流的运动 惯性作用,主流出现“撇弯切滩

7、”而迫近凸岸,缓流区出现在偏靠凹岸的附近,这种弯道称 为特殊弯道。1)河岸较为稳定的特殊弯道如图8-5所示。2)河岸不稳定的特殊弯道如图8-6所示。河岸较为稳定的 特殊弯道河岸不稳定的特殊弯道内河引航技术9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一、弯曲河段引航技术 1弯曲河段引航的基本要点 (1)挂高(ship position keeping at upper of transverse flow)挂高-指以主流为依据,使沿程船位置于主流线的上侧,即高流势一侧航行。 其目的: 一是为了船舶行经前方航道提高船身,乘迎横流腾出舷角,以求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各种水 流横推力对船体的影响; 二是为了克服船舶在弯道航行

8、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水流的压力以及转舵时 船体所产生的反移量等影响不致于船舶背脑和落湾。航道尺度受到限制 。水深分布不均匀)流态紊乱2弯曲河段的碍航因素内河引航技术10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船舶在弯道中航行,在不同的弯道,应采用不同的漂角()(driftangle)去克服不同强度的 横流影响。船舶运动轨迹上各点的漂角(),应等于平流中的漂角()加上横流场中各点 所取的流压差角(),如图87所示。 (2)开门叫舵(rudder turning when two objects separate after overlapping) 开门叫舵就是指船舶在刚驶抵能看清前面转弯航道的具体

9、情况即“开门”的地点时,就叫舵转 向。它既可应用于上水航行,也可作下水航行参考。具体操作如图8-8所示。流 压 差 角开门叫舵内河引航技术11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2平弯河段的引航技术 (1)上行船舶引航操作方法 上行船舶一般选择沿凸岸一侧航行。白天多采用“分段平行航法”,如图8-8所示。 夜航时,就根据前方两航标灯的视角(visual angle)由大到小的变化,判断是否驶抵转向 位置,当视角为零时即可转向。 上行船舶沿凸岸边滩航行时,必须注意防“吸浅”、“跑舵(run-out of rudder)”和“钻套”现象.判断沙齿位置方法,如图8-9所示。 首先,根据水沫线的形状判定沙齿之概位,

10、一般情况下,当水面有反光时,则在沙咀上反 光消失,并呈暗色,所以在星夜也能利用水沫线的形状来判别沙齿之概略位置。然后进一步仔 细观察沙齿上隆起最高的沙脊线走向,我们就能判定沙齿在水下延伸的方向,其次,根据沙齿淹水部分的倾斜程度,概略估计其入水深度,这对选择航路的离岸距离有 很大帮助。水下沙齿上的水面情况也有其特色。在沙脊上方水面光润发亮,沙脊下方的水面则 发皱,水色较暗。第三,当下行船通过这里时,由于其船首和船尾的散波波峰常与沙齿脊线呈平行之势,在 沙齿附近将会激起较大的碎浪,因此当船下行驶过时,就可事先留意观察有沙齿的凸岸沙嘴, 认定沙齿的位置,再在上行航行中应用。内河引航技术12专题2 弯

11、曲河段引航技术(2)下行船舶引航操作方法 下行船舶以凹岸沿岸标为吊向点,以凸嘴顶点侧面浮标为转向点,开门转向,转向的角 速度根据航道弯曲程度和水流情况确定。航路选择,一般抓主流跟主流,沿程船位略处于主 流上侧,随弯不落弯。 沙齿示意图钻套内河引航技术13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3急弯河段的引航技术 (1)下行船舶的操作步骤及引航操作要领,如图8-11所示。 1)扩大航迹线的曲度半径 通过“拉大挡子”(简称“拉挡”)来实现,如图8-11 1位。 其目的: 一是避免了船舶在凸嘴顶点处的有限水域中进行大角度急迫转向的困难,将难度很大的 集中在一点的急迫转向分散到凸嘴上方沿程逐步转向,取得了将“弯道走

12、直”的效果,也易于 发现上水船的动态; 二是为下步迎接凸嘴斜流腾出了角度,以满足船舶首尾线与斜流交角较小的目的; 三是弯道进口处水流是向凸岸上半段及凸嘴冲压的,将船位置于主流外侧,达到了船位 处于高流势的目的,不致于发生背脑险情。 2)船向与凸岸嘴取恰当的夹角并与斜流取相适应的迎流角 通过“切角”来实现 如图811 2位所示。 其目的: 一是保证船舶航向与斜流交角较小,不致于被斜流和主流作用发生落湾。 二是达到了船位处于高流势的目的。 3)缩小航迹带宽度 通过“直舵提尾”(简称“直舵”),和“挂月”来实现,如图8-11 3、4位所示。其目的: 一是缩小航迹带宽度。 二是将船位置于主流上侧,保持

13、船向与流向及岸形顺向。内河引航技术14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2)下行船舶通过急弯河段的注意事项1)“拉挡、切角、直舵、挂月”几个步骤都是为了达到挂高船位这一目的,它们既各有其特点又相互关连,若上一步处理不当,将影响下一步操作。易出现背脑、落湾、吊钩打枪等险情,如图811 所示。下行航法及险情2) 下行船舶通过急弯河段为了提高回 转能力,常调整车速。其方法:先松车再适当加车。内河引航技术15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3)上行船舶航路确定原则和引航操作要领 航路确定的基本原则: 以主流为依据,即找主流、丢主流,使沿程船位置于主流内侧,高流势一侧航行,合 理利用缓流。 上行船引航操作要领: 在船

14、舶进入弯道凸岸的下半段,使船位沿程处于凸岸主流内侧的缓流航行。根据航道 水流条件确定岸距。不断修正航向,以缩小船向与流向的夹角。至凸嘴以适当方式迎流出 角。船顺向后,摆过凸岸上半段主流外侧上行,如图8-12a)所示。若因该侧的航道、水流 条件较差,则越过滩头急流后仍摆回凸岸上半段上行,如图8-12b)所示。急弯河段上行航法内河引航技术16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4特殊弯曲河段的引航技术(1)河岸较为稳定的特殊弯曲河段引航方法 1)上行船引航方法:上行航路选择沿凸岸一侧更为有利。如图8-5 1船位所示。 2)下行船引航方法:船进人弯道后,将船位置于主流外侧航行,扩大航迹线的曲度半径 后逐步向凸嘴

15、挂高,操内舵转向,过凸嘴穿越主流,置船位于主流上(内)侧,顺主流驶 出弯道下半段。如图8-5 2船位所示。(2)河岸不稳定的特殊弯曲河段引航方法 1)上行船引航方法:可仿一般弯道原则,即船由凸岸下半段主流内侧缓流上行,至凸嘴 下方穿越主流,置滩嘴急流及脑部背脑水势于内舷,穿越主流摆过凹岸侧扫弯水势上方的缓 流上行,如图8-6船位线所示。若此时紧沿凸嘴上行,则会因嘴外急流及浅水效应双重阻力 ,大大降低航速,又受滩脑强横流的影响,易导致船身内移而发生搁浅 (stranding;grounding)事故。如因凹岸航道、水流条件不良,则应以外舷挂流水,渐走渐转 ,待不受滩脑强横流影响时,收回船身沿凸岸

16、一侧上行。 2)下行船引航方法:因“撇弯切滩”主流偏靠凸岸,故下行船引航方法与河岸较为稳定的 特殊弯曲河段下行方法相同。5弯曲河段船舶避让注意事项(略)内河引航技术17专题3 浅滩河段引航技术一、浅滩河段(shoal reach)的航行条件2判断浅滩位置的方法 (1)查阅资料。 (2) 根据河槽形势与航标配布,实地观察。 (3)根据不同的水文、流速、流向等特异的表面流态,判断浅滩的河床形态与水深 (4)采用测深的方法以校核浅滩中碍航物的位置与高程。 3船舶进入浅水区的征兆 (1)船首分水声(啸声)显著减小。(2)船速降低,有走不动的现象。 (3)船体下沉并拌有抖动及顶驳跳动。(4)出现拖浪。 (5)航效明显降低,有向深水一侧跑舵的现象。(6)主机负荷增大,转速降低。 (7)吸浅或擦沙包。浅坏弯变1浅滩河段的 碍航因素内河引航技术18专题3 浅滩河段引航技术二、浅滩河段的引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