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28173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饮、多食、多尿2年, 反复意识不清30小时辅助检 查专家点评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糖尿病病史2年,一直口服格列本脲治疗,格列 本脲引起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有: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平 衡的内分泌功能降低。一旦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等不能及时分泌,加之格列本脲本身的促使胰岛素分泌作用, 从而使其降糖作用得以加强。肝、肾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器官 老化和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肝脏糖原 异生功能降低,使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的代谢和清除能力减低、排出减 少,而格列本脲的代谢产物仍具有降糖作用。摄食减少。老年人摄食减 少,尤其在发热、

2、感染及患有慢性病情况下,致使热量摄入不足。而脑细 胞的能量代谢几乎完全来自血糖,所以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往往首先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老年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昏迷前的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被掩盖而忽略低血糖的存在。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 症病人,有条件时应留医院观察1248小时,神志恢复后应鼓励进食碳水 化合物,睡前加餐,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少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以避免再 度发生低血糖。入 院 查 体体温37,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呼吸机辅助),血压120/75mmHg。营养差,消瘦,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四肢末端皮温低,无明显发绀,右侧瞳孔0.3cm,

3、左侧瞳孔0.4cm,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甲状腺未触及。双侧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12次/分,律齐。腹部平软,肝脏下缘在肋下2cm,质软,脾脏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四肢肌张力高,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2X109/L,中性85%,淋巴 14%。 血生化:血糖7.6mmol/L,BUN9.1mmol/L ,血钾3.2mmol/L,血钠126mmol/L,血氯 97mmol/L, 血气分析:(1995年2月14日9:15) pH7.546,PCO221.6mmHg, PO280.1mmHg,SO296.6%,HCO3- 18.7mmol/L,

4、SBE-3.5mmol/L(呼吸机辅助 呼吸)辅 助 检 查1、 急诊CT检查示脑室系统正常。2、 腰穿脑脊液检查未发现异常。 住 院 经 过入院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 1015mmol/L,意识仍无恢复。逐渐并发肺部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患者昏迷情况无任何改善,且病情逐渐恶化,终因多脏器衰竭死亡。本次昏迷至死亡是何原因? 专 家 点 评第二次昏迷后未能及时治疗,大脑持 续能量供应不足超过6小时,导致脑组 织不可逆性的损害和功能丧失,最终 导致死亡。因此,对格列本脲引起的 低血糖昏迷抢救成功后再度发生昏迷 ,是治疗中重要的、也是易被忽略的 问题,应提高警惕。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

5、糖(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人脑主要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在正 常情况下,大脑不能合成或储存葡萄糖,对葡萄 糖浓度降低非常敏感。为了保护大脑功能的完整 性,在低血糖时有几种保护性的生理机制。在人 类,对血糖降低最早的反应是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受抑制并伴随着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动脉血葡 萄糖浓度在2.83.2mmol/L时会出现低血糖的症 状,低血糖的症状具有异质性。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一)病因及发病机制肾功能受损和年龄增加都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低血糖的反应降低,低血糖症状表现得越来越不典型。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控制血糖,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同时,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严重的会

6、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受损甚至是死亡。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包括:内源性胰岛素的缺乏,因为这预示着胰高血糖素的反应降低;有低血糖和(或)无意识低血糖发生的病史;强化的降糖治疗,血糖水平控制过低;最近有活动量增加和(或)摄食减少;嗜睡;肾功能衰竭。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近年来,对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素细胞(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分子机制认识也不断深入和完善,包括以下两条途径:依赖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的途径;磺脲类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于细胞膜上的SUR,使钾通道关闭,细胞内的K+外流受阻,因而胞内K+升高,细胞膜除极,从而触发L-型电压依赖的Ca2+

7、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增加,使胞浆内Ca2+浓度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颗粒向胞外分泌。这一过程可能由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介导;不依赖KATP通道的途径;近十年来发现磺脲类药物并不局限于与细胞膜上的SUR结合。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研究发现,3H标记的格列美脲和3H标记的格列本脲还可与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膜上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5000的蛋白结合。通过对细胞的电压钳研究还证实,磺脲类药物可不通过关闭KATP而直接加强Ca2+依赖的胰岛素分泌作用。这些均提示磺脲类药物具有不依赖KATP通道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磺脲类药物除对细胞具有直接刺激作用外,近年采用葡萄糖钳夹技术研究发现磺脲

8、类药物还可使人体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10%52%(平均29%),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此作用可能继发于葡萄糖毒性作用的改善。 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二)诊断糖尿病磺脲类药物性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是 :有糖尿病和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病史;有中 枢神经系统症状或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实验 室检查的阳性结果,即血糖浓度2.8mmol/L,此 为常用的低血糖诊断标准;给予葡萄糖治疗后 症状好转。200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低血糖工作 组建议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值调至 3.9mmol/L。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三)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治疗重在预防,预防各 种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患者如 需选择磺脲

9、类药物则应尽量选择作用时间短、作 用缓和的药物。同时要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工 作,让其学会对血糖的自我监测,了解每一年龄 段的患者血糖控制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对于那些 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糖 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是绝对禁忌的。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对于绝大多数可被患者察觉的、有症状的低血糖事件,可口服或静脉推注20g葡萄糖予以纠正,若1520分钟后症状仍不能缓解或血浆葡萄糖水平仍很低可以重复给予。口服葡萄糖对血糖的纠正作用是短暂的,一般作用时间小于2小时。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不愿意或者不能摄入碳水化合物时,不能给予患者镇静类的药物。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胰升血糖素对2型糖尿病患

10、者作用很弱,因为它在刺激肝糖原分解的同时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对于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患者,特别是由于使用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患者,在静脉推注葡萄糖后要给予较长时间(2472小时)的葡萄糖静脉滴注防止低血糖的再次发生,并至少观察三天,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每种磺脲类药物低血糖的危险性与其药代动力学相关,长效磺脲类药物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最高,如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以及长效的格列吡嗪。格列本脲较格列齐特会发生更多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因为其降糖作用会持续24小时或更久。所以研究者做了很多努力旨在研究一种降糖效果好且低血糖发生危险低的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是一种长效磺脲类药物,其主要优点是

11、与格列本脲相比,与细胞上的受体亲和力低,胰岛素分泌能在空腹和餐后均降低。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格列美脲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效应。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促胰岛素分泌的水平增加,有利于血糖降低;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促胰岛素分泌的水平降低,有利于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二是格列美脲能改善胰岛素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使得内源性胰岛素迅速生成,后者经门脉直接进入肝脏,抑制肝糖原分解,直接减少了患者对餐后胰岛素的需求;其独特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使得外源性胰岛素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降糖效果更佳。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也是胰岛素的促泌剂,其在空腹状态下不

12、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低血糖的发生较磺脲类药物低。在一项为期一年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中,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相比,各组的血糖浓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在瑞格列奈组显著降低。 低血糖症概述:定义义:指血糖浓浓度于正常低限所引起的相应应 症状与体征这这一生理或病理状况。诊诊断标标准:血浆浆葡萄糖 2.8mmol/L(50mg/dl) 。危害:脑脑、血管。区别别:低血糖症:血糖低,有症状低血糖:血糖低,有或无症状低血糖反应应:有症状,有或无血糖低正常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介於正常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介於 60-100mg/dl 60-100mg/dl 低血糖对脑对脑 的主要影响脑脑

13、的供能:血糖、酮酮体。脑脑没有糖原储备储备 ,不能利用游离脂肪酸,且酮酮体生成需要一定时间时间 ,因此依赖赖于血糖。即使是低血糖时时,中枢神经经每小时时仍需要葡萄糖6g。低血糖引起的神经损经损 害取决于:低血糖的程度、持续续的时间时间 和机体的反应应性。脑组织对脑组织对 糖的敏感性:大脑脑皮层层、海马马、小脑脑、尾状核和苍苍白球最敏感,其次是颅颅神经经核、丘脑脑、下丘脑脑和脑脑干,最后为为脊髓。1 1低血糖症抢救流程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勝於治療避免低血糖的方法避免低血糖的方法 依照醫師指示服藥或注射胰島素。依照醫師指示服藥或注射胰島素。 胃口不佳時應適度減少藥物劑量。胃口不佳時應適度減少藥物劑量。

14、 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 ,葡萄糖片葡萄糖片, ,糖果及餅乾。糖果及餅乾。 養成規律飲食習慣。養成規律飲食習慣。 額外活動時應注意補充食物。額外活動時應注意補充食物。 運動時應注意運動時應注意1. 1.不空腹運動不空腹運動, ,尤其是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後尤其是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後 。2.2.飯後一小時運動較佳。飯後一小時運動較佳。3.3.運動前測血糖較安心。運動前測血糖較安心。4.4.運動超過一小時應補充一份主食或水果運動超過一小時應補充一份主食或水果 。5.5.常有低血糖發作者暫不宜運動。常有低血糖發作者暫不宜運動。6.6.運動後應持續監測血糖。運動後應持續監測血糖。7.7.有人陪伴較安全。有人陪伴較安全。8.8.活動量有大幅改變時活動量有大幅改變時( (尤其劇烈運動後尤其劇烈運動後) )應特別注意血糖監測。應特別注意血糖監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