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62387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第二章 价格理论教学要求n1、要求理解掌握的概念(8个)n需求、供给、供求定理、局部均衡、一般 均衡、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n2、理解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 量的变动的区别。n3、理解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n4、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并能够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弧弹性、点弹性) n5、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n7、理解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及需 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及不同取值的含义。n8、理解谷贱伤农的原因及相关政策应用。n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 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n需求是人们

2、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n2、需求规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 之间成反方向变动。n3、(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 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n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n(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n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n4、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 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数量。n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n5、供给规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 之间成同方向变动。n6、(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

3、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 动。n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n(2)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 变动。n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n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数量和市 场供给数量相等时的价格。n8、均衡数量: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价格和市 场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供求数量。n9、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n1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 向变动;n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 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n10、弹性的含义: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的敏感程度。 E=y / y x / x=y xx

4、y弧弹性=y2y1 y2y12x2x1 x2x12=y a y2y1x a x2x1=yxx2x1 y2y1点弹性= limX0y xx ydy dxx y弧弹性中点公式(通用公式)出发点不同,弧弹性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以X1、Y1为出发点,则:弧弹性=n11、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 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n12、需求的价格弹性取绝对值。 Ed= 0,完全无 弹性;Ed,完全弹性; Ed1,单位弹性,此 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无关;Ed1,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曲线较 为平缓,此时降价可以增加销售收入。EdEsn(2)发散型蛛网

5、模型:Ed0)n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n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 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nQ=Minimum(L/u,K/v)nQ=L/u=K/v,或 K/L=v/u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5、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 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 间周期。 6、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的时间周期。n7、(1)总产量TP: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 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 = f(L)n(2)平均产量AP: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 )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AP = TP/Ln(3)边际产量MP:指增加

6、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 )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n8、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 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 素的投入,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 值时,其边际产量递增;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 一特定值时,其边际产量会递减。n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QLTPAPG MPOFABCTP、AP、MP的相互关系En-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n过TP曲线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对 应的MP的值,所以有nMP0 , TP递增;nMP AP , AP递增; MP要素增加比 例)、递减、不变三种情况。MPK PKMPL PL=PLL + PKK= TC

7、 约束条件均衡条件n设生产函数为n如果+1,则规模报酬递增;n如果1,则规模报酬不变;n如果 1,则规模报酬递减。n17、规模经济:也叫内在经济,是指在企业生 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 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要素之间配合比例可改变 显然,规模经济的范畴要大于规模报酬递增,他 们都是用来度量长期生产的报酬!)n18、规模不经济:也叫内在不经济,是指企业 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 模使得经济效益下降。n19、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或企业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其他的外界环境改 变时,给厂商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n20、外在不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 时或企业

8、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其他的外界环境 改变时,给厂商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下降。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效益(1)CQQ1Q2LAC规模经济 (内在经济)规模不经济( 内在不经济)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效益(2) CQLAC1LAC2LAC3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第五章 成本论一、成本的概念 二、短期成本分析 三、长期成本分析第五章 成本论教学要求 :n1、理解5个概念: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 济利润、正常利润。n2、理解并能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短期成本:TC、TVC 、TFC、AC、AVC、AFC和MC。n3、理解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n4、理解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n5、理解长

9、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 本的含义n6、理解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效益的关系。 n1、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 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 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n即某种资源用于次优用途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n2、显成本:即会计成本或帐面成本,是指厂商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 实际支出。n3、隐成本:指厂商在自己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 自有生产要素应计算的费用。包括隐含利息、隐含 租金、隐含工资等。n4、会计成本=显成本n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n隐成本=机会成本n5、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 成

10、本之间的差额,简称利润。n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n6、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 付的报酬。n正常利润属于成本,是根据机会成本以隐成本的形 式计入总成本。n7、短期成本曲线分析各曲线之间的对应关 系n(1)MC曲线的最低点与TC和TVC曲线的拐点相对 应n(2)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n(3)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n(4)AC、AVC、MC曲线都呈U型,说明这三种成 本开始时都随产量上升而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又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原因就是受到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的影响。短期成本曲 线分析图TC TVC MC TFC AC AVC

11、Q Q CC Q 3 Q 2 Q 1l请注意4个 特殊点A、B 、C、D lAC最低点 对应B点。 lAVC最低点 对应C点lMC最低点 对应A、D点ABC Dn8、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 络线。n9、(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无数条短期 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n(2)在这条包络线上,任何一点均为LAC曲线与 一条SAC曲线的切点,该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这 一产量上的最低平均成本。(但并不一定是SAC曲线 的最低点。)n(3)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才相切于相应的 一条SAC曲线的最低点。n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先下 后上呈U型的原因与短期成本曲线

12、呈U型的原因是不 同的:n短期是因为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而长期则是 因为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导致。第六章 市场理论教学要求:1、理解生产者剩余。n2、理解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n3、理解完全竞争厂商、完全垄断厂商和垄断竞 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条件。(会作图)n4、理解古诺模型及应用。n5、理解斯塔克伯格模型并会计算价格、产量。n6、理解在斯威齐模型中,为什么需求曲线是弯 折的,并用它解释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n7、 理解比例需求曲线和预期需求曲线的差别。n8、价格歧视的含义、分类及相关计算。n9、掌握各类型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的计算。n一、完全竞争n1、完全竞争的含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 一

13、种不受任何阻扰和限制的市场状况。n2、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需 求曲线(见下页)n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按照 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其产量。n厂商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见后3张幻灯片 )2、完全竞争市场的 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PP00QQPePeSDEd市场需求曲线厂商需求曲线PQ0(1)有经济利润SACSMCAR=MR=PdEPEQE MR=SMC决定产量 同时P=ARSAC FPQ0SMCSACEAR=MR=PMR=SMC决定产量 同时,P=AR=SACPEQE(2)零经济利润 dPQ0SMCSACAR=MR=P EPEQE(3)有经济亏损MR=SMC决定

14、产量 同时,P=ARM有超额货币额货币 需求is有超额产额产 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额货币 需求is有超额产额产 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额货币 供给给当IS不均衡时,会直接 导致收入变动,IS则 收入上升; 当LM不均衡时,会直接 导致利率变动,LM则 利率上升。LMIS yr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E附:LM曲线的三个区域n1、凯恩斯区域,又叫萧条区域n此时h无穷大时,斜率为0,LM呈水平状n利率较低时,投机需求无限,即货币需求进入 凯恩斯陷阱。n2、古典区域n此时h0 时,斜率无穷大, LM呈垂直状n利率较高时,投机需求0。只有交易需求。n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yr凯恩斯 区域中间 区域古典 区

15、域LM曲线的三个区域r2r1n3、中间区域n古典区域和凯恩斯 区域之间是中间区域 。n斜率为正值。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理论与实践教学要求n1、掌握下列概念:n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 政策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凯恩斯主义 的极端情况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n2、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各项目标。n3、理解财政政策的各项工具。n4、掌握自动稳定器的含义及充当自动稳 定器的具体财政政策工具。n5、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哪些?n6、掌握货币政策的各项工具的含义、使 用方法及使用效果。n7、掌握挤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n8、作图并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n9、作图并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n10、了解财

16、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 用。n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 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n2、财政政策:政府根据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 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进行的选择,或者说对 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n3、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 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改变来调节 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经 济目标的各种政策。n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质:通过影响消费、投 资和利率,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 到调节。n4、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自 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无须外力干预。n这种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又被称为自动稳定器 , 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 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 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