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621323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工程地质 阅读地质图(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阅读地质图目的与要求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 了解和掌握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掌握水平、倾斜、直立岩层、地层间的接触关 系、褶皱、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学会用走向法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学会绘制地形地质剖面图; 学会编写读图报告一、地质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地质图是指用规定的符号、线条和色谱表示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并按一定比例投影、概括、缩绘在地形图(平面图)上的一种图件。一般正规的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图幅编号,经纬度,剖面图,图例,责任表等。图名及图幅编号表明图幅所 在地区和图 的类型主图综合地层柱状图中的地层要按照自下而上从老到新的顺序图例:地质图上各种地质 现象的符号和标记。

2、 (1)图例要按序排列: 地层岩石构造其它 内容; (2)地层图例:由上而 下,由新到老;若横排则 从左到右,由新到老; (3)岩浆岩图例:已确 定时代的按由新到老排列 ,同时代岩类按酸性到基 性顺序排列。 (4)构造图例:地层线 和断层应区分实测和推测 。图例:地质图上各种地质 现象的符号和标记。 (1)图例要按序排列: 地层岩石构造其它 内容; (2)地层图例:由上而 下,由新到老;若横排则 从左到右,由新到老; (3)岩浆岩图例:已确 定时代的按由新到老排列 ,同时代岩类按酸性到基 性顺序排列。 (4)构造图例:地层线 和断层应区分实测和推测 。1、图例中的构造符号放 在所有地层、岩石图

3、例 的下面,顺序是:地质 界线、褶皱轴迹、断层 、节理以及层理、面理 、流纹、流面等产状要 素。2、地质图上表示各种符 号的颜色也是一定的: 地质界线用黑色,断层 线用红色,河流用浅蓝 色,地形等高线用棕色 ,城镇和交通网用黑色 。ABu正规地质图应附有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一般放在地质 图下面,用剖面标号表示,如:AB等 u剖面图比例尺与地质图一致。剖面图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剖面 图上方标注重要山岭、河流、城镇等。 u剖面图的放置一般是左北右南、左西右东,南西和北西端在左边,北 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u剖面图例与地质图例要一致。在同幅图上可共用图例。与所用地形底图 的比例尺一样。

4、 有数字比例尺和 线条比例尺。二、读图方法和步骤基本原则:先图外后图内(一)图框外1.图名2.比例尺3.图例4.图幅编号和经纬度5.剖面图(二)图框内原则:先地形地貌后地质内容1.先地形地貌 (1)图内地形总的分布特征; (2)水系的分布特征。2.后地质内容(先地层,后构造) (1)各时代地层的分布特征及与地貌的关系; (2)水平、倾斜、直立岩层的分布特征及产状; (3)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4)褶皱、断层、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 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地质现象。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者重合; 老岩层

5、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地层出露在地形高处; 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地层厚度是其顶、低面的高差。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V”字型法则)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沟谷处形成“V”字且尖端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但比等高线开阔。 (相反-相同)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坡角,沟谷尖端向下,山脊处尖端向上。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相同-相反)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则沟谷中“V”尖端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但紧闭程度大于等高线。(相同-相同)单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相反-相同相同-相反相同-相同阅读凌河地形地质

6、图:1.指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图内 所处的位置;2.根据“V”字形法则判定倾斜岩层 的产状与坡向的关系;3.确定图内重要的不整合接触界线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范围内, 岩层产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干扰,如下图:五、用走向线法求岩层的产状五、用走向线法求岩层的产状按走向线的定义,在立体透视图中,某砂岩层的上层面 与100米和150米高的两个水平面相交得-、-两条走 向线,沿层面作它们的垂线AB即为倾斜线;AB与其水平投 影AC的夹角即为岩层的倾角,CA方向为倾向。在直角三 角形ABC中,BC为两条走向线的高差。因此,只要能做出 同一层面同一层面的的不同高程不同高程的的相

7、邻两条平行的走向线相邻两条平行的走向线,再根据其高,再根据其高 程和平距,即可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求解步骤如下程和平距,即可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求解步骤如下 :1、找出同一地质界线与两条不同等高线的四个交点,相应的点找出同一地质界线与两条不同等高线的四个交点,相应的点 两两相连,得出两条走向线。两两相连,得出两条走向线。2 2、从高走向线上任一点从高走向线上任一点C C作一垂线与低走向线交于作一垂线与低走向线交于A A点,则点,则CACA 代表倾向。根据两走向线高差(代表倾向。根据两走向线高差(5050米),按地质图比例尺取米),按地质图比例尺取BCBC 线段线段( (如如1 1厘

8、米厘米=50=50米米) )得直角三角形得直角三角形ABCABC。3 3、用量角器量出岩层倾角值。、用量角器量出岩层倾角值。六、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整合接触 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地层时代连 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行延伸; 平行不整合接触 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产 状一致,岩层界线平行排列,其间有地层缺失 ,即岩层时代不连续; 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 ,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地层缺失。 1.整合与假整合整合与平行不整合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A)首先从图例和地首先从图例和地 质图上看地层层序是质图上看地层层序是 否缺失,若缺失,上否缺失,若缺失,上 下两套地层界线基本下两

9、套地层界线基本 平行(产状基本一致平行(产状基本一致 ),则为平行不整合),则为平行不整合 ;若不缺失地层,且;若不缺失地层,且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 致,则为整合接触。致,则为整合接触。若上下两套地层若上下两套地层 产状不平行,呈角度产状不平行,呈角度 相交,则为角度不整相交,则为角度不整 合。合。在图上常表现为在图上常表现为 较老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的一套岩层界线 被不整合线切割被不整合线切割,而,而 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 则与不整合线大致平则与不整合线大致平 行延伸。行延伸。 不整合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B )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七、绘

10、制地质剖面图1.选择剖面线;2.确定剖面图的比 例尺;3.切地形剖面;4.勾绘地质界线;5.标注花纹、代号6.整饰图件。(一)水平岩层地质 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与步骤 (二)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1、选择剖面线之前要仔细阅读和分析地质图,了解图幅内 各地层的时代、层序、产状、分布及其与地形起伏和分布的 关系。剖面线方向应尽可能垂直区域地层走向,且通过所有 地层及地层起伏最大地段。剖面选好后需在地质图上注明位 置和编号。2、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 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 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换岩层倾 角。

11、3、在地质剖面图上用规定的图例将不整合明确表示出来。 此外,在画角度不整合构造时,要先画不整合面以上岩层, 后画不整合面以下岩层。图切地质剖面的方法图切地质剖面的方法 步骤:步骤:1 1、选择剖面位置:、选择剖面位置:垂直垂直 区内地层走向,通过区内区内地层走向,通过区内 地层出露完全和图区主要地层出露完全和图区主要 构造部位。构造部位。选定后,标选定后,标 在地质图上;在地质图上;2 2、绘地形剖面示图;、绘地形剖面示图;3 3、绘地质剖面,即将地质、绘地质剖面,即将地质 界线,不整合面、断层、界线,不整合面、断层、 岩体界线等(剖面所经过岩体界线等(剖面所经过 的)投影至地形剖面图上的)投

12、影至地形剖面图上 ,若岩层走向与剖面斜交,若岩层走向与剖面斜交 (小于(小于8080)时,要按视)时,要按视 倾角绘制分界线;倾角绘制分界线;4 4、标绘花纹,代号;、标绘花纹,代号; 5 5、整饰剖面图。、整饰剖面图。绘制倾斜岩层剖面图方法示意图(一)作地形剖面图 1.选择剖面线AB; 2.将剖面线AB放置水平,应是左西右东,左北 右南; 3.剖面线两端画垂直比例尺,大小与地质图相 同; 4.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投到相应的高度上 ; 5.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注意相邻相同高度 的点的连接; 6.标明比例尺、剖面线的方位。总结图切剖面的步骤 (二)作地质剖面图 1.在地形剖面图的基础上完成; 2.将剖面线与地质界线的交点投到地形剖 面上; 3.根据倾角画出地质界线,注意先画出不 整合线; 4.填上岩性花纹; 5.标明地层时代、图名、图例; 6.整饰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