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62078 上传时间:2017-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剖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云南茶叶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如果我们透过对外贸易的表象特征,进行深层次的经济学考察,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问题就无法回避。因此,对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性的考察,正是本选题的着眼点。本节着重于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探讨。从对外贸易的一般理论出发,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进行计量分析和整体考察,这是本选题的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新意所在。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及其评价体系的理论说明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界定一般经济学将经济效益界定为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人们取得的劳动成果与所消耗的劳动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益是“投入和产出之比”,把价值指标作为衡量手段,而价值通常

2、用货币来表示。因此,用货币来计算成本与产出并互相比较,则被定义为经济效益。 1相应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往往被定义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对外贸易领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及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也就是通过进出口活动所取得劳动的节约或新增的价值,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外贸经营成果。 ”2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的认识上,普遍认为, “由于经济效益概念所表达的内容是交换价值的产物,它涉及到收益和费用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的核心内容是对经济活动得失的一种评价,所谓获得了经济效益,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的收益超过了耗费。所以,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除了具有经济效益的一般内涵

3、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即盈利性问题。” 3在此种定义下,普遍把国际价值理论作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劳动生产率不同,因而国民价值不同的各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应该按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国际价值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 4但是,也有人指出“投入和产出之比”的定义有其局限,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考察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这种“投入和产出之比”的1 王林生、裴长洪著:走向国际市场: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第 12 页。2 王绍媛主编,姜文学副主编:中国对外贸易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356 页。3 陶永谊:对我国外贸经济效

4、益的探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秘书处编:外贸经济效益论文选,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年,第 38 页。4 陈家勤、江卫:外贸宏观经济效益及其分析,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秘书处编: 外贸经济效益论文选,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年,第 23 页。定义,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有其局限,并不完善。因为, “投入和产出之比”一般能正确的反映直接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或外贸行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属外贸微观经济效益) ,而不能反映对外贸易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等方面的效益(宏观经济效益) 。 5即便是以投入与产出之比为为核心界定指标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往往不同的人,有着不

5、一致的看法。不同的考察角度和划分标准,使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在层次上的分解也有区别,从考察对象的范围来看,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分为单个商品、企业或产业的进出口贸易经济效益和整个的综合进出口贸易经济效益;从对外贸易产品的流向来看,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可划分为出口贸易经济效益和进口经济效益;也有人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划分为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6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从不同角度来考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用净收益额或指数的形式来表达,划分为: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现实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个别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7但最常见的是将之划分为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

6、效益两种类型。宏观经济表现在通过经贸渠道形成的整个进出口方面的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收益;而微观经济效益就是指经贸系统内企业的经济效益。 8也有不太一致的定义: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是指对外贸易活动的直接经济成果,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结构的优化的影响,它是对外贸易整体经济效益的一部分。 9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判体系从根本上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通过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得以实现的。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一方面以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以价值形态表现出来。两者是统一的,归结起来,都能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社会财富。 ”10按照比较利益原则,通过对

7、外商品交换,利用国际分工所实现的社会劳动的节约,便是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既然是社会劳动的节约,故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在本质上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属于价值范畴的概念。 11如5 王绍熙编著: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理论和政策 ,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年,第 188189 页。6 黄晓玲、宋沛编著:中国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57158 页。7 陈家勤、江卫:外贸宏观经济效益及其分析,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秘书处编: 外贸经济效益论文选,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年,第 3839 页。8 德格吉胡:关于经贸部门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秘书处编:外贸经

8、济效益论文选,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年,第 71 页。9 王绍媛主编,姜文学副主编:中国对外贸易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57 页。10 王绍媛主编,姜文学副主编:中国对外贸易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57 页。11 王林生、裴长洪著:走向国际市场: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7 页。果要从计量的角度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进行定量的评价体系,其指标主要有:进出口贸易额的总额指标(指在一定时期内全国的进出口实绩,反映全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该指标由海关统计) 、全国平均换汇成本指标、资金利润指标、进出口贸易税利指标、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标。

9、12在内涵上,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有着微观和宏观两种层面上的区分,相应地,构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进行。从微观角度的分析评价就是微观层面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对外贸易部门和企业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得的盈利,或是经营效果的评价,这是对外贸易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就是宏观层面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全面经济效益,即对外贸易对整个国民经济所起作用的全面评价,这是对外贸易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评价指标分为两大类: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则集中体现在外贸部门和企业经营所得的

10、盈利,是节约社会劳动的货币体现,因此,也有人将对外贸易微观经济视为企业经济效益。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依据 1995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外经贸部建立的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 个部分共 15 个指标构成) 13。这种微观经济效益是可以用数字指标衡量的, “如进出口贸易额、出口换汇成本、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经营费用率、收购合格率、出口覆约率、储运损耗率、劳动效率、资金利润率等。 ”14通过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外贸部门和企业的具体经营成果,也就是外贸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有人认为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出口贸易盈亏核算(关系因素有:人民币出口成本、出口销售收入

11、、外汇出口成本、出口盈亏额和出口盈亏率) 。进口贸易盈亏核算(关系因素有:进口成本、进口销售收入) 、进口盈亏额、进口盈亏率和美元赔赚额,此外还有各种灵活贸易方式下的经济效益的核算,最常见的是补偿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指标。 15从全社会出发来考察的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就一国而言,反映该国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益,它不仅是全局性的,也应是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的效益。因此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属于社会经济效益。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国民经济在较高水平上实现综合平稳,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自力更生能力的增强;直接间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

12、平;增加国民收入,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除12 谢国娥主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68171 页。13 黄晓玲、宋沛编著:中国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72175 页14 王绍媛主编,姜文学副主编:中国对外贸易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56 页。15 谢国娥主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64168 页。最后一项内容可用数字指标衡量外,其他各项均无法用数字指标衡量。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价值评价。外贸经济效益属于价值范畴,对其评价必须从价值角度进行。 “评价对外贸

13、易社会经济效益应包括对进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的考察,需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因此,对外贸易社会(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宏观的、全面的价值评价。 ”16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集中表现在对外贸易发展对一个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扩大总需求,通过扩大外贸规模和净出口,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并间接增加国内就业与税收。同时, “一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17 本文

14、研究对象的界定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界定为: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茶叶对外贸易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茶叶出口的自身实际和特点来看,可以将云南近代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分为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两种类型,微观经济效益是指茶叶对外贸易的直接经济成果和效益,集中体现在对外贸易条件和出口竞争力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衡量指标上;宏观经济效益是指茶叶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影响,是茶叶对外贸易的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近代云南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一种单种商品的出口贸易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经济效益,包括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据此,在对

15、茶叶对外贸易作微观分析时,为突显茶叶对外贸易作为一种出口商品的特性,以贸易条件和出口竞争力为主要的衡量对象,而在对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宏观层面的分析时,则将之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集中分析和论说其各种作用力。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评价贸易利得的主要标准。因此,笔者采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及其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作为微观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度量指标。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及其衡量体系出发,考虑到近代茶叶对外贸易自身的特点和现有资料的可能性,选择具体的数量指标来分析贸易条件和出口竞争力,这是微观层面的经济效益,而茶叶对外贸易与近代国民经济增长

16、和结构优化的直接关系则是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在宏观层面的集中体现。(二) 研究方法16 黄晓玲、宋沛编著:中国对外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70172 页。17 陈元主编:我国外贸发展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第 35 页。 “史无定法”。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一切都取决于具体的研究问题和资料的可能性。吴承明认为,在经济史的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的理论都应成为方法论。 18经济现象多半可以计量,并常表现为连续的量。在经济史研究中,凡能计量的都应尽量作计量的的分析。定性分析只给人以概念,要结合计量分析才能具体化,有时并可以改正定性分析的错误。 19陈振汉指出“统计之所以在经济史研究中重要,主要还是要让大家有一个量的概念。量的概念在经济史研究中重要,是由于经济史的特点变化不显著,要说明经济发展、倒退等演变只能通过量的分析,否则只能用形容词来说明,说不到根本上。 ”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