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国防教育概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1729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国防教育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0国防教育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0国防教育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0国防教育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0国防教育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国防教育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国防教育概述(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军事科学概论国防及国防教育概述专题西南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主讲 赵章海; 2010国防及国防教育概述专题要 点(绪论及第一章) n军事科学军事及军事思维作用n现代战争战争及泛战争解析n国防教育弘扬民族文明的要素及民族生 存 密码解析n现代国防(简略)n国防动员(简略)n国防体制(简略)教学宗旨n 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认为 :传道解惑式教师已经过时。n 他最近在四川农大坦言:我认为传道、解惑式 的老师已经过时。-今天的大学需要的是学习 如何学习、学习如何思考、学习如何用不同方法、 角度看问题。-这是中西方一流大学的主要差 距。n 传统教师应不拘泥传统,希望能与同学们在军 事课

2、中共同研讨多视角看历史、看世界 ,欢迎批评 指正。n 校园网:;126网:电子作业 (自由选做)n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是什么关系 ; P 2-5n国防教育为什么要弘扬民族文明? P 2-3n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有哪些? P 7n国防动员的概念和意义有哪些? P 9-10 n如何理解大学生军训的意义? P 14-16n您对授课效果的意见、建议?思考题目(论述、概念、填空)绪论:n简述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的关系 ;*P 2-5n国防教育为什么要弘扬民族文明?P 2-3n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的转折点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填空)n大学国防教育又称军训,含军事理论教学、军事技能训练;n中国国防教

3、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周六;n军事科学是人类总结和发展军事实践经验的知识体系;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简称军事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交叉学科; 第一章:n简述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和特征;*P 7n简述国防动员的概念和意义;*P 9-10 n简述大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的意义;*P 14-16n中国国防性质:自主性、防御性、人民性;(填空)n国防动员内容:武装力量、国民经济、群众性防卫、国防交通、政治动员;n中国国防精神含: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爱军尚武、国际主义四种; n中国国防体制规定:决定国家战争动员的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的是国家主席 ;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

4、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国 务院会同中央军委领导国防动员、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国防经费、国防资产,实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P 18 -19一 、军事科学1、军事指一切有关武装斗争的事;是以准备和实践 战争为中心的社会活动;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 如:战争、军队、战术等。 2、军事科学指人类总结和发展军事实践经验的知识体系 ,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融的交叉学科。 3、军事思维(开课目的)指综合各类要素 以决定战略、战术等应对方略的思维方式。二 现代战争1、战争指为一定政治目地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武装 斗争;是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的最高斗争形 式;战争

5、是柄双刃剑,有正义、非正义战争之分;有破坏 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 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首先用于 军事,再从军用到民用。2、现代战争 指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进行的、 超出传统战争概念的全方位军事对抗形式。* 现代战争从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亦称信息战争 。3、泛战争一切军事、非军事目标均可做为攻击目标 ;一切军用、民用设施均可做为杀人利器;所 有军人平民均将面对同样的死亡概率;全时空 、全方位的攻击已使平时、战时、前方、后方 的概念消失殆尽;任何领域都无发避开战争行 为的冲击或非战争行为的攻击;宣战的战争和 不宣而战的战争以及不能称之为战争的战争共 存于当今世

6、界。不计后果、不择手段、不顾舆论、一意孤 行地诉诸武力使任何国际法黯然失色;即泛战 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911事件n 2001年9月11日,19名 恐怖分子分别劫持了刚刚起 飞的四架民航客机,其中 2 架撞向纽约世贸大厦,使之彻 底坍塌;1架撞向五角大楼 (美国防部),使之一角严 重受损;另1架在匹兹堡郊外 坠落;所有机载人员无一生 还。911事件总共造成数千人 伤亡。911事件的意义n 军事学家认为:911事件给美国人造成巨大的 心理震憾;成为当代军事史上最重要的、划时代的 重大事件;n 其意义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 并由此形成两种军事学派: n(1) 911事件是泛战争的

7、开端开创了大规模 跨国恐怖袭击的先例。n(2) 911事件是泛战争的升级是意识形态领 域长期对抗形式的视角转换;是对信息时代战争范 畴的重新审视;是对多极化世界战争概念的再认识 。意识形态对抗没有硝烟的战 争 n 十条诫令据2001年第16期改革内参文章美对我和平演变行 揭 秘披露:从近年来美国政府解密的冷战时期绝密文件里得 知,中央情报局(CIA)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即拟定了一套代号 为十条诫令的行动计划,企图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 民 族宗教矛盾、传媒工具、武器装备等方面动摇中国年轻一代 的 传统价值观。n 三步走计划 苏联解体后,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交往与对抗并存, 意 识形态斗争仍在继续

8、。1999年6月,对美国政府决策有着巨大 影响的智囊库兰德公司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美国对华 战 略应分三步走。 三 国防教育泛战争时代国防教育的新理念一切涉及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均应涵盖在国 防教育理念中;一切常规军事思想、理论、战略、 战术思维均需全面反思,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 理性定位。 n 国防教育概念 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 防,而对公民进行的国防 思想、知识、技能等的普 及性教育。(一)国防教育的根本是弘扬民族文明1、民族性与世界性一脉相承国家、民族尊严与民心、民意相通;民族精神、气节、 感情、文明、英雄是民族兴盛的凝聚力、向心力、原动力。 (1)弘扬民族精神是国际通行惯例;(2)伤害

9、民族感情为全人类所不齿; (3)扬弃民族文化是民族进步表现;(4)善待民族文明是民族进步动力。结论:民族精神的张扬,民族感情的宣泄,应有一个底线,即不能伤害其他民族情感,否则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不仅不值得弘扬,还应受到全 人类的谴责。2、民族文明与昌盛的不确定性n 民族原生文明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世界 民族的兴衰史铭刻着四条结论: (1) 任何民族都能创造民族文明,但文明的民族不一定 能生存到底; (2) 尚武是民族文明的主要表征之一,但强悍的民族也 会灭亡; (3) 地广民众是民族生存的福音,但不是民族文明延续 的本钱; (4)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唯一的、完整

10、的保 留了国家形式的民族。n 结论:中华民族悠长的耐久力在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中,臻于化境,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刚柔相济的民族 特性;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生存大技巧、大智慧是中 华民族的国粹,这就是中国精神。 3、民族崛起与战略文化水乳交融(略);(二)国防教育的主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 (略) (三)国防教育要点是国防精神教育1、爱国主义精神2、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爱军尚武精神 4、国际主义精神1、组织体制国务院(中央军委)国 防教育办公室 各级人 民政府国防教育办公室 各基层单位(高校、高 中) 2、大学生国防教育(军训)国防理论教育 军事 课国防技能教育 驻 训 3、全民国防教育日“ 每年

11、9月的第三个周六 ”军队院校学员(四)国防教育的落实在于组织制度大学生军训风采四、现代国防1、国防概念: 2、国防性质:自主性、防御性、人民性 3、国防类型: 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4、国防特征:5、国防目标: 6、国防原则 :1、国防概念n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 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 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 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n 现代国防相对传统国防而言,称全民国防。 2、中国国防性质n 自主性;n 防御性;n 人民性; (详见教材) 3、世界国防类型n 不同政体国家按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以及不同 的国家利益和战

12、略需要分别体现四种国防类型。(1)扩张型指某些经济发达大国,为维护本国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扩张政策。 (例美国)(2)自卫型指以防止外敌 入侵、维护本国安全和周边地区 稳定为目地,主要依靠自身力量 的国防政策. (例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3)联盟型指以结盟形式联合部分国家以弥 补国防力量不足的国防形式。n又可分为:一元体系分盟主和从属国; 多元体系多国伙伴关系。n亦可分为:扩张型联盟既自卫、又欺辱非联盟周边国;(例欧盟)自卫型联盟单纯自卫目地。 (4)中立型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 国本地 区的繁荣和稳定,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实 施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例瑞士

13、)4、国防特征 (1) 体现国家综合国力: (2) 保障国家安全稳定: (3) 体现国家利益目标体系的多层次、 (4) 密切关联国家经济建设; (5) 依赖全民强烈的国防意识。中国军事战略 (略)1、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2、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坚持防御与进攻的有机结合; 4、正确处理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的关系; 5、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五、中国的国防动员1、国防动员概念:国防动员即战争动员。是国家为准备战争和 实 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 状 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 务 的紧急措施,是一种国家行为。 2、国防动员意义 (详见教材)

14、3、国防动员内容 (1)武装力量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群众性防卫动员 (4)国防交通动员 世昌号国防动员舰 (5)政治动员4、国防动员类别(1)总动员和局部动员;(2)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动员准备、临战动员、战争初期动员 及中后期动员;(4)常规战争动员及核战争动员;(5)战略进攻动员及战略防御动员。六、中国的国防体制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 家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决定战争动员; 2、 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 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领导全国武装 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 察、民兵); 3、 国务院、中央军委会同领导国防动员 、国防科研生产

15、、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 产,实行国家军事定货制度。七、中国的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武 装力量实行“三结合” 的构成体制: 1、中国人民解放军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 队 3、中国民兵(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 二炮兵组成 ; * 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83年,是以现 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 、按统一编制组建,便于战时快速动员。其 师团纳入军队建制,授有军旗、番号,平时 隶属省军区,战时划归现役部队指挥。(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n 武警部队属国务院编制序列,受国务院 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 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n 武警部队设总部、总队、(师)、支队 、(团)三级领导机关,各级机关设司令部 、政治部、后勤部;n 武警总部是武警部队的直接领导指挥机 关,直辖各省、市、自治区的武警总队和若 干大专院校;n 武警总队以下设若干支队,支队下辖大 、中队。n武警部队主要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