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615608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财向蓉美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Contents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三节 统计图与统计表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v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及要求 v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 地收集各种统计资料的过程。v两类: 直接来源初级资料 间接来源次级资料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v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v统计调查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v基本要求: 准确性 统计数据质量的生命之本 及时性 统计数据质量的活力之源 完整性二、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为什么调查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向谁调查3.确定调查内容 调查什么4.确定调查方

2、法 如何调查5.确定其他问题调查时间 调查期限 调查经费 调查人员 其他准备调查项目 调查表确定调查目的v根本性问题为什么调查? 要解决什么问题? 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和 作用?关于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方案v调查目的部分: v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分析大学生消费的 现状,指出大学生高消费的误区,并提出建设性 的对策思考。 v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大 学生消费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 v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消 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引导他们在考虑个 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使个人 消费标准与家庭情况相适应。教育学生要树立勤 俭

3、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为什么社会经济意义和作用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v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v调查单位:调查研究的总体单位,即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可以是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全面调查),也可 以是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非全面调查)。v填报单位:负责报送统计数据资料的单位。举例v搜集某地区国有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v搜集某地区国有企业中高精尖设备使 用情况的资料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举例v北京市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方案的调查对 象和调查单位:学校类型,力求涵盖综合性大学以及文、理科大 学,选取11所高校为:中央财经

4、大学、北京外国语大 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对于抽样方法有以 下考虑:1、大一新生刚入学,代表性较差,因而只调查 其他年级,抽样的年级人数比为2:2:1;2、调查中尽量保证男女比例为1:1;3、进行整群抽样,即分别在大二和大三中随机 抽取两个班,在大四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v生活方面校内饮食、校外饮食、服装 、日化用品及其他v学习方面书籍、考试费、辅导费v休闲娱乐旅游、网上冲浪、电影、音 乐、通讯统计调查方式调查对象调查时间组织形式搜集资料方法全 面 调 查非 全 面 调 查连

5、续 调 查不 连 续 调 查定 期 报 表专 门 调 查普 查全 面 报 表抽 样 调 查重 点 调 查典 型 调 查周 期 性 调 查普 查一 次 性 调 查抽 样 调 查重 点 调 查典 型 调 查直 接 观 察报 告 法问 卷 调 查访 问 调 查卫 星 遥 感普查v对调查对象中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都进行 调查的调查方法。 v特点: 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 一般需要统一规定标准调查时点; 普查的资料一般比较准确; 适用范围比较窄。 v具体方式: 从上至下 调查表 调查单位自行填报正确选 择普查 时期人口 普查统计报表v定期 自下而上v统计报表的种类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国家统

6、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v统计报表的特点 统一性 群众性 全面性 经常性Q Q1 1 Q Q2 2 Q Q3 3 Q Q4 4 抽样调查v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 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 体的调查方法。v应用最广泛v特征: 随机原则 小部分单位深入研究,推算总体检验产品合格率典型调查v从调查对象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调查 方法。v特点: 深入、细致 代表性程度不好判断 调查结论不一定代表研究问题的本质特征 定性研究了解某个班同学的学习情况了解某地区钢铁企业盈利

7、情况重点调查v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 调查,进而了解总体的基本状况的方 法。v重点单位:在总体中数目不多,比重不大 ,但调查的标志值却在总量中占很大比重v优点: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取得较好的效 果对全国钢铁产量情况的调查 选取首钢、宝钢、鞍钢、武钢作为重点单位各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v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v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v辅之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等多种方 法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其他问题v调查时间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v调查期限 调查工作进行的起止时间 v调查经费 v调查人员 v其他准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规定的调查时间为 “1990年7月1日0时”; 调查期

8、限是 “1990年7月1日至7月10日 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练习一、单选 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全国人口 B每一个人 C每一户 D工人工资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A全部设备 B每台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 D全部工业企业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 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 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5.统计调查项目是( )A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 B统

9、计调查计划 C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 D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确定调查的范围 C确定调查的单位 D登记的方便二、判断 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 定的( ) 2.调查时间是指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 3.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 来取得资料( ) 4.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 5.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 对象( )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 ,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v一、统计数据整

10、理的意义 v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任务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 加工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v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 提,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v统计整理的方法: 分 组 汇 总 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计算机汇总 制表制图二、统计分组v(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概念:是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按某种标志将总体 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组。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类型2、研究总体内部的结构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注: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 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工业企业按从业人员和营业收

11、入标准分类划分指标类型从业人员 (人)营业收入 (万元) 微型20以下300以下小型203003002000中型3001000200040000大型1000以上40000以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年份 年龄分组20002005201001422.89%20.27%16.60%155966.78%68.70%70.14%60以上10.33%11.03%13.26%工厂按产量分组v(二)统计分组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v 完备性原则 v 互斥性原则 v(三)分组的类型 v1、分组标志的性质 品质标志分组 v 数量标志分组 v2、分组标志的多少 简单分组(按一个标志划分)v 复合分组(按二个及以上,层叠分组

12、)例如:对全国的工业企业进行 简单分组: 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轻工业 按企业规模大小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复合分组:重工业轻工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v 女男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90分以上 80-90 70-80 60-70 60 分以下学生按性别分组学生按民族分组汉族 回族 苗族 土家族 羌族 壮族 . . .学生按年龄分组19岁及以下 20岁 21岁 22岁 23岁 24岁及以上三、分布数列v(一)分布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v1、次数分布数列(分布数列、次数分布、次数分配): 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组,列出各组的总体 单位数或各

13、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的比重,形成 的数列。 v分配数列的要素 总体按某标志分组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称为次数或频数 v频率:又称为比重。是指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 重。 v注: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或100%每组频率大于0。v 分配数列包含的两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 单位数-次数。 v 统计分配数列的意义:是统计整理结果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也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v 2、分配数列的种类: 品质分配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所编成的分配数列。 变量分配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成的分配数列。(又分单项式数列 、组距式数列) v 分配数列的特点:品质数列一般比较稳定,通常能

14、够准确地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变量数列按同一数量标志分组时有出现多种分布的可能。单项式数列:适合于离散变量,标志表现数量较少时,每个 变量为一组;组距式数列:变量数量较多,变动较大或连续变量的分组;等距数列:各组变量之间组距相同;异距数列:各细变量之间组距不同;注:在等距分组中,每组的上限不在本组内(P53)。变量分配数列离散型变量分组:各组的上下限都可以用确定的数值(整 数)表示。连续性变量分组:相邻组的上限和下限无法用两个确定的 数值分别表示,因此上一组的上限同时也是下一组的下限 重叠。 例如:企业按工人工资对工人进行分组如下:500600元 600-700元700-800元 如果某工人工资

15、为700元,应将他归并到哪一组? “上组限不计入”原则: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 邻两组上下限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到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上下限不重叠划分指标类型从业人员 (人)营业收入 (万元) 微型19及以下300以下小型202993002000中型300999200040000大型1000及以上40000以上组限和组中值组限:在组距分组中,组距两端的数值。小的数值为下限 ,大的数值为上限。组距=每组上限 每组下限组中值:每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代表每组的一般 水平。组中值的计算公式:闭口组的组中值=(上限+下限)/2开口组的组中值 缺上限组:缺下限组:注:各组组中值之和无意义。表3-1 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布表 按学生考试成绩分组(分)组中值学生人数 (人)90分以上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