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61417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整理】3.6我们的中华文化(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 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 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中华 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并实行终身世袭,从而保证了中 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 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 文化的理解

2、。 特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 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 和整体性的特点。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 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 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 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 、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在中华文 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

3、文化异彩纷呈,都为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 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 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 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 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 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 族凝聚力。1.中华文化之所

4、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的 包容性。 2文化包容性的含义:3文化包容性的作用: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 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 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注意: 没有融合)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前者指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后者 指它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故包容性不只指向兼收并蓄,而且兼收并蓄指 向的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 不是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所吸收。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并不是说

5、应该借鉴和吸 收一切外来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求同 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 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 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华中华文化文化基本基本特征特征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发展历程发展历程汉字汉字 史书典籍史书典籍原因原因-包容性包容性( 含义含义 意义)意义)(独特性(独特性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区域性)(区域性)成因成因不同区域文化关系不同区域文化关系( (民族性民族性) )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 与中华文化的与中华文化的 关系关系见证见证古代古代辉煌辉煌 近代近代衰微衰微 现代现代重振重振独

6、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历程 原因怎样【误区辨析】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2)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 ,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 籍的延续,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 异和兼收并蓄。注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 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不等于民族文 化之间无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 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殷周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宋元明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 统一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进入气度恢弘的全

7、盛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辉煌,宋明理学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明清时期汉代隋唐时期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的为标志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重点问题归纳:重点问题归纳: 1.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包容性(中华文明的特 点:悠久性、持续性、兼容性) 2.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 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

8、的丰富 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 特性。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 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 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 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9、。 问题扩展:问题扩展:中华文明的特点:悠久性、持续性和开放性兼容性。中华文明的特点:悠久性、持续性和开放性兼容性。 1.悠久性: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 文明古国之一。 2.持续性:中华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持续不断、一脉相承的发展到 现代。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 3.兼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正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正是 在不断吸收、消化在不断吸收、消化 各异文化的过程中兴旺发达起来的。各异文化的过程中兴旺发达起来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是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是中华文明的 活力所在。活力所在。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

10、族充满自信,非常开放,气势恢宏 。 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 世界三宗 教都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千百年来,西方的各宗教始终未能征服 我们这个民族的头脑。 这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现象,也是中华文明兼 容性很强的缘故。 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出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 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如古代的佛教,现代的马克 思主义,都是外来文化的典型。 所谓“夏夷之辨”,并不是按人种、血统来划分,而是按文化来区 分。你只要接受我们华夏的文化,你就是华夏子弟,当然你是中国 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 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包容性 1(2

11、007年文科基础,广东卷)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 当求同存异、兼收井蓄,这样做有利于 ( ) 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增强对外 来文化的理解 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 B C D 2 (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 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 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32009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政治部分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 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包容性 B不平衡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42009安徽文综7京剧是中华民

12、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 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 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AAAC区分中华文化的不同特点 1(08宁夏)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 吉思汗、纳 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 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 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3、 中 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 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 B C D 2. 2009福建文综在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 ”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 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同根同源,一脉相 承 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 B. C. D. 3、(08江苏)“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4. 2

14、009天津文综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 ,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 部英史诗期濒临失传。为使这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觉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 ,拨出专款,抢救鍪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 BADD学案16.(2010安徽卷)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 走进世博, 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 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

15、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汉字、京剧、中国 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悠久的 “和谐”思想;国家馆馆 内用高科技手段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 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 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新安文化、皖 江文化和淮河文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 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 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采用了 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