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1323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庸小说中的哲学变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学院李云鹏金庸(19241924年年2 2月月6 6日日), 香港“大紫荆勋贤”。原 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 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 、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 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 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 的“泰山北斗”,更有金 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 或“查大侠”。金庸的哲学 金庸的武侠取得极大的成功,取决于金庸 本人通透的历史哲学知识、深厚的文字功 底、博大的胸 襟、自身的天赋与社会的机 遇。同是“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 作品之所以在销量和评价上都高 于同时代 的梁羽生、古龙等名家,主要原因是金庸 小说到处都笼罩着浓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思

2、 想,让人 体验享受到一种远古的高深。 半道半佛半儒半道半释儒道并存独尊儒术儒者风范姓名:陈家洛出处:书剑恩仇录 身份:红花会总舵主评价:由天山塞外到 中原 大地,陈家洛的 行程由化外到内地, 符合儒家“积极进世 ”的思想倾向。儒道辨证姓名:袁承志出处:碧血剑身份:明朝大将袁崇 焕儿子评价:在他身上我们 还可以看到一些陈家 洛的影子,在他身 上 看到的也是大大的书 卷气,但也包含了一 些亮点如道家人物的 行为等儒道辨证李岩金蛇郎君三家并立郭靖一灯大师黄药师儒释道倚天屠龙记 郭靖 是金庸小说里面集儒家 思想于大成者的艺术形象, 在他身上第一次阐述了“为 国为民,侠之大者”的 儒家 最高思想。书中

3、的郭靖是非 常典型的儒家继承者,他当 仁不让,危难时刻宁死不屈 ;体恤百姓, 不惜与亲如生 父的成吉思汗拒理力争。金 庸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尽数刻 划在郭靖身上,他为国为民 ,严 守做人之道,有大儒的 风范。 三家并立一灯大师便是金庸用来 表达其佛家思想的先驱 。在金庸的小说里面, 首先强调的是佛家“隐 ”的思想,也 就是我们 平常所说的“避世”思 想,这与道家“避世” 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一灯大师的出手仿佛 就是为了救人,符合佛 家 “渡人救人”的宗旨 。三家并立在射雕英雄传一书 中,他创造了黄药师这 一道家的艺术形象,用 以来讨伐“礼法”,一 反在 书剑恩仇录中 对礼法处处维护的立场 。黄

4、药师逊桀不屙,最 恨礼法,伤风败俗的事 在他眼中不过 是过眼云 烟,以致世称“东邪” ,他甚至写诗来攻击孟 子,真是邪得可以。三家并立仙风道骨神雕侠侣 是金庸道家思想的顶峰 。杨过,金庸传世名作中 的人物,一个至情至性 ,越挫越奋,不被世人 理解却仍旧特立独行, 饱受磨难仍善良不改, 哪怕是独臂,却可以显 得异常高大的人,这就 是杨过,一个完完整整 为自己而活的侠者,一 个带给人许多思考的侠 者。 仙风道骨遁入空门 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主 要由两方面表达他对佛家思想 的理解。经常引用对话和佛家 经典 。在金庸的作品中,很 多地方直接插入各哲学思想流 派的经典著作。倚天屠龙记 中,金庸多次引 用

5、金刚 经、楞伽经等多部佛家 著作 。 “无 我相,无人相,无众生 相,无寿者相” _书中谢逊诵金刚经遁入空门 倚天屠龙记中着笔甚多的 谢逊前半生杀戮过多,后来被 囚禁于少林寺,每天聆听三大 神僧朗 诵佛法,接受佛家思 想的熏陶,渐渐认识到过去。 同时也认识到人生业感缘起的 变化,甚至认识到佛 家的正 觉悲智人生观,是对生命最真 实的完成。 人生,不是以短暂、有限的和 表面的现象,来决定生 命的 价值。 佛法渡世“天龙八部”这个名词出于佛经,包括八种 神道怪物: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以“天 ”及“龙”为首,故称天龙八部。金庸以“天龙八部 ”为书名,不是要说

6、书 中应有八个与之相对的人物,而是要用来象 征小说中一些的人,取“众生百态 ”之意 。从作品的名字那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一股浓 厚的佛家气息。佛法渡世金庸笔下所有英雄的影子 和美 德,在他的身上基本 都可以找到。他讲道德仁 义、忠君爱国,有儒者的 影子;他敢爱敢恨,大战 聚贤 庄,来去由己,有道 家的风范;但促使他成为 一代天骄的是佛家思想, 萧峰是集佛家思想之大成 者。佛法渡世做了丐帮的帮主,但丐帮发现他 是契丹人而将他驱逐出帮; 难得有一个阿朱真心爱他,两情 相悦,命运却把误会给予二人, 让阿朱死于萧峰掌下。; 找到失散三 十多年的父亲,然而 父亲却进少林做了和尚; 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南院

7、大 王,夹在 生己的大辽和育己的大 宋之间,因不肯南侵宋朝和反叛 辽而自杀于雁门关。 返璞归真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庸 更多地发现人生的多样性 以及不确定性,金庸开始 进入了杂家的理念,又对 这一理念予以了自己的理 解。对于“杂”这个字的 感知,可以说在韦小宝身 上达到了极至,也无怪乎 鹿鼎记会是金庸的封 笔之作了。 金庸笔下人物鲜活多样,而他本人因各时期不同 的人生感悟,赋予了这些人物不同的元素。 或许金先生对于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观点 都有所认同,兜兜转转就来到了杂家的精要“于 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因为只有杂家才是最符合 人生的,人生确实不会只有仁、或义、或大爱。 人生的千姿百态正是因为它的不可预测,因为杂 的无限可能。而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