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61270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而负载负载 不会把能量返还给电还给电 源。6-2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NPIU+-D.C.N中因为C断 L短,所以只有R参考作用所以电源 负载A. C. N中 L C要参考作用因为为uC,iL在变,所以wC,wL也在变当在L和电路间存在能量的往返交换现象其实: 一、瞬时功率p(t) 单位:W(瓦特)Np的P吸=电源的P出设设 则则NP u i不同相, 在一周期内,有时时ui实际实际 方向同,有时时相反。当u i实际方向同时当u i实际方向反时在电源和NP间有能量的往返交换,该现象在电阻电路中不存在。能量的振荡就只有在L、C和电源间进行 u(t) i(t)u(t),i(t),p(t)二 平均功率

2、 (average power) 单位:W(瓦特)1NP吸收的P:=p(t)的恒定分量p(t)的恒定分量是NP实际消耗的功率。 p(t)的简谐分量仅仅是NP与电源间进行能量往返交换的速率 (没有作功)有功功率单位:W(瓦特)有功分量无功分量2L吸收的平均功率PL但在一周期内:L不耗能 uLiL同理,C不耗能3C吸收的平均功率PC线线性电电阻为为耗能元件4R吸收的平均功率PRiR三 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 单位VA(伏安)1 视在功率S为电气设备的容量2 功率因数(或PF) (power factor) (u i一致方向)又叫功率因数角1 复功率 (complex power)

3、 单位:VA(伏安)四、复功率 和无功功率QNP吸收的平均功率:为NP吸收的复功率 为辅助计算量为NP吸收的无功功率 单位:VAR(乏)2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为为NP吸收的有功功率 单单位:W(瓦特)sin无功因数(1)(2)(reactive power) 有功功率 单位:w(瓦特)无功功率 var(乏)(3)a) 用NP的串联等效电路来分析+_R jX+_感性无功(正值无功)容性无功(负值无功)设X0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取其模除以I乘以I2PQS(power triangle)b) 用NP的并联等效电路来分析B0 容性 Q0+_GjB电流三角形导纳三角形功率三角形取其模除以U乘

4、以U2GBPSQ+_GjB3二端元件R、L、C 的(1)(2)电感吸收正值无功(3)电容吸收负值无功(4) 由 RLC组成的NP的当 X0 时,为感性电路当 X0求全电路吸收的复功率和各支路吸收的复功率 。解Z全电路吸收的复功率 各支路吸收的复功率 守 恒与例2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R1=10 ,XC=17.32 ,I1=5 A, U=120 V,UL=50 V,同相。求R、R2和XL。 解 所以电路吸收的Q总=0作业 6-14 求复功率和功率因数瞬时功率是时间的函数,但却不是时间的正弦函数 ,单位为瓦特。平均(有功)功率不是时间的函数,一般而言是常 数,它表示二端网络实际消耗的功率,可用功率表

5、测量 ,单位为瓦特。 无功功率表示二端网络与电源之间能量往返交换的 最大速率,它可用无功功率表测量,单位为乏。视在功率常用于表示电源设备的容量,它既是平均 功率的最大值,也是无功功率的最大值,单位为伏安。复功率是功率分析中的辅助计算量,它可以将平均 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角联系起来,单 位为伏安。比较例3 三表法测参数已知电压表读数为50V, 电流表读数为1A,功率表 读数为30W,电源频率为 50Hz,求线圈的电阻R、 电感L及其功率因数。解:注意 p(t)0 表能量传递方向p(t) 0 表感性无功 负载为感性负载Q0 表容性无功 负载为容性负载对于S一定的电源:若需提供一定的对

6、于US一定的电源+-+-若需传送一定的P要求:电压降落不能太大线路损耗不能太大所以采用 高压输电五 功率因数的提高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例4 已知 电源的f=50HZ,U=220V,IL=0.4A,P=40 w解(1)(1)求日光灯电路吸收的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 (2)求日光灯电路的等效阻抗Z1,等效电阻R和和等效电感L之值; (3)如果要求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试问在AB二端间并联电容C之值应为多少? (3)并联电容以后 PQ1S1QS(2)a) 作并联电容前后的功率三角形b) 用电流三角形来分析i(t)iL(t)CiC(t)iR(t)+-例5解(1)(2)并C后(a)用阻抗计算DC -+(b)用电流计算六 负载Z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当Xi + X = 0 , 即X = Xi 时首先将除Z以外的电路 用戴维宁定理化简若仅X可调负载吸收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X = Xi共轭匹配若R、X均可调则先调X:使 再调R: 令思考:若改变Zi来实现共轭匹配,Z能获得最大功率吗?求最大功率的方法对DCN也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