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10637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课件第八章 光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光自然光下的物体, 受光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方面:A.物体的明暗交界 线比较柔。B.反光不强烈。C.亮部层次很丰富 。D . 投影的边缘比 较虚。看似色调似有似 无,但我们忽略一些局 部,整体去观察对象时 ,就能很清楚地找出大 的体面。图81图8-1所示,朝左的直接受光面和朝右的灰面,眼睛都包含在灰面中。如 果局部观察,可能会把眼睛画得过亮。图82 素描作品/作者 李世峰图82为自然光下的女 生速写,作者将围巾、 头发的色调压得很深, 使脸部有足够的色调空 间可利用。图83图84图85图86自然光下女子头像有大量的 灰色调,没有明确的明暗交界线 ,最深的部分也不在明暗交界线 内。越是色调

2、柔和,越是要在前 几个步骤中分析出块面来,否则 会画得太软。这些块面最后随着 色调的增加,会一点点消失。虽 然明确的块面在表面上看是没有 了,但由于这些色调是在块面上 发展而来,仍可以感觉到在柔和 的色调中造型的体积(图83至 图86)。图87画自然光的素描整体观 察要求很高。因为初学者在 写生中可能只关注五官,盯 着五官画,而五官以外的内 容不敢塑造。在这幅作品中 ,可以在额头、颧骨、下颌 等处找出块面(图87)。图88肖像作品充分表现了一 个“柔”字。色调轻柔地塑 造着每一体积,没有重力的 刻画,也没有强烈的对比。 但柔中有刚,形体结实,色 调饱满。手的表现没有重墨 ,却笔笔到位。皮肤的弹

3、性 包裹着骨骼的起伏,恰到好 处。女孩的脸部画多了易老 ,画少了易空,这是应该注 意的地方。作品中女孩的脸 画得很深入,也很协调。服 装的面料在画家笔下,表现 得比较出彩,淡淡雅雅,给 人惬意的感觉(图88)。图89图810图811图812这座卡拉卡石膏像处于自然光线下,对象的色调层次很接近, 块面不明显。因此,首先应进行大块面的归纳,否则画出来的对象 会很软。徐悲鸿先生的“宁方勿圆”,就是这个道理表现卡拉卡石膏像起起伏伏的头发时,很容易局限在一个个发 结上,而忽视了每个发结与头颅的依附关系。为了能很好地表现头 发,应将头发分成几大块,以这几大块为基础,由大至小地深入塑 造每一个细节。在深入刻

4、画中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 深入而忽视了整体。自然光的色调把握也是一个难点,如把鼻子的暗部、脸的暗部 和衣褶的暗部放在一起比较,就不难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别。但如果 只是孤立地去看一个个局部,就等于“盲人摸象”。在这“盲人摸 象”的过程中,画者可能自以为观察得很仔细,但没有整体观的“ 仔细”,结果往往会把那几个部分的暗部画成相同的色调(图89 至图813)。图813总之,在造型上 要做到先方后圆,在 色调上要学会同类比 较。掌握这两点是画 好自然光下物体的关 键(图8-13)。2.阳光阳光下的物体明暗交界线 和投影边缘线比自然光的强烈 ,高光也很明显。如在室外阳 光下,投影会受到天光的影

5、响 ,亮部和暗部层次都很丰富, 素描写生处理时要有所取舍, 亮部层次与暗部层次不要平均 对待。平均对待容易把明暗搞 混。阳光是多变的,包括早晨 、中午、傍晚的阳光等,不同 时间段的阳光是不一样的。不 要错误地认为阳光就是强烈的 ,从而习惯性地把明暗对比拉 得很大,这些都是思维方式的 误区(图814)。 图814图815图816图817图818阳光的光线虽然比灯光强,但在 户外暗部反光也很强,所以暗部与亮 部的反差并不很大,明暗交界线也并 不强烈,只是投影的边缘线(如眼镜 的投影)比较明确。在写生过程中, 不要以为太阳光很强,就轻易地把暗 部画得很深。阳光下,固有色反映有 时会很明确,如图中的眼

6、镜框就很深 (图815至图818)。图819在刻画阳光下的青年时,由于他 带眼镜,在选视角时要考虑阳光下产 生的投影效果。选择正面略仰的角度 ,需要表现眉毛、眼睛、眼镜、投影 等不同深浅层次的微妙差异变化,特 别是投在脸颊上的眼镜框的阴影的虚 实与起伏(图819)。3.灯光灯光类似阳光, 明暗交界线 明确。但灯光一般不如阳光亮, 反光部分也不如阳光下的物体强 。亮部层次区域明确,暗部层次 少。画灯光作业不能只强调明暗 关系强烈的特点,而把色调层次 画得过于简单。我们仍要注重画 面层次的丰富性。在画灯光作业 时,写生者可能会过度表现灯光 的特点而忽略了表现对象的层次 。只要适当地压缩暗部色调的层

7、 次,亮部就会完全体现出丰富的 色调。画灯光作业,要尽可能地 少画最深的部分,明暗交界线不 能都画得很硬,要有刚性和柔性 的变化(图820)。图820图821在灯光下写生,会给初学 者许多造型上的提示,因为在 这种情况下轮廓和明暗都比较 明确。为帮助学生写生时能找 到更多的面,可以使用两盏灯 ,在一强一弱的灯光下画模特 。运用画形状的方法,会比较 容易画出体积感。但在画此类 作业时,学生一定要区分出暗 部不同的层次(图821)。图822图823图824图825在画灯光作业时,学生应先区分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 然后分析亮部的形体,归纳成虚实不同的块面。在画亮部时 ,可以先不画暗部,以免搞混明暗色

8、调。待亮部的色调大至 成形,再画暗部时就会知道暗部与亮部色调的转换点应处于 怎样的深度。完成暗部的基本色调后,进入明暗调整的阶段 。根据作品的画面感觉,加入自己主观的因素来完善作品( 图822至图825)。图826所示的灯光肖像作品,模特处于较暗的光线下, 很难区别暗部之间的深浅。作者把最深的明暗交界线定在颞 骨部位,因为从理性的角度来判断,这里的反光最少。另外 ,鼻孔和眼黑也应是最深的。最深部分不宜太多,应给画面 层次留有丰富的空间。图826图827图828图829图830一开始打轮廓时要力求 简而准。因盲目拉线而关键 的线却没有拉出,是初学者 的通病。画好轮廓后再分析 面部的结构,这一步很

9、关键 ,否则无法展开明暗。应将 训练重点放在前两步(图8 27至图830)。图831图831所示的作品中的几块暗 部,每一块暗部边缘的虚实深浅都 不一样,需要进行比较。建议学生 也使用这样的光线写生头像,比较 对象的每一块暗部,纠正过去看着 亮部画暗部的错误习惯。图832图833图834图835拉奥孔的造型比较复杂,很难 将形画准,如果采用勾画形状的方 法就容易得多。在灯光下,拉奥孔 的五官、胡子、头发等形成了林林 总总的形状。只要把这些形状和位 置都画准,对象的形就能化繁为简 了(图832至图835)。由于这座石膏像在灯光照射下产 生了大面积的暗部,处理时暗部层次 可以丰富一些,否则画面会显

10、得空洞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几 块暗部与右边的暗部深浅相差很大。 观察时如果分别将这些暗部与附近的 亮部相比,结果很可能是把所有暗部 之间的差异都磨平了。只有将左边的 暗部同右边的暗部相比较,才能准确 画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图836)。图836图837图838图839图840图841 素描作品/作者 周朝辉图841所示,调整画面 整体效果,检查反光与反光之 间的关系、明暗交界线与明暗 交界线之间的关系、投影与投 影之间的关系。4.散光外出写生、收集素材时 ,什么样的光线都可能出现 。在散光的条件下写生,不 能跟着光线走,必须要删减 一部分。要抓住主要的光源 作为明暗表现的依据,或者放

11、弃一部分明暗色调,以结构 为主、明暗为辅的造型手段 来表现对象(图842)。图842画色调之前, 应先疏理 一下受光部的层次。笔者对图 中的石膏像的受光部进行了分 析,大致分成四个部分。光线 从上面下来,下面的亮部色调 要比上面的额头的灰部还要深 。如果写生时不注意上下亮部 的比较,只与相邻的明暗色调 作比较,结果就会把下面的亮 部画得过亮,又会把额头的灰 部画得太暗。图843图844图845图844所示,画准轮廓,头 发部分的位置要通过与脸部五官位 置的比较来确定。图845所示,凯旋门像的头 发、胡须较多。先不要具体刻画 局部,而是应该画出大的体块, 并分出大体块之间的色调层次。图846图846所示,画出具体的眼、鼻 等细节。但不要画得太肯定,要留有 余地。图847图847所示,调整、修改、 深入画面,完成暗部的细节。图848自然光下的石膏像很难拉开 亮部色调,但暗部色调则比较容 易区分。这座石膏像最深的色调 在嘴的位置。开始作画时心里就 要有这些概念(图848)。图849图850图849所示的是写生中的一个步 骤。对象色调越是柔和,写生越要概 括出“方”的元素。 写生散光下的模 特,看似都是柔和的色调,但写生的 过程中也要有画“方”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