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10601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故知新1、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2、大众传媒的特点有哪些? 3.进行文化交流有何意义?第四课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考点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点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l1、传统文化的含义l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l概念解析:l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l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l具有相对稳定性l从历史到现实具有继承性特点 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它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 ;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

2、它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 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比较较传统传统 文化文化传统传统 区 别别对对照物落脚点在文化,是 对应对应 于当代文化和 外来文化而言的落脚点在传统传统 ,文 化 传统传统 就是民族精神 抽象与否具体抽象 存在方式经过经过 后天学习获习获 得潜意识识支配人们们 继继承有继继承性无需继继承,自然存在主体性外在于主体内在于主体 历历史角度历历史现现象,已过过去 的存在历历史的积积累,凝聚 在人们们的现实现实 思想 之中 联联系都具有历历史性和民族性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l区别:(1)含义不同: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

3、性的文 化.而民族文化则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 的能够代表其民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l(2)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侧重于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 流传下来的的文化内容,侧重于过去的文化,后者则更多 的是指至今仍存在着、并不断发展更新着、表现着民族 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l (2)特点不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性,继承 性.而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具有地域性.l(3)各有自己的参照物,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传统文化 往往是与现代文化相对而言,民族文化往往是与外来文 化相对而言. l(4)性质来看:传统文化里面既有精华又 有糟粕,性质呈现为中性,而民族文化是

4、一 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正面肯定的.l 联系:(1) 都是指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 的、固有的、能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 民族国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 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文化。 (2)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 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确区分文化、传统传统 文化和先进进文化 (1)文化是相对对于经济经济 、政治而言的人类类全部精 神活动动及其产产品。文化在本质质上属于社会意识识 的范畴,是对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传统传统 文化是在长长期历历史发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现实现实 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对稳 定性的文化。传统传统 文化如果能顺应顺应 社会生活的变变迁,不断满满足

5、人 们们日益增长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对社会与人的发发 展起积积极作用。反之,则则会阻碍社会进进步、妨 害人的全面发发展。(3)先进进文化是人类类文明进进步的结结晶,是推动动人类类社会前进进的精神动动力,它在本质质上是社会先进进的经济经济 和政治在文化形态态上的反映,同时时它又对对先进进的经济经济 和政治的发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进作用。文化是大范畴,包括了传统传统 文化和先进进文化。先进进文化包括传统传统 文化中的精华华部分,不包括其糟粕。传统文 化继承 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习俗 (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传统建筑 ( (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

6、标志) )传统文艺传统文艺 (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传统思想 ( (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 2、传、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表现统文化继承的具体表现 :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含义影响地位例子指在一定社会群 体中约定俗成或 世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 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 称为民族精 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 积淀中形成的理 论观点、学术思 想和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影 响在世界建筑 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 史,蕴藏了 丰富的文化 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 价值观念、生活 方

7、式和中国的发 展道路,具有深 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 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 志中华民族灿 烂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 个非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 元宵节看花灯、 吃汤圆,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赏月吃 月饼等有宫廷、民用 、宗教、桥梁 、园林、城市 建筑等,如北 京菊儿胡同京剧、武 术、诗赋 、散文、 书法等“大同”世界 “天下为公” 的社会理想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是传统 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1、“儒家文化”邮票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等。这些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这充分说

8、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B.传统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能产生深刻影响C.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D.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典例讲解(2011高考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 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 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 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 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 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 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 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

9、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A说法 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 和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 ;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 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3、传统文化的特点l(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l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 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 对稳定性的文化。l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 了历史的烙印;l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 存在于现实中。(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l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 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 时而变。l稳定性稳

10、定是相对的l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 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 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 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但其核心内容是不容易改变的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又能够因时而变,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不容易改变的 “ “和谐社会和谐社会” ”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和和” ”、“ “合合” ”思想,将思想,将“ “ 和和” ”、“ “合合” ”思想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 的和谐相

11、处,去掉其思想中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的和谐相处,去掉其思想中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满足人们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今 天它仍然显现于我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 了社会主义新的内涵。(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l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 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 。l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 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将孔子“请进“校园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山东省

12、实验小学 特别将孔子“请进”了校园。 3月9日,在该校孔子像揭幕 仪式上,学生们毕恭毕敬地 向孔子像深鞠一躬、敬茶三 杯,以表尊师之意。请你思考:山东省实验小学为什么要将孔子“请进”了校园?提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 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2)传统文 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l1、(2011高考海南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 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 “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 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 “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 俗

13、节日l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l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l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志l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lA B c、 D考点演练考点演练l【答案】Al【解析】本题考查民俗节日,就是考察传统文 化的特点。说法不合题意。l2、(2011高考上海文综卷19)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 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 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表明l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l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lA B C Dl【答案】Bl【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法

14、不合题意。3、(2010年高考江苏卷21)中央 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 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 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 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4、(2010高考福建卷3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 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 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 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 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 完善。这体现了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

15、必须辩证地 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 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 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Dl5、(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 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 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 具有lA较大的包容性 lB较强的保守性 lC相对的稳定性 lD鲜明的民族性l6、(2009安徽卷)京剧是中华民族 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 、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 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 体现了l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l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l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l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16、2010年 9月11日,第九届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联欢晚会在深圳举行。中秋节的传统意味“团聚”,始终让人向往和珍惜。中秋这一文化纽带让隔海相望的两岸同 胞彼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血脉相连。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是促进统一的决定因素C.海峡两岸的文化完全相同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l7、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 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 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 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 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 参与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 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 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