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982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的现状与发展 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刘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要内容重症医学的概念24重症医学科的作用与功能3 3重症医学历史3 1重症医学科的规模建制、人员配备33 5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重症医学发展方向、展望6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的历史v南丁格尔v提灯女神vICU雏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的历史v1958年美国巴尔地摩城市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现 代规范的综合性ICUv60年代,综合性ICU相继出现,使住院危重患者 的医疗模式发生根本变革v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宣告成立,标志着危 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的出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80年代末,国内许多大医院相继

2、建立了ICUv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和ICU建立,使传统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概念以及学术思想面临巨大挑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2003年SARS期间,ICU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2005年3月18日,重症医学分会成立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温家宝总理前往华西医 院ICU慰问伤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2008年7月4日,国家对重症医学学科进行了认 定,重症医学学科代码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批准并且实施,在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中有了重 症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v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医疗机 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 的通知,要

3、求在医疗机构中增加“重症医学科”为 一级诊疗科目。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于2010-7-9在山西太原成立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的概念v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的概念v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 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 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 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 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 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 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 护和救治重症患者

4、的专业科 室。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v 是独立的医学专业v 以重症医学为理论基础v 有完善的专业梯队v 临床工作有连续的、动态、滴定式的特点v 以器官功能支持为特点v ICU则是一个能够运用其仪器、人力及知识而达到此目的 的治疗场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作用与功能v承担医院各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v 作为医院各科开展高风险治疗项目的后盾,为各科的高风险工作和新项目提供保驾和支持;v 弥补各科医疗工作中

5、出现的过失,作为病人和各科室之间的缓冲带,调节医患关系,将病人和医院 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作用与功能vICU工作的顺畅运行对全院各临床和辅诊科室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各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相关科室的进步起推动作用。v ICU代表医院护理的最高水平,ICU的基本理论代 表了内外科总论和病理生理的最新进展,ICU应作为训练内外科高年住院医师和低年主治医师的基本 功和培养各科护理骨干的基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是医院处理重症能力的标志vICU对应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机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

6、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v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重症医学科的作用与功能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 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 化医院的重要标志v学科建设和ICU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 标准重症医学科的作用与功能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与危重病救治nGE Thibaul显示了 麻省总医院18张病床的 MICU收治的6680个患者(1997.71982.7 )死亡率为7.9%,同期医院总死亡率为13%nICU标准生命支持下,脑定位损害患者只有4% 严重残废和2%成为植物状态,而通常的治疗支 持分别为10%和20%n估计心脏停跳

7、5-15分钟的患者中,在ICU中可有 15%得到较好的大脑康复,而通常的治疗中五分 钟或稍长的心脏停跳即可导致大脑损害或死亡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与危重病救治v有专门训练的专业医师指导下监护治疗的ICU, Septic Shock的死亡率从74%减少到23%-Reynolds & collcaquesv有全职监护专门人员的ICU死亡率减少52%-Brown & Sullivan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规模建制、人员配备v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 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 能部门直接领导。 v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 症医学基础

8、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 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v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 各科的重症患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 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 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 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的规模建制、人员配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 ICU的组成ICU现有以下3个主体部分构成:v()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士v()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v()正确的

9、学术思想和准确的高技术治疗措施重症医学科的规模建制、人员配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生:医生的数量大致应与床位数相等基于ICU即是发展重症医学的基地,又 是普及重症医学的基地的认识,ICU可安排 高年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轮转,一方面解决 ICU的医生不足问题,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 的医疗水平和增长重症医学知识,从而提高 全院的医疗水平。重症医学科的人员配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专业要求v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v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v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

10、病理及病理生理学 知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 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v(1)复苏; v(2)休克;v(3)呼吸功能衰竭; v(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 v(5)急性肾功能不全; v(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v(7)严重肝功能障碍; v(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 v(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 v(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v(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v(13)镇静与镇痛; v(14)严重感染; v(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v(1

11、6)免疫功能紊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 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v(1)心肺复苏术;v(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v(3)机械通气技术;v(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v(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v(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v(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v(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v(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v(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人员配备v护士的数量应根据护理量确定,护理量则根据病人 的轻重程度,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v第一类:高危病人,每日护

12、理量在24-48小时(即 每个病人需要1-2名护士护理,床边不能离开人) ,这样的病人至少有一个脏器的衰竭,生命垂危, 国外称为 Critical Illness v第二类:病重病人,每日护理量约8-16小时,是一 些术后高危,病情较重,有脏器功能不全的病人, 对其护理称为 High Care。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第三类:一般病人,日护理量约4-8小时,称为 Intermittent Care。 v第四类:自理病人,日护理量在4小时以下,称 为 Self Care。 vICU一般只收治第一、二类病人,而CCU收治第 一、二、三类病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护士的筛选是十分严格的,危重

13、患者多病情 变化快,随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而2 4h能够观 察和直接得到第一手临床资料的只有护士。重症医学科的人员配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护士应当是技术全面、应变工作能力强,在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专职监护人员。重症医学科的人员配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护士与病人的数字比例为2 3:l。目前, 国内现有的ICU护士无专业证书,待遇方面也无 相应改变,这与国际危重病护理学的发展要求有 差距的。v在欧洲,英国护士从专科学校毕业后再须进行 6 12个月的 ICU专业训练;瑞典是1年,奥地 利是 9个月,丹麦是 1年半结业者授予ICU护 士证书,待遇方面优于普通病室护士。重症

14、医学科的人员配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平均每一位病人在每一时刻有一名护士”床位与护士之比约为1比33.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护士配备不足的后果:q不得不强制性空床,减少收容量;q降低收治病人的质量;q降低治疗和护理质量;q发生事故;q护士长期积劳成疾,或不愿在ICU工作。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v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测病房(ICU)发展起步较 晚,1960年一些站在医学发展前沿的学科带头 人提出相应建议。 v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 病房”、“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已 经逐渐开始实现将危重患者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 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发展模

15、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1982年在曾宪九教授的指导下,陈德昌教授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 现代意义的ICU病床。 v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 重病医学科)。 v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卫生部颁布的三级医院等级评 审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危重病医学的 发展,国内大医院相继建立了ICU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重症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ICU作为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指标之一。v我国ICU起步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ICU仅仅是作为医院评级的摆设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人才现状

16、v过去十年,我国重症医学发展迅速vICU医生必须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背景v目前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未开设重症医学专业 或只讲授少量有关重症医学的知识v从事重症医学工作的医务人员都是“自学成才”v我国ICU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更需普及提高v急需加强ICU医生培养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的医师、护士,与相关专业的关系v从事ICU的医师和护士-在学术和专业素质水平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vICU与相关专科的关系-各科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外科、内科等专科在学科建设和临床医疗方面,将危重病医学与之对立,造成条块分割,阻碍了为重患者转入ICU治疗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的规模与医疗耗资v临床设置-一般性综合医院占全院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占全院总床位的5%-10%vICU的医疗耗资-美国的ICU床总数平均为总医院病床数的8%-但医疗费用耗资为医院总数的28%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vICU的需求在增加v19852000年,在全美医院数目和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