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902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旷世奇才苏轼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 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 、”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 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 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 色彩。选自方方喜欢 苏东坡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肘子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 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 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 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 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 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 。 苏轼的“三起三落”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

2、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二、苏轼的散文成就 宋代古文家里,苏轼是最重视“文”的一位 鄙视千篇一律,追求开拓新意 主要有议论文和记叙文,共4000余篇 苏轼散文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一)议论文 多与政治相关,论古今,论治乱,以政论 文和史论文最为突出 文笔纵横,受战国策影响 见解独到,能做翻案文章,如留侯论张良简介 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 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字子房,被封留侯 ,谥文成侯 。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 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 文韬

3、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 谋圣”。 圯上受书的典故 张良杀秦王 当秦灭韩之后,他遣散 三百家僮,弟亡不葬, 分散所有家产来收买刺 客,为韩报仇。始皇巡 游东方,张良和这个大 力士暗中埋伏,在博浪 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 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 可惜误中了随行车辆。 秦始皇大为震怒,命令 全国各地大举搜捕,捉 拿刺客。为此,张良改 名换姓,逃亡到下邳 解读留侯论 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 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也不在授书 ,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 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 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 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

4、,从正反两 方面加以论证发挥。 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 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 能成就大业。 赏析该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 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 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 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 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二)记叙文 是苏文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以 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 游记中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议论比重 大,为文章辟出新境界。前赤壁赋 文学性散文居多,充满诗情画意、覃思妙 理。石钟山记苏轼散文创作的成就和特色(P21)辞达、 通脱

5、、 富 于 变 化善 用 比喻, 多 形 象 思 维以 诗 为文, 富 于 想 象标志宋代古文最高成就三、苏轼的诗歌创作 东坡体(名词解释) 题材主要有四类(多选):社会政治诗 山水景物诗和陶诗 题画诗 以贬谪黄州为界,前期多写政治抱负,针 砭时弊;后期多抒超然物外的人生感慨。东坡体指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歌。其诗于情无所不 畅,于景无所不取,加之议论博辩,滔滔 莽莽而才气纵横。既有出法度中的新意和 豪放外的妙理,又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 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东坡体”是宋诗的 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外别开 生面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苏轼的山水景物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1.善于捕捉动态景物,动

6、景多于静景,奇景多于 常景。2.所描绘的山川景色常带有昂扬乐观的情绪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识西子, 但看西湖, 要识西湖, 但看此诗。西湖西湖西湖苏轼的和陶诗 苏轼爱好陶渊明诗歌的平浅而有深味,崇 拜陶渊明的性情和为人,遇事酷爱写诗和 陶。追求超然淡泊,将政治上的压抑苦闷 消解到湖光山色之中苏轼的题画诗 曾点评唐代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画相通的看法。 他的题画诗善于写出动态,揭示画外之韵 。 名作:惠崇春江晚景,不仅描绘出原画 的春景,还赋予鸭子、河豚以动向,烘托 出了春天的神韵。苏轼诗歌的创作特色 以文为诗,

7、诗的散文化。百步洪二首 其一,七个比喻的连用,展现了诗人的才 气,使它成为以文为诗的典型之作。 以才学为诗,好议论、多用典。议论时将 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名作题西林壁 超越世俗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同步辅导17-18四、苏轼词的革新意义背景:晚唐五代以来,诗词各有侧重,诗言 志,词传情。诗要体现教化思想,词传达 爱情相思。于是词的品格不足以登大雅之 堂。文人词中看不到作者的胸襟、抱负和 气质,个性消融在男欢女爱、相思离别的 人之常情中了。(一)苏轼“以诗为词”的观念 苏轼认为,词应当向诗靠拢,以诗的品格 来改造传统本色的词体,以诗的精神来提 高词的品位。 因此,苏轼的词中突

8、出地表现了自我得胸 襟和怀抱,以自我之口吻抒发自我之情感 ,在词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 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 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 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 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 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 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 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 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

9、,于是乘酒 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赏析定风波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 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 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 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 ,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 的大彻大悟。 (二)苏词对题材的拓展 把常用于诗的题材带入词中,比如:咏史 怀古、悼亡怀人、登临送别、田园风关、 说理谈禅、爱国抱负等等。 农村题材正式入词,描绘农村生活、生产 的情景。 咏物,如咏柳、梅、松、桔、海棠、杨花 等,通过咏物以寓寄托。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 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 思。

10、萦损柔肠,困酣 娇眼,欲开还闭。梦 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 园,落红难缀。晓来 雨过,遗踪何在?一 池萍碎。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赏析卜算子 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 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 ,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 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 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 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 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三)苏词豪放旷达的风格 苏轼打破了花间以来“男子作闺音”的创词 风格,以宏大的气象、豪放旷达的风格来 抒发士大夫

11、的情志,在词坛引发震动。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江神子密州出猎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 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注释】: 密州:今山东诸城。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 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 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 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 与赴边的两屋意思。会:当。如满月:把弓拉

12、 足,表示有力。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 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 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 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 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 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 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 直要求大用于 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 西夏大举进攻环、 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 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 ,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 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 ,它是一首豪气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 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 考题:简述苏词的创作风格P19结语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 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 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 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 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 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 ,其他便都“余词尽废”。 方方喜欢苏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