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08128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山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山山 行杜牧学习目标1.学会本首诗中的生字2.理解词义句意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 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 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 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 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 所编。全唐诗收杜牧诗八 卷。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 ” 李白和杜甫。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画xi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

2、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利用文中的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远上:寒山:石径:斜:向山的远处伸展。深秋时节的山石头小路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句解: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 路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白云生处”和“白云深处”比较:深: 生: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句解: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浓厚,浓郁生出,存在“生处”和“深处”都给人有点朦胧飘渺,产 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动人的。但“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 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 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停车坐爱

3、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 枫林晚: 霜叶: 红于:因为傍晚时候的枫树林比还红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句解:四周枫叶如火,更显得红叶娇美,远远 胜过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住 了,停下车来观赏。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 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 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 得起风霜考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远景近景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白云飘浮 人家居住喜爱枫林 难抑惊喜点明原因 揭示中心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 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同时歌颂了枫叶不畏严寒的精神。比较阅读 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 是热情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 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可从“ 燕然未勒归无计”等诗句中看出。苏幕遮是“悲凉”“悲清”。可从“碧云天”“黄花 地”“寒烟翠”“明月高楼”等词语中体味到,它只是“悲凉 ”“悲清”而不是“凄凉”。作业背诵并默写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