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645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世界陆地和海洋》(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高考世界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01世界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广大的陆地,有亚欧(最大)、非洲 、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一系列岛屿合称。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 界最大七大洲 大洲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分布 :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大洲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 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

2、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 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州900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 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 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 南海 最大海珊瑚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世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类类型高 度地表起伏特征

3、平原一般在200m以下地表平坦、起伏较小高原一般海拔较高绝对 高度大、相对高度 小地区 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 以下地形起伏、坡度较缓山地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m 以上地表起伏大盆地无一定高度四周高中间低3、七大洲地形特点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 非洲: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由于高原不高平均海 拔低于南极洲和亚 (单一 )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亚洲:最复杂,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4、海底地

4、形 大陆架: 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 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 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5、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1)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 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蒙古 高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贝加尔 湖、咸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鄂霍次 克海、加里曼丹岛、伊里安岛 (2)欧洲: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欧 平原、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 岛、巴尔干半岛、 比斯开湾 (3)非洲:阿特拉斯山、德拉肯斯山、埃塞俄比亚 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维多

5、利亚 湖 (4)大洋州:大分水岭、艾尔湖、珊瑚海 、塔斯马尼亚岛 (5)北美洲: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 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 原、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加勒比海 (6)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火地岛 (7)南极洲:南极高原、横贯南极山脉三、高中知识联系材料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 、矿石之间的关系2地壳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2)地壳物质循环3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内部圈层划与地壳结构特征:A为为横波 B不纵纵波 D为为莫霍界面 F为为古登堡界面 C为为地壳 E为为地幔 G为为外核 H为为内核(2)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6、(3)板块边界与地貌(4)板块学说的应用: 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矿产的 分布等。 (二)陆地地表形态变化及成因 1内力作用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地壳运动分类岩浆运动 方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种运动的辩 证关系水平 运动平行于地 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 和弯曲变形,常形成 巨大的褶皱山系,如 喜马拉雅山、横断山以水平运动为 主、垂直运动 为辅。两者 相伴发生, 在不同区域 或不同时期 ,两者常有 主次之分升降 运动垂直于地 表使岩层隆起或凹陷, 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 起伏和海陆变迁(2)地质构造与地貌地 质 构 造 及 其 对 地 貌 影 响类型判断依据对地貌影响实例形态

7、岩层顺 序地 形成因褶 皱背斜 上拱中心老两 翼新山岩层上拱而 成山科迪勒拉 山系、喜 马拉雅山 脉(弧形 山系)、 阿尔卑斯 山脉(系 )谷顶部受张力 ,易被侵蚀 而谷 向斜 下弯中心新两 翼老谷岩层下弯而 成谷 山槽部受挤压 ,不易被侵 蚀而成山 断 层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岩 块相对两侧上升块状山地庐山、泰 山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岩 块相对两侧下降裂谷、凹陷地带东非裂谷 、汾河谷 地(3)地质地壳演化史:地年代成矿代表性生物(动物与植物)地质质年代生物发发展阶阶段成矿矿种 类类代时间时间 (距今亿亿年)动动物界植物界 新生代第四纪0.020.03人类时 代(冰期)被子植物石油第三纪0.070

8、.03哺乳动物(猿猴)中生代0.250.7爬行动物时代 (恐龙、始祖鸟)裸子植物煤石油 金属 古生代晚期3.32.5两栖动物(青蛙)陆上孢子 植物( 蕨类 植物繁 生)煤矿 中期4.03.3鱼类时 代(鱼类 )早期6.04.0海生无脊椎动物( 三叶虫、珊瑚) 元古代256.0海生藻类、海绵太古代3825铁矿地球初期发发展阶阶段4638(4)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应用) 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防御 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 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 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 翼的水向中

9、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 在向斜槽部。见下图 (2)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 种矿产法如煤、铁矿等订计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 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3)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 烈度会变大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 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 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是雨水汇集区,在 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6)利用背斜找

10、油: 背斜是良 好的储油 构造。由 于天然气 最轻分 布于背斜 顶部,水 最重分布 于底部, 中间为石 油,见右 图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与地貌 (1)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沟谷、峡谷、瀑布等;溶 蚀: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堆积冲积扇、冲积平原、 三角洲 (2)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洼地、戈壁等堆积沙丘、 沙垄、黄土等 (3)冰川作用:侵蚀角峰、冰斗、U形谷堆积冰碛丘 (4)波浪作用:侵蚀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 洞等)堆积海滩(泥质海滩、沙质海滩)3七大洲的地貌特征 名称地 形 特 征亚亚洲地形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 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 周围(河流中下游)

11、地区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低平,平均海拔仅300 米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号称“高原大陆”南极洲平均海拔超过2350米。地面多被冰雪覆盖,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一洲 北美洲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与古老山 地 南美洲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4海底地貌 大陆架: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 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大陆架外 缘的巨大陡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在 大陆坡以外的大洋底部,分布着面积广大洋盆、 很深的海沟以及绵延很长的海岭。 5世界13个分区的地貌特征 (1)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

1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13个分区 的主要地貌特征见下表:分区地 形 特 征东亚东亚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的半岛 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东东南亚亚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西部山水相连,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两种 流水地貌是河流上游形成的河谷成V字形和两岸高耸的流水侵蚀地貌。下游河 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南亚亚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山地、平原和高原。北部是地势很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南 坡的一部分;中部主要是由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南部主要是印度 半岛中南部的德干高原中亚亚深居亚

13、洲内陆,以丘陵、平原为主。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东部为天山山脉 ,北部为丘陵,西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西亚亚和 北非以高原为主,高原的边缘有较高的山岭耸立。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伊 拉克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中海沿岸地带也有狭 窄的平原撒哈拉 以南非 洲整个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该区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比北非地势 高。东部高原上有断裂下陷的东非大裂谷和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由 盆地凹陷而成。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刚果盆地。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 比较平直,海湾、岛屿较 少分区地 形 特 征欧洲西 部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 形呈波状

14、起伏。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北有斯堪的纳维亚 山脉,南有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东东 部和北 亚亚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乌拉尔以西 为东 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北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由落基山等几条平行并列 的山脉组成,东部高原、山地区,有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 亚山脉;中部平原区,面积广大,地形平坦拉丁美 洲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为绵长 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山间有盆 地、高原,并多火山地震。南美大陆东 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 列,其中亚马孙 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亚马孙 河 冲积而成;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15、大洋洲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南极洲冰雪高原,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在2350米以上(2)主要国家的地貌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地 貌特征。 6中国地形 (1)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这一特征一方面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又使许多大河滚 滚东流;另一方面,由于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处河流落差很大 ,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的走向和分布有一规律可循,主要 有两组: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这种格局是漫长的地质作 用下形成的。各有三列山脉,分布在东部地区,相互交织,形成 明显的网格状形态。(2)各类地形区的特征和分布 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分布和特征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为“世界屋脊”,突出一个“高”字; 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突出一个“平”字;黄土高原黄土深 厚,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岩溶广布,崎岖不平。 四川盆地山清水秀,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塔里木盆地 沙漠广布;准噶尔盆地形似三角;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 为高原盆地; 了解每一个平原的特征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山水环绕,沃野千里;华 北平原地势平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