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571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 点 人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人体的基本 结构和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逐渐成长,各器官的功能才逐 渐完善。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特点 体格指的是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包括人的生 长发育水平、体型、姿态与器官组织的构造 。一、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 1.胚胎发育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至8周内,各组织、器官、 系统迅速分化发育并初具人形的阶段为胚胎 发育期。 2.胎儿期 8周后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 3.新生儿期自从出生期待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 期。 4.婴儿期从出生到满一周岁,称为婴儿期。 5.幼儿期1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 6.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第4年)到

2、入小学前(6-7)岁 ,称为学龄前期。 7.学龄期从6-7岁至12-14岁,称为学龄期。 8.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至17-18岁,男孩从13-14岁至 18-20岁,称为青春期。具体又可分为青春前期、青春中期和青春后 期三个阶段。二、体格发育特点及整体的生长 整体的生长包括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整体中 各部分比例的变化。 1.身高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 ,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表示全身生长 的水平和速度。身高表现的个体差异比体重 大。身高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明 显,一般需要半年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说身 高是反映婴儿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2.体重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 其增长的综合情况。也是反映婴儿近期营养 状况最灵敏的指标。观察婴儿体重增长的趋势,即可了解其近期 的营养状况。与身高相结合也可用以评价机 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3.整体各部分比例的变化在生长发育中,身体各部分的生长是不均衡 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与影响的。三、03岁生长关键期 儿童形体有两个快速增长的高峰,一是03 岁,另一个是青春期。其中婴儿阶段是一 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 一方面是自然增长规律引发的对营养的需 求,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活动范围的扩展、 运动技能的提高以及肌力的增长都需要消 耗大量热能,需要大量相关营养的支持。四、小儿生长发

4、育规律 1.一般规律(1)头尾生长规律:小儿生长为先头部后下 肢。(2)由近及远规律:先躯干后四肢。(3)由初级到高级:智能发育为先感性认识 后理性认识。(4)由简单到复杂。(5)由粗到细:动作的发育为先粗运动后精 细运动。 2.各器官生长速度不平衡小儿生长是不断进行的,但各器官的生长 速度有其阶段性。一般体格发育在出生半年内生长速度最快 ,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又稍加快;神 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淋 巴系统先快,在学龄期超过正常,以后逐 渐减慢并恢复到成人水平。五、46岁小儿体格发育特点体重、身高增加速率各时期不同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各器官发育与体格发育的规律不平行 1

5、.46岁小儿体重增长的规律体重增长较之前减慢,保持相对稳速增 长。体重的个体差异往往比较大,与营 养、疾病等各种因素有关。 2.46岁小儿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小儿的身高与体重一样,保持相对稳速 增长。身高的增长存在男女差别,也有个体 差异。身高除受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外,更受 遗传的影响。近年来小儿身高也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第二节 学前儿童脑及神经系统发育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 系统周围神经 系统脑: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脊髓按解剖分按功能分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感觉(传入)神经运动(传 出)神经躯体运动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二、脑的结构脑大脑脑干

6、间脑小脑脑桥延髓中脑三、脑发育的特点 1.新生儿的大脑发育新生儿的脑低级部位(脊髓、脑干)已开 始髓鞘化。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为神经细胞体积的 增大和神经髓鞘的形成。婴幼儿对外来刺激反应较慢,且易于泛化 。 2.学前儿童大脑的发育 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 ,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皮 质较易扩散。 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表现为儿童自我控制 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容易产生疲 劳。 3.大脑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期 婴儿出生后的头2年是大脑灰质活跃增长及功 能区从形成趋向较为完善的时期。第三节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因生长发育的需要,新陈代谢过程 中的同化超过

7、异化,相对于成人而言,对食 物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更大。一、口腔学前儿童的口腔容积较小,黏膜柔嫩、干燥 ,血管丰富,容易破损和感染,食物的形状 要小,温度不可过烫。儿童的舌短而宽,灵活性较差,对食物的搅 拌、协助吞咽的能力不足,如食品的形状过 大,可能造成吞咽困难,甚至窒息。二、食管儿童的食管比成人显著短而狭窄,黏膜细嫩 ,管壁肌肉组织及弹力纤维发育较差,容易 受损。要避免提供味道过于浓烈、过于坚硬 的食品,避免刺激、损伤儿童的食管。三、胃儿童胃的容积较小,随年龄的增加,容量不 断增加。儿童胃的蠕动功能差,胃腺数目少 ,消化液酸度低,消化酶的含量少,故消化 能力较弱。四、小肠儿童肠管的总长度相对

8、较长,小肠黏膜发育 较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 力较强。既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是儿童食 品的基本标准。五、大肠儿童的肠道肌肉组织和弹性纤维还没有发育 完善,肠的蠕动能力不强,肠内容物通过肠 道的速度较慢,较成人更容易发生便秘和粪 中毒。六、肝脏儿童的年龄越小,肝脏相对越大。儿童的肝 细胞分化不全,肝功能也不完善,分泌的胆 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儿童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一般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不利于儿童的 身体健康。七、胰腺胰腺能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儿童的胰腺 基本与成人相同。 特点:一方面儿童消化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整个消化道的管腔狭小,黏膜薄嫩。

9、牙齿的 咀嚼、肠胃的蠕动能力不强,低含量的消化 酶,使儿童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能力不如 成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成分的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儿童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 ,新陈代谢中的同化超过了异化,小肠上毛 发育良好的小肠绒毛,为儿童能够从食品中 多多获取营养和能量提供了物质条件。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其生理发育的制约,形成 了与成人不完全相同的刺激反应,表现出其 特有的心理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认识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 觉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基本手段。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迅速发育,感知觉随着 生理功能的不断成熟而逐渐完善。二、动作的发展

10、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 神经系统的发育。学前儿童的动作,既能促 进心理方面的发展,又能反映出心理发展的 外部表现。 规律:1.头尾发展规律2.远近法则3.从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4.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动作越来越精确三、语言的发展语言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学前期 的儿童正处于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发展也是衡量儿童心理发育水平的重 要标志。随着词汇的丰富和对语法结构的逐渐掌握, 独立意思的增强,学前儿童口语的表达能力 也逐步发展起来。四、认知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已高度发展,且相当稳 定,随着额叶的成熟,有意注意的时间开始 延长。 2.记忆的发

11、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有意记 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3.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 初步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主题不稳定,想象的过程常受情绪和兴趣 的影响。 4.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它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五、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由以简单的满足生理 需要为主,逐步向情绪、情感的社会化、丰 富而深刻的方向发展,情绪、情感的易冲动 性、外露性和不稳定性也得到改善,在控制 能力和稳定性方面有明显进步。六、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在性 格、需要、兴趣、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 倾向性和独特性,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 要尊重每名儿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因 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名儿童的遗 传潜力,保证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