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570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教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LOGO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v设计活动目标: 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1.符合幼儿美术学习发展的发展。2.帮助儿童达到活动目标的水平。 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1.认知、情感、技能的整合.2.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表述v第一,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和美术作品 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 v第二,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 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 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 善。 v第三,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 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

2、、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 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 造能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特点v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体现了审美 教育的性质 v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注意培养 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中审美感知、审美情 感、审美创造等基本能力 v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指出了达到 这一目标的途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及其分析v1.欣赏:侧重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v2.绘画:侧重于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v3.手工:侧重于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反映了三种教育活 动各自的特点v欣赏活动: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 程,强调审美对象内化的过程。 v绘画活动:运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的

3、活 动,强调平面表现。 v手工活动:创造多种艺术形象的造型活 动,强调形体表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及其分析v1.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v(1)欣赏教学目标第一,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 己的感受。第二,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 分析。 v(2)绘画教学目标(3)手工教学目标 v 2. 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v 3. 5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v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具有以下特 点:1.对36岁年龄学前儿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 求2.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为单元目标和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 方向v 梵高 (18531890) v

4、 向日葵v学前美术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行为目标 (二)展开性目标 (三)表现型目标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LOGOv一、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内容选择依据:(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三)系统性原则v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的选择(一)学前儿童欣赏的教学内容1.欣赏对象及其类型(1)绘画作品(2)雕塑作品(3)工艺美术作品(4)建筑艺术(5)儿童美术作品(6)自然景物(7)周围环境v 2.欣赏知识与技能 (1)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如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 。 (2)作品主题的分析,如艺术家的意图。 (3)对作品的联想。 (4)对作品的表达。 (5

5、)作品的背景知识,如艺术家的身平等。v (二)学前儿童绘画的教学内容:1.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1)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质 (2)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2.绘画的形式语言 (1)线条 (2)形状 (3)色彩 (4)构图 3.绘画的题材v (三)学前儿童手工的教学内容 1.手工工具、材料及其性质 (1)手工工具 (2)手工材料 2.手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 3.手工的题材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程序LOGOv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准备 (一)欣赏 (二)绘画 (三)手工v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一)欣赏 1.描述阶段 2.形式分析阶段 3.解释

6、阶段 4.评价阶段(二)绘画 1.讲解 2.设计范画 3.观察实物 4.欣赏范画 5.示范 6.辅导 7.讲评(三)手工 1.欣赏、展示 2.示范、讲解 3.制作、辅导 4.讲评v(一)美术角活动 第一,欣赏类 第二,绘画类 第三,手工类 (二)美术室活动 (三)日常环境布置活动 (四)渗透在其他领域教育中的美术活动 (五)节日活动中的美术活动 (六)日常外出中的欣赏活动 (七)随机性的美术活动 (八)家庭中的美术活动第四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组织原则与方法LOGOv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二)创造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v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常用方式 (一)

7、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二)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1.临摹画2.写生画3.命题画4.意愿画5.装饰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修拉(1859-1891)补色v 补色就是两种颜色(等量) 混合后呈黑灰色,那么这两 种颜色一定互为补色。 v 色环的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 色都称为互补色。在色环中 ,一切在对角线90以内包 括的色,比如黄绿,绿,蓝 绿三色,都与红构成补色关 系。 v 就作品的形式分析上,对大碗岛的星期天可以提 出如下问题: v 请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 向延伸的?看上去感觉怎么样?画面上有些什么人物 ?他们在干什么?你能不能表演一下?画家画这幅画 时用了哪几种

8、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么安排的 ?人物身上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合在一起,看上去怎 么样?画面上的黄颜色使人感觉怎么样?画面的前面 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 小吗?画面前面的人物和画面后面的人物看上去哪个 更清楚?为什么?看完整幅画,你感觉怎么样? 阿斯尼埃尔的沐浴 写生画装饰画v 饕餮纹后中古时期v 犹大之吻 v 乔托佛罗伦萨 花之圣母教堂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v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v 作于1615-1619年 v 鲁本斯v 洛可可,是贝壳工艺的同义 语,由此引申一种纤巧、华 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 。 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 术样式 .v 新古典主义时期 v 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 行的古典形式。希腊和罗马 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 源泉。较之之前的巴洛克、 洛可可时期可谓简朴之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