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复习指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48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复习指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高考复习指导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典例解析解析:正确答案A;磨-摩;解析:正确答案D;A,牒-碟;B,弛-驰; C,鳞-麟;(2006年成考题)(2007年成考题)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考点诠释 u 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 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u 其中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u (1) 形近致误 u 例如:松弛(不能写成“驰”)、潦草(不能写成“缭”)、缭乱( 不能写成“燎”)、如火如荼(不能写成“茶”)、相形见绌(不能 写成“拙”)、杳无音信(不能写成“沓”)、惦念(不能写成“掂 ”)等。 u (2) 音近致误 u 例如:提

2、纲(不能写成“题”)、国籍(不能写成“藉”)、重叠( 不能写成“迭”)、更迭(不能写成“叠”)、仗义执言(不能写成 “直”)、川流不息(不能写成“穿”)、一筹莫展(不能写成“愁 ”)、随声附和(不能写成 “合”)、委曲求全(不能写成“屈” )、人情世故(不能写成“事”)、人才荟萃(不能写成“汇”)、 百战不殆(不能写成“怠”)等。考点诠释 u (3)义近致误 u 例如:擅长(不能写成“善”)、掠夺(不能写成“略”)、门可罗 雀(不能写成“落”)、鸠占鹊巢(不能写成“雀”)、积毁销骨( 不能写成“消”)、东奔西闯(不能写成“撞”)、天花乱坠(不能 写成“堕”)等。 u (4)音、形两近致误 u

3、例如:急躁(不能写成“燥”)、泄密(不能写成“泻”)、插科打 诨(不能写成“浑”)、贪赃枉法(不能写成“脏”)、气冲霄汉( 不能写成“宵”)、脱颖而出(不能写成“颍”)、精神矍铄(不能 写成“攫”)、孽根祸种(不能写成“蘖”)、娇生惯养(不能写成 “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能写成“违”)等。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考点诠释 u (5)音、形、义三近致误 u 例如:摩擦(不能写成“磨擦”)、泄密(不能写成“泻”)、甜言 蜜语(不能写成“密”)等。 u (6)配对字致误 u 例如:虚无缥缈(不能写成“缥渺”)、朦胧(不能写作“曚胧”) 等。复习方略 u 1、音辨法(以音辨形)。

4、u 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正误。 u 例如:墨守成规(不能写成陈规)、渎职(不 能写成赎)、人影憧憧 (不能写成幢幢 )、奴颜婢膝(不能写成卑)等 。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复习方略 u 2、形辨法(以形辨形,认准字形)。 u 汉字中绝大多数为形声字,抓住形旁,通过辨形组词法来辨别字形。 另外还有一些字的形体十分相像,有的只是一笔之差,这就要求考生 辨别偏旁,分清笔画。 u 例如:“干燥、燥热”“躁动、暴躁”“噪音、鼓噪”“洗澡、澡盆 ”“掂量、惦记”“摧残、摧毁”“催促、催请”“好高骛远、趋之 若骛”“一泻千里、排泄系统”“戌、戍、戊(横戌、点戍 、戊)”“已、巳、

5、己(开口己,合口巳,不开不合是己 )等。复习方略 u 3、义辨法(以义辨形)。 u 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分析字形的书写是否正确。 u 例如:“再接再厉”记载了古代斗鸡游戏中,为了斗鸡获胜,斗鸡者 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甚至制敌 于死命;”墨守成规”中的“墨”指墨子,有墨子守城的说法,故“ 墨”不能写成“默”;“一筹莫展”即一个办法也没有。筹,本义是 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 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故“筹”不能写成“愁”;“针 砭时弊”中,“砭”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 误,故“砭”不能写成“贬”。语

6、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 复习方略 u 4、结构推断。 u 通过对词语(包括成语)意思或结构的分析,也能够准确而快速地推 断出字形的正误。 u 例如:“委曲求全”中的“委曲”是“使自己受委屈”的意思,这就避免写 成“委屈求全”;“山清水秀”是“山水清秀”之意,即山水秀丽,风景优 美。这就避免将“清”误写成“青”了。 u 再如:“仗义执言”,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的并列短语,把 动词性的“执”换成形容词性的“直”,其语法结构就被破坏了,由此推 断,写成“直”是错误的。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 答题技巧 u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u2、逐一分析,仔细辨别。 u3、音形义三结合。 u4、采用排除法。语言知识及运用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