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0138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基本内 容及运用:2、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掌握中央银行 的几种主要类型,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3、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正确认识中央 银行的独立性;4、了解中央银行业务;5、了解各种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 监管的基本原则、金融监管的内容;理解国际银行 监管的新趋势。第六章 中央银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六章 中央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形成中央银行制 度。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一)中央银行的定义(P64

2、)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 心,统筹管理国家的金融活动,控制货币供给,制定并实 施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是调控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 调控机构之一。(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的经济基础(P108)统一全国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统一全国票据清算的需要 ;最后融通资金的需要 ;对金融业和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需要。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3第六章 中央银行(三)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P109110)一是从一般银行中逐渐分离出一家银行专门行驶中 央银行职能(自然演进型:大商业银行垄断货币发行+ 清算服务+资金支持中央银行)二是新建中央银行瑞典银行:1656年成立,1661年开始发行

3、银行券, 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行,1897年独享货币发行权。英格兰银行:1694年成立,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 银行特许条例(即比尔条例)后,英格兰银行 逐渐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系根据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 欧文-格拉斯法案(又称联邦储备法案)成立,负责履行 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 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4第六章 中央银行(四)我国中央银行的建立与发展(P128131)1、建立:1948年12月1日 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 行、北海银行2、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建国后30年,全国基本上只 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

4、经办各种银行业务,集货币 发行、代办国库及工商信贷业务于一身。 3、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1984年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 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 我国的中央银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 城镇储蓄结算业务改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承办。从 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正式行使中央银行 的职能。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5第六章 中央银行4)明确职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1993年12月,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5)立法:法律保障。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其中央银 行地位6)中央

5、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1998年底,改行政区 划为经济区划,全国设立9家大区行,并设重庆和北京两 个营业管理部。7)职能调整:金融监管职能被分离。2003年12月27 日,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为:在国务院的领 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 护金融稳定。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6第六章 中央银行我国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1998年)设立9家分行:天津分行、沈阳分行、西安分行、济 南分行、南京分行、上海分行、武汉分行、广州分行、 成都分行目的:统一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原按行政区划设立分行的缺陷:1)分支机构的地方化(地方政府干预分支机构的必 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为地方经

6、济建设筹集资金可能性:人员任命、行政经费2)金融监管的低效:同级监管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7第六章 中央银行二、中央银行的性质(P11111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制定货币 金融制度,执行金融政策,负责宏观经济调控,对各金融 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具体有如下特征:1、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一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 力机构,一国信用体系的枢纽和金融管理最高当局;2、享有发行货币的特权,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 ;3、对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4、业务经营对象是政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5、中央银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还是一个 专业性非常强的管理机构,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 相对独立性

7、,其资产具有最大的流动性(更多的是用经济 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如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 节货币供应量,来进行金融调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8第六章 中央银行三、 中央银行的职能(P113116)(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即有权发行银行券,是一国唯一合法货币发行机构。(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1、集中管理全国的存款准备金2、充当最后的贷款人3、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代理财政收支)2、对政府融通资金,解决政府临时资金的需求3、代理政府金融事务4、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进行金融事务的协 调、磋商。5、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

8、定 提供资料、数据和方案。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 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9第六章 中央银行四、中央银行制度(P110111) (一)单一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一元式:国家只设立一家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金 融管理机构,履行全部中央银行的职能。特点:权力集中,职能齐全,分支机构众多。 2、二元式:政府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设立中央银行机 构,中央机构是最高权力和管理机构,地方机构有相对独 立性,中央与地方机构按规定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特点: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构不多。(二)复合中央银行制度集央行和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金融

9、机构。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0第六章 中央银行(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还未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 度,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 银行的权力。如新加坡、中国香港。新加坡设金融管理 局(履行除发行货币以外的中央银行职能)和货币委员 会(主要办理货币发行)两个机构来行使中央银行职 能。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有的中央银行,其特点 是跨越国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如:西非货币联盟、 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通货管理局。欧洲中央银行: 1998年7月;1999年1月1日,欧元开始使用;2002年初, 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0、 11第六章 中央银行延伸阅读欧洲中央银行欧洲央行的政策协调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欧元区是不是“最优货币区” ,欧元的不稳定因素有那些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研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质上是研究中央银行与 政府的关系,核心是:既要相互协调,又要保持独立, 寻找两者结合的均衡点。(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P116)中央银行在国家权力机构或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 根据国家的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制定和执行 货币金融政策(即并不是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2第六章 中央银行1999-2005年欧元汇率波动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3第六章 中央银行(二)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

11、性的原因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 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3、政府与央行的目标差别以致工作侧重点不同: 4、央行并非纯粹的政府机构,而是具有高度的专业 性和技术性的经济管理机构(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P116)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币值的稳定;2、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3、独立地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并通过业务往 来,管理和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4第六章 中央银行延伸阅读:浅析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讨论或思考: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中,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 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的典范,试从联储的

12、结构及运行机制 上对其独立性进行讨论。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5第六章 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资 产负 债贴现及放款流通中现金 各种证券各项存款 黄金外汇储备其他负债 其他资产资本项目 资产项目合计负债及资本项目合 计16第六章 中央银行二、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P118119) 包括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其他负 债业务三、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P119120) 贴现及放款业务: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为政府提供 短期贷款证券业务管理买卖储备资产(黄金外汇储备):稳定币值,稳 定汇价,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四、中央银行的支

13、付清算业务(P120) 集中办理票据交换:票据交换所,同城,1773年第一 家票据交换所在伦敦成立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7第六章 中央银行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风险的特性和分类 (一) 金融风险定义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所产生收益的不确定性, 以及金融机构作为风险承受者由于失误、客观情况变 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信誉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二) 金融风险分类1、系统风险:金融机构本身难以改变,但可利用 创新工具来规避的风险。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汇率风险:国际经济交往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 或负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其价值升跌所带来损失的可 能性。 第

14、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8第六章 中央银行政策风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造成的金融风 险。通货膨胀风险:在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收益率和负债成本的变化而给金融机构带来 损失的可能性。2、非系统风险:通过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 高决策水平,可以控制、防范、转移、减轻的风险。信用风险:债务人一方不履行合约,不按期偿还 本金和利息而造成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不如期满足客户提款取 现,或不能如期偿还流动负债而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因人为错误,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故 障而造成损失的风险。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9第六章 中央银行二、金融监管(一)金融监管的定义(P121)

15、是指一国金融管理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依据法 律、条例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决 策、计划、协调、监督的约束过程,以促使金融机构依法 稳健地经营。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意义(P121)1、通过执行国家的金融法规和实施管制,最大限度 地清除信息不对称问题,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 持良好的金融环境 ;2、为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创造条件,增强 宏观调控的效果,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3、保护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4、保证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有效与公平,提高金融 效率,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20第六章 中央银行(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1、

16、依法监管原则2、适度竞争原则3、安全稳健与风险预防原则4、内部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原则5、社会经济效益原则(四)金融监管体制(P122123)1、金融监管体制的定义2、混业监管体制3、分业监管体制(五)金融监管的内容(P126127)1、防止银行遭遇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 的预防性管理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21第六章 中央银行对银行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度的监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监管;对银行业务活动范围的监管;对银行贷款集中程度的监管;对外汇交易的监管;准备金管理;对银行的检查。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22第六章 中央银行2、市场退出的监管(P127) 3、为保护存款者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制度4、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困难,货币当局在其 非常状态下提供的紧急援助四、1988年巴塞尔协议主要内容有:资本的分类及构成: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 积、盈余公积和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