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113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 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区心理健康培训(讲座)主讲人:郑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心理健康,享美好人生讲座的任务和目的 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通过学习,掌握和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能够初步 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方面的问 题时,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把握 自己的命运,争取美好的生活。 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当自己实在无法平衡心理 时,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 干预。正确的健康观念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 美,包括: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

2、躯体健 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 康 生活现状分析 竞争激烈,压力大,现实残酷; 社会纷繁复杂,充斥各种诱惑; 生活节奏快,物质丰富,精神缺乏,观念落后; 人际关系复杂,不良情绪增多; 人们普遍感到危机、压力、苦闷、焦虑、紧张和忧 虑,不安全感似乎笼罩着每一个人,心理疾病正快 速地、悄然地、无情的吞噬着许多人的健康。 国外“约会自己的心理医生” 已非常平常;但国内能 有勇气,有能力去看心理医生的很少。 把心理医生等同于精神病科医生关于中国心理健康的调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 病的人口比例只有9.5%。中国有53%的中青年企业家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3、另一项调查表明,年薪 在百万以上的人,越来越感觉不到什么是幸福,而中国 白领阶层,工薪阶层自杀,过劳死很多;青少年的心理 健康更是值得关注。 统计2004年中国: 1) 自杀人口:25 28万人 2) 有心理及精神疾病:1600万(占总人口数1.23%) 3) 94.24%上班族有明显压力症候群,包括:焦虑,失眠,情绪失调等问题。 心理健康知多少 什么是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 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 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 活的规范 。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 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 反

4、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良好 的情绪,情绪可以摧毁人的一切。负面情绪的危害 负面情绪压抑过久易诱发犯罪 。 坏的情绪如毒药一样侵害身心,如海绵一样 对所有的负性生活事件全部吸收,让你处于 压抑之中,压抑是万恶之源,一旦爆发,你 必毁无疑 不合理信念容易引起不良情绪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三大特征: 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都有绝对化 的期望与要求; 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 以偏概全的反应; 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 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 凡此种种,都易使人对挫折与精神困扰做出 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反应

5、。如何消除负面情绪 消极情绪并非来自我们遭遇的不幸,而是来自我们如 何看待不幸。 “90/10法则 ”: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 应所决定 。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 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 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世界黑暗,那你的心态 就阳光不起来,终究会被阴暗的心态所占居着重要位 置。久而久之,心态的不健康就会引起你对社会、事 物的不满情绪,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如果又不能及 时得到心理调节和宣泄,就可能要在心理、身体和行 为上出毛病。 (一)关注矫正对象的不良情绪和心 态,重视矫正

6、对象的病态心理。 接受矫正初期-心理适应期 1、矫正人员对判决容易出现不满和悲观等不良情绪 ,尤其是刚判缓期人员;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很好 的疏导很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 2、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心理(特别是有过工作和社会 地位的人) ; 3、对前途的向往与忧虑心理(人际交往障碍); 4、焦虑、抑郁; 5、重操旧业心理(假释人员);(一)关注矫正对象的不良情绪和心 态,重视矫正对象的病态心理。 接受矫正中期(期间) 1、易怒心理 2、自卑心理 3、空虚心理 4、敌对心理 5、自我封闭心理 接受矫正后期 1、如释重负心理; 2、强烈的归属感; 3、报复心理; (一)关注矫正对象的不良情绪和心 态,重视矫

7、正对象的病态心理。几点建议 1、首先明确自己的身份,正确定位自己。 只要矫正没有解除,还必须要矫正,要保 证以冷静的心态对待矫正,忌急躁。 2、消除自卑感,缩小与社会的差距。正确 对待自己过去的罪行,正确对待在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要勇敢面对社会,理解有些 人的偏见,在悲伤时学会微笑,当然在应 对自卑的同时,也要消除过于自信的心理 ,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结果在社会上碰 得找不见北,再次,放弃自己重新犯罪。 3、培养良好的适应社会各种角色的能力,发展 健全的自我意识,做到自知、自爱、自信、自强 。 4、学会忍耐(延迟反应)。有人说,心理变, 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 变;习惯变,

8、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因 此一个健康的人,不仅有健康的躯体,同时,还 要有良好的心理,学会了忍耐,说明你调整好了 心态,那么你一定会取得成功。几点建议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出现以下情况,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 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 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 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 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 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

9、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 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它事件,也不 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当满足如下条件时,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 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 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 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 怒、悲哀等等);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 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 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 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 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

10、 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 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引类痛苦,即反应对 象被泛化。什么是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就是心理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 论和方法,通过与心理存在困惑的矫正人员进 行交流,对其心理问题给予解答、指导、启发 、教育、帮助其消除心理困惑的活动。 2、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进行心理咨询的矫正 人员有精神病,心理咨询救世主,心理咨询 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一个前来讨鱼的人 都会觉得心理咨询没有用。 3、如何巩固咨询或干预效果遵从专业人员的建议;自我对心理咨询或干预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认识自己,改变认识,挖掘潜能;在今后的生活和矫正过程中树

11、立信心;重新出现心理问题时或产生新问题及时申 请咨询和干预。什么是心理咨询心药 心善 心宽 心正 心静 心怡 心安 心诚 心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 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 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 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生活支柱 ,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会使人 轻松愉快。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必须心理稳 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处于最佳 状态,从而起到防治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心 理性疾病的发生,使人健康长寿。 心宽。心宽的人,不仅意味着对外在世界 的承纳与相容。而且意味着内在世界的开 放,表明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宽厚多 恕地对人对事

12、,这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素质 的表现,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 心正。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你就能 吃得香、睡得稳。相反,信心太大,私欲 无边,整天让它牵着鼻子走,使你迷惘、 使你狂妄、使你丧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 得自由自在,只能是烦恼、忧虑不休,“夜 不能寐”,久而久之,就可能患上心理性疾 病。 心静。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恬然、 安温、舒适和自在。心静并非什么都不想 ,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 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危险、名利和美色 等使人心动神驰的诱惑,在繁忙浮躁和充 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动 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

13、环境的稳定,防 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使人健康长寿。(躲 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心怡。人生的旅程,不可一帆风顺,坎坷 、曲折是避免不了的,只有保持快乐的心 境,才能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坦然地 面对困难的挑战;笑对人生,就会化忧为 乐,自得其乐;自寻其乐。保持健康的心 态,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源泉。 心安。一个人当他内心安祥的时候,采菊 东篇下,悠然见南山,没有忧愁没有烦恼 、没有恐惧没有牵挂,这种感觉是美好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淡薄名利的人会健 康。一颗平常心,永远让自己处于平和状 态,从而免受心理疾病的侵袭。 心诚。心诚待人,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 如果疑心太重,或缺乏诚意,大家彼此戒

14、备,疑神疑鬼,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和 欢笑,充满敌意的日子,会使人食不甘味 ,眠不安宁。你有诚心也就拥有朋友,就 可以诉说心中的不快,排遣不良情绪,缓 解生活压力,这对保持愉快,乐观情绪, 防治心理性疾病非常有益。黄金定律: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 就怎么先对别人。 白金定律:别人希望你怎么对他,你 就怎么对他。人际关系法则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情绪呢? 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体验发自内心的满足; 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应对应激 事件; 设法增加生活的情趣,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学习从光明的一面去观察事物; 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太追求完美; 给情绪以适当发泄的机会; 培养幽默感; 珍惜此

15、时此刻;调适不良情绪有哪些方法?回避法 也叫时间推移法,这种方法是淡化或转移不良情 绪。常言道:“眼不见心不乱,耳不闻心不烦”,这 是人们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最容易采取的简 单可行的自我解脱方式,也是解压、解除困惑的 良方。 把令人不快的一些人、一些事情的关注转移到令 自己赏心悦目的事物上去 例如:遇到烦恼的琐事,“惹不起还躲得起”,离开 不愉快的环境,听音乐、看电影、游公园、逛商 场、写字、画画等。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或回避, 但是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 识,不同的意向和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 、“凡事就看你怎么想”,包括“换位思维”, 往往容易得到更多的理解和

16、沟通。 通过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出 发,多看光明和主流,避免“一叶障目”,避 免以偏概全。宣泄法 俗话说的好“大雨过后有晴空”,心理重压只有宣 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愤怒如果强行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 灭自己和他人的危险。 悲痛如果不及时地宣泄出来,必然会危害心身健 康。 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法,释放和排解心理 压力,求得心理平衡,才是最佳途径。自我激励法 寻求“合理化”的理由,达到维护心理平衡,实 现心理自拔、心理自助的功效,用这种精神胜利 法宽慰自己、承认现实、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 不知好多少倍,不仅可以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 挫折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而且维护了个人 自尊。 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生不能过 多攀比,“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人 要控制好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