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091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备好一节英语课波力教育:冯肖男一、如何备好中小学英语课 开始备课时,教师得考虑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计划一个课时?如何遵循教学大纲所 规定的课程标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 课堂教学组织者?怎样最充分地利用课本和 各种教学手段?如果教学过程中计划稍有偏 离,怎么办?如何知道课上得成功与否?怎 样的教案才算是“规范”的?等等。今天我将 教案的格式和备课要领两方面和各位老师做 一探讨。 一、教案的格式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教案 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Primary):即一堂课最主 要的总目标。虽然可以是相当概括的 (generalized),却道明了贯穿整堂课的 主题

2、。如“了解打电话用语”。 2、教学目的(Secondary) :即一堂课中 要求学生掌握的详细目标。细列这些条 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 标;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预先判 断目标是否适度,在课堂结束时或课后 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要罗列教学目标 ,明确写清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不 能太含糊。这里要注意其可行性。比如 下列教学目标就太含糊,教师将无法有 效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无法评估其 有否达成。 3、教材和教具:列出教材和教具看似小 事,但设计好使用策略就意味着教师明 确了上课要带什么以及课堂各个环节如 何安排。常常有教师去上课忘记带录音 机、投影片、挂图、卡片、课堂作业或 学生作

3、业本之类的东西。写上要带什 么、如何应用会有帮助。 4教学步骤:这也没有统一格式。不同 课型的课堂教学步骤自然不同。即使相 同的课型,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不一 样,教学步骤也就不一样。这一部分可 包括: (1)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游戏,作为“ 热身”(warm-up)。 (2)一系列的活动及教学设计。应预先 给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活动、教 师和学生的说话时间等各个环节分配好 时间。 (3)结束语。 5、评估(Evaluation):怎么知道教学目 标有否达成呢?如果不对一堂课的内容 进行评估,那么,教师常常是在对教学 效果进行主观臆测,而无法被客观的观 察和正确的评估所证实。 6、课外作业(

4、Extra-class work):这一 说法有别于家庭作业(homework),不一 定在家里完成。不过,重要的是,课外 作业要精心设计,并向学生讲清,必要 时应将作业内容和要求写在黑板上。二、备课要领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 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语言需求(language needs),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作为本节课教学的 总目标。再考虑列出13条本节课的终端目标,并详细 记下。接着,从既定教学目标出发,考虑以何种教学 法理论为指导,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法、语法 翻译法、功能-意念法等等。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 ,确定要做、改、删、增

5、的练习,列课时计划提纲, 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 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在分 级目标中写清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目的及 教学活动。在考虑各个教学步骤时,或写完整个 教案后,教师须从整体上审视这个课 时计划。这里有四点可供参考:变化(variety)、序列(sequencing)、 节奏(pacing)和计时(timing)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 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 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 情绪高涨。 (2)不同教学技巧的应用和教学的组织 有没有得到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安排? 理想化的课堂教学须朝着最终目

6、标由易 及难、循序渐进。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的 教学活动必须精心安排。 (3)整堂课的节奏设计得好吗?节奏的含义 ,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动不能太短 ,也不能太长。如果课堂活动多而短,那么学 生刚刚找到某活动的“感觉”,又得“跳到”下一 个活动去了。这样不好。第二,教师应考虑如 何把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揉合在一起。例如,一堂课上连续搞全班俩俩 全班小组俩俩全班的活动,每个活动五分 钟,那么,这些活动是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的。再如,一般情况下,两项默读活动也是难 以产生良好效果的。第三,控制好节奏也有利 于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 例如: T: Okay, youve jus

7、t had a good chance to listen to the way Mike answers the phone when Mary is out. Now lets do telephone calls in pairs. One of you calls, and the other answers the phone and tells the caller that the person is out. Youd better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at different times. (4)整节课的时间有没有安排好?这是 备课最难控制的因

8、素之一。新教师往往 容易提早授完所备内容,而后又易矫枉 过正,不能完成课时计划。这里有两点 值得提醒。一是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 复习活动。如果提早授完已准备的内容 ,则进行复习。二是如果来不及授完, 则准时自然地下课,第二天接着上。3. 预测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预测应用某些教学 技巧的难易的能力,必须从实践中获 得。它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认知移情去体味学生学习的难 易。有的困难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至, 因此,有的活动指令在备课时就得写 清楚。有的教师不写,而上课时不知 所云,或讲不清楚。备课时动笔书写 可预先判断指令是否明确,学生理解 有否困难。 另一个困难是语言方面的既适当高于学

9、 生现有的水平,又不至于太难,这样的 语言材料应当是可取的。问题是,特别 到了小学高年级,班内学生的程度参差 不齐。适当注意到个体差异、反馈信息 及小组活动或许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 用。4. 学生个体差异 英语教学过程的“人文主义因素已得到 高度重视”(Ge, 1999)。随着教学过程 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 体作用日益突出。 5. 我们主张,备课一般应以中等程度的 学生为准,但也应适当照顾两头的学 生。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 内容适当包含一些较难或较易的项目, (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问不同难度的 问题,(3)设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全 体同学都参与,(4)小组活动中有意将

10、两头的学生有选择地编排在一起,而将 其他水平相当的学生编排在一起。(5) 小组活动或两两活动中教师走动到成绩 处于两头的学生中间参与交流。5.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Student talk and teacher talk)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谈话 时间。一般的英语课上,总是教师说 得多, 学生说得少。要注意让学生有 较多的机会进行交际。6. 适应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编写,一般考虑了学习者 因素(即年龄、受教育情况、学习目 的等)和教学因素(即教学条件如资 金、设备、班级大小等、教育指导理 论、教材、学科地位等)。了解这些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从 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 题。7. 讲课笔记 备课有详案、简案之分,一份详案也许有 五、六页乃至十几页。带入课堂的讲课笔记 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如拿了“成堆的”详案去 上课,眼不离稿,则上课就不大可能充满活 力。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许多教师只用 一页篇幅罗列一下授课提纲和部分讲课内 容。有的则喜欢用卡片,像图书索引卡一 样。这样做既不至于会陷入“念稿子”的境地 ,也不会担心会忘了下一步该做什么。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