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60023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利益(优势)学说(AbsoluteAdvantage) 比较利益(优势)学说(ComparativeAdvantage) 要素比例学说与里昂惕夫之谜 其他相关的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根源对国际分工理论的认识 第一节绝对利益(优势)学说( Absolute Advantage) 理论要点:国际分工是根据各个国家的自然禀赋而形成的 ,各国都生产 自己效率最高、优势最强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相互交换, 便能增加各国的总产出,参与分工的各个国家也都能从中获利。 优势根源: 1重复劳动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熟练程度; 2工作稳定,不必花时间去谋求新的工作3. 长

2、期的单一生产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工作方法。 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和后天既得优势( Acquired Advantage) 第二节 比较利益(优势)学说( Comparative Advantage) 理论要点:各个国家都致力于生产那些与其他产品 比较起来更不具备劣势或曰更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使得各自的优势更强,劣势更弱, 同样可以提高总的效率,增加总产出。 第三节 要素比例学说与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比例学说理论要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情况不同,各个国家应该发挥所 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优势 ,生产并出口那些需要使用它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 的

3、商品。进口那些由供应稀缺、价格较贵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列昂惕夫之谜 内容:美国进口替代贸易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出口贸易 而美国的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富裕 解释 :1、是由于美国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所致。 2、劳动技巧也应包括在资本的概念中 3、产品周期4、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凝聚了大量的资本。是一种技术型、智力、知识力综合密集型产品 5、同类产品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生产 第四节 其他相关的国际分工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对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评价 某些产品由于革新速度快,生命周期较短,以至于不 可能通过产地转移获得成本节约,比如许多电子产品 某些奢侈品,消费者并不十分关注

4、价格。 某些产品运输费用昂贵,以至于尽管生命周期较长, 也几乎不可能出口销售。 某些公司采取差别化战略,以高促销维持消费者的需 求,而不是靠低成本。 某些产品在生产中十分强调专业化技能,需要不断培 养新的技术工人,不断发展新一代技术。如美国的医 疗设备等。 二、贸易模式理论 影响因素 国家相似性 战乱 贸易伙伴关系 三、国家大小学说(地域大小学说 ) 1. 贸易地位。 2. 资源的多样化。 3. 运输成本。4. 规模经济。 第五节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发展 的根源 产生的主要原因:1. 竞争优势 2. 出口机会 3. 进口机会 国际分工发展趋势1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可能会阻碍产品进入外国

5、市场; 2跨国生产的效率也将提高,跨国生产很可能替代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 3小规模、具有柔性的生产方式可以使各国即使是小国,也能有效地生产产品满足本国的消费,这就可以消除或替代本国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和依赖;4. 在工业化国家,服务的发展速度快于产品,因而,产品贸易(有形)在全部贸易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因而,商品服务贸易在全部产出和消费中的比重将 愈来愈高。 第六节 对国际分工理论的认识 国际上的认识 发达国家:多数认同“比较利益说” 发展中国家 :“比较利益说”维护旧秩序 前苏联,东欧国家 :有人认为有合理内核 国内认识 “文革”前 :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 ,对西方的学说一概采取否定态度 “文革”后 :对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讨论 改革开放后 :拨乱反正 、系统地研究和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有关国际分工的论述 、大胆引进西方有关国际分工的理 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