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606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罗曼罗兰1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1)(14)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 初20年。 (2)(524)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 及其创作。 (3)(2533)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 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 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作者的诗意化评价。2.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 (1)贫穷的出生。(P69第2段。)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段。) (3)失聪的双耳。(P71第8段,P78第

2、37段)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段,P75第22段)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段)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段) 3.作者在记叙贝多芬的这些事迹时,有没有插入一些自己的 评论呢? P71:最后一段(至72页第一段完) P73:最后一段(至74页第一段完) P75:第二、三段 P77:最后一段(至78页第一段完) P81:最后一段(至82页第一段完) P83:最后一段(至84页全文完) 这就是评传的特点:史述与评论紧密结合,是带有研究与 评论性质的传记。这篇评传就是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时,经 常引用传主的书信、自述以及朋友的回忆录等材料,把作者本 人的情感与评

3、价自然地融入历史叙事中。这些评论,紧紧围绕 贝多芬几部代表性交响乐及作品写作背景,揭示了贝多芬伟大 的人生意义及其作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深化了传 记的主题。4.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课后练习) (1)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 (2)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 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 ”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 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 联系本文主旨,可怜的人应指像贝多芬那样遭遇很多坎 坷和不幸的人,而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扼住命运 的咽喉,创作了丰富的、充满欢乐的

4、音乐作品,他要使那些 和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从中感受到欢乐,获得精神的力量 和勇气,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这个句子真实揭示了贝多芬怎样从遭遇不幸的愁苦中逐渐 摆脱出来的心路历程。不幸的人生更需要欢乐来滋润,然而欢 乐不是自己就跑到你面前的,贝多芬没有等待和依赖,而是自 己去寻找欢乐。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 !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4)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 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表现了贝多芬要和不幸的命运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以 及他并没因自己遭遇不幸而对人生失去信心,反而对它充 满美好希望。表现了他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愿望是

5、他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良药,揭示了贝多芬战胜疾病、克服困难、追求爱 情是他不断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的力量源泉。 (5)在这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6)在此最后几年中所写的音乐,虽然环境恶劣,往往有 一副簇新的面目,嘲弄的、睥睨一切的、快乐的。 表现了贝多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从不把悲苦放 在眼里,而是把讴歌欢乐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方向,这也 是对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的最好诠释。表现了贝多芬对恶劣环境的鄙视,表明环境越是恶劣 ,他越是富有斗志,越是追求快乐,所写的音乐作品越是 充满意境全新的欢乐,这是一个永远不向悲苦低头的硬汉 。品味文中关键语段 (1)这一幅像之于贝多芬以

6、后的肖像,无异葛冷的拿破 仑肖像之于别的拿破仑像,那张严峻的脸,活现出波那帕 脱充满着野心的火焰。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 到他的年纪,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 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 己的力量。 剖析:这时代史丹霍塞给年轻时的贝多芬画的肖像,准确 、传神。作者用对比和白描手法将他同拿破仑进行对比, 此时的贝多芬尚未经受苦难的折磨,因此外表冷峻、内心 狂热。僵直的头颈、“睥睨一切”的目光,更是惟妙惟肖地 刻画出贝多芬的孤高冷傲,表现出他的自信、野性、勇气 、意志、力量和面对世俗、苦难的刚强不屈。他要用艺术 使可怜的人受益。 (2)然而痛苦已在叩门

7、;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响;他内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在好几年中他瞒着家人,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们也不说。 剖析:“痛苦已在叩门”“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罗曼罗兰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叙写耳聋对贝多芬的沉痛打击,让人感到的是欧亨利式的“含泪的微笑”,愈加感受到人物的悲苦命运。不仅是肉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3)塞弗烈特和葛里马扎说他兴致很好,心灵活跃,处世接 物彬彬有礼,对可厌的人也肯忍耐,穿着很讲究;而且他巧 妙地瞒着大家,甚至令人不觉得他耳聋;他们说他

8、身体很好 ,除了目光有些近视之外。在曼勒替他画的肖像上,我们也 可看到一种浪漫底克的风雅,微微有些不自然的神情。贝多 芬要博人欢心,并且知道已经博得人家欢心。猛狮在恋爱中 :它的利爪藏起来了。 剖析:“猛狮在恋爱中:它的利爪藏起来了。”这是一个非 常新巧、贴切的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出这恋爱中的贝多 芬在举动和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奇妙变化,像一头藏起利爪, 变得温柔的猛狮:有兴致,讲礼貌,穿着讲究,讨人欢心, 浪漫风趣。这是恋爱的神奇力量!但这只是渊源于暂时妥协 精神,他眼睛深处、骨子里面仍然是可怕的力量,任性的脾 气,突发的愤怒,仍然是桀骜不驯。1论点一:家庭出身低并不决定不能成就精彩人生 。(

9、1)本文论据:贝多芬出身低微,母亲是女仆,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 酒的男歌手。他贫穷的出生和艰苦不幸的童年并没影响他成长为一个伟 大的音乐家。 (2)凿璧偷光的匡衡: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农民家 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 ,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某天晚上,匡衡很 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 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 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 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 衡每晚就

10、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3)萤囊的车胤和映雪的孙康: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 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同样 因家贫,冬天夜里就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他们功名仕途一生,为国 为民,鞠躬尽瘁,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其囊萤映雪夜读的精神激 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4)出身贫寒的卢武铉:原韩国总统卢武铉出身贫寒,白天打杂工,晚 上读夜校,最后考取律师执照。不过,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卢武铉发现 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为被军人独裁政府压迫的人民伸张正义。于是, 卢武铉于1987年改换职业跑道,投身政界。当时,韩国

11、正爆发全国性反 政府示威。2002年,韩国因一辆美国军车意外撞死两名女学生,掀起了 一股反美情绪。卢武铉在该年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承诺,将和最长久的盟 友美国达致一个更平等的关系,结果他高票当选。 2论点二: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阻碍人到达成功的彼岸 。(1)本文论据:贝多芬于1796至1800年,遭遇耳聋的酷刑,他才2630 岁,但他并没有失去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他的绝大多数名曲却是在他耳 聋之后创作的。 (2)盲人歌手杨光:来自中国哈尔滨的一位男孩,他8个月就因为病而 双目失明,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影像记忆,直 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可以说生活对杨光是不公平 的,但

12、他没有被打倒。多年来他一直用音乐诠释自己心中的世界,以乐 观的方式寻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绘着美好的生活。他成功了,他是2007 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并上了2008年的春晚节目。 (3)自学成才的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残疾,高位截瘫,却坚持自学外 语、攻读医学,成为著名的年轻学者。 盲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下身 瘫痪,但他却躺在病床上用手摸索着创作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4)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刚过完21 岁生日就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被“ 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

13、通 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 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1988年的 沃尔夫物理奖。 3论点三:青年人不要被失恋击倒而一事无成。(1)本文论据:贝多芬遭受了被爱情遗弃的不幸,此时的他正当盛年 。但他在音乐事业上并没有沉沦,反而创作出第七交响乐和第八 交响乐这样的名曲。) (2)杰克伦敦我要与新世纪一起出发:当世界进入20世纪的钟声 敲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对心爱的情人玛贝尔的最后一次求爱,又因对 方父母的反对而失败了。杰克怀着失恋的痛苦回到家里,大声喊着“我要 与新世纪一起出发!”连夜埋头读书,用发愤自学迎来20世纪第一个黎 明。

14、从此,他抓紧学习和写作,1990年2月发表了轰动美国文学界的小 说狼的孩子。 (3)居里夫人生活和科学在召唤她:居里夫人年青时第一次爱上 的是当家庭教师的那家主人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由于对方父母反对,漂 亮英俊的卡西密尔向她宣布断交。失恋的痛苦象反作用力一样,推着她 以发狂般的勇气去奋斗。生活和科学在召唤,她终于跳出了失恋的深渊 ,踏上了科学大道并觅到了知音。 (4)歌德凭借文学摆脱痛苦:歌德多次失恋过,与绿蒂分手是第5 次失恋,这次是最痛苦,多次欲自尽。但他终于坚强地战胜了怯懦。后 来当绿蒂结婚时,他还送了礼物。祝他们幸福。绿蒂后来就成为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之一了。歌德每次失恋,都是

15、凭借文学来 摆脱精神痛苦的。 4、论点四:不幸或逆境更能激励人成才或成功。 (1)本文论据:纵观贝多芬的一生,那就是“不幸”的代名 词,但逆境并没让他沉沦,丧失斗志,反而成就了他伟大的 音乐人生。) (2)一代“史圣”司马迁: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宫刑,蒙受 大辱,但他终于顶过磨难,发愤写完了辉煌巨著史记 。 (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 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 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 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 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 (4)著名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

16、酸,即 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 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5)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 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 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 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 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 科学家。 (6)美国盲聋哑女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 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 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 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 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 ,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