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9467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现代设备管理设备管理-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分析朱子青一、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1、设备的使用1.2、设备的维护1.3、设备功能检查1.4、设备润滑管理1.5、设备维护的技术经济指标二、设备故障和分析 2.1、故障的概念2.2、故障的典型模式和原因2.3、故障分析与改进管理1.1.1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结合设备的结构、性能、精度、技术要求工艺要求与设备的使用范围相适应切勿大材小用 防止精机粗作1.1.2配备合格的设备操作人员对操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岗位职务培训,使操作人员 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和简单的维护方法。实行“定机、定人、定职责”的三定制度。其原则:单

2、人使用的设备与操作者负责,多人使用的设备由班、组长 负责,公用设备由指定专人负责。1.1.3设备操作的基本功培训对设备使用者的“三好”要求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对操作人员的“四会”要求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实行定人定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需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1.1.4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设备使用规程设备维护规程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制度1.1.5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周围环境的

3、整齐、整洁安装防护装置安装保护装置1.2.1设备维护的四项规定要求四项规定为:整齐清洁润滑安全1.2.2设备维修的类别类别等级维护保养间隔时间内容备注日常维护保养 每班1.开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 2.操作中按照维护规章使用设备; 3.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及 时反馈;经常化、 制度化、 规范化定期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三月1.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 2.检查零部件和油路情况; 3.调整某些部位可能产生的间隙; 4.禁锢已松动的螺钉; 5.清洁、检修、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 ;二级保养一年1.进行内部清洗; 2.更换润滑油; 3.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调整; 4.检修油路、气路、冷却液等系统; 5.更

4、换某些零件、元器件和易损件;三级保养三年1.对设备主体部分进行解体; 2.检查调整零部件; 3.更换磨损零件; 4.排除故障、消除隐患;大、精、稀关 键设备的维护 与保养半年1.实行定人定机制度,挑选责任心强 、技术水平高且经验丰富的人操作; 2.每半年检查调整一次安装水平与精 度,做好记录; 3.严重超负荷超性能使用;1.3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功能检查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周期可分为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按项目可分为性能检查和精度检查按方法可分为停机静态检查和不停机动态检查按手段可分为一般检查和设备诊断仪器检查日常点检主要包括设备以下部位直接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部位设备的保险、保护装置设备的调整、

5、控制部位容易磨损的零部件容易堵塞、卡死和污染的部位在运行中应力状况最差的零部件设备功能状况指示装置经常出现不正常现象的部位1.3设备功能检查设备综合精度指标Tm-设备精度指数Tp-精度实测值Ts-精度容许值n-测定精度的项目值 Tm越小精度越高,新设备Tm0.5,大修后Tm1,当2Tm2.5时,设备需要进行修理,当T3时,设备需进行大修或更新。 1.4.1设备润滑的作业1.冷却散热2.密封保护 3.洗涤污垢4.减少磨损1.4.2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1.建立健全的润滑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2.编制设备润滑技术资料3.编制设备系统中各台设备的清洗油计划4.润滑状态的日常检查5.润滑事故的处理6.废油脂的

6、回收和再生利用7.新润滑剂和润滑技术的学习和推广1.5设备维护的技术经济指标2.1.1故障的定义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丧失规定功能的状况。失效:某一种物品丧失其规定的功能;故障:指设备某些功能的丧失;2.1.2设备的可靠度与故障率设备的可靠度: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能够实现 其功能的概率。2.1.3设备的故障率曲线t1t2t0(t)2.1.4故障的分类2.2.1设备中常见的故障模式18种故障模式:异常振动、磨损、疲劳、裂纹、破裂、过度变形、 腐蚀、剥离、渗漏、堵塞、松弛、熔融、蒸发、绝缘劣化 、材质劣化、异常声响、油质劣化、其他。分类:1.属于材料性能:疲劳、裂纹、破裂、过度变形、 材

7、质劣化;2.属于化学、物理:腐蚀、油质劣化、绝缘劣化、 熔融、蒸发;3.属于设备运动:异常振动、渗漏、堵塞、松弛、 异常声响;4.多种原因:磨损;2.2.2故障产生的原因1.设计不完善2.原材料的缺陷3.制造过程中的缺陷4.运转过程中的问题(30%-40%)2.3.1故障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一般包括:1.故障对象数据:设备种类、编号、使用经历等2.故障识别数据:故障类别、发生时间、发生状况等3.故障鉴定数据: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寿命等4.有关故障的历史资料注意事项:1.目的明确、数据有用;2.数据清楚、准确、无误;3.收集方法统一;2.3.2故障频率分析1.故障频率2.故障强度率3.设备损失率

8、100%2.3.3故障原因分析例:1.润滑不良 25% 2.自然磨损 20%3.操作保养不良 15% 4.操作者精力不集中 13%5.修理质量不良 6% 6.操作不熟练 5%7.不合理超载使用 4.9% 8.原制造问题 4.8%9.违章操作 3% 10.原设计不良 2%11.原因不明 1.3%2.3.3故障原因分析由图可知:1-4项占有73%的故障率,这四种故障是该厂设备主要问题,所以 掌握了这个计量情况,以后该厂主要故障管理就可以针对润滑、磨损、保养 操作规范等进行2.3.4故障树分析法定义:根据产生故障的因果关系,绘出设备系统或零部 件的故障事件与它的各个子系统和零部件所发生的故障事 件之间的逻辑结构图,形似倒立的一棵树。从设备、系统 上一层次的故障现象出发,分析下一层次对产生此故障现 象的影响和其间的逻辑关系。特点:直观性强、灵活性强、通用性强、建树工作量大2.3.4故障树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