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59457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rpt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第一节: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1 11.1电荷两种电荷 对电荷电性的认识起于:摩擦起电物体可分为(根据物体的导电能力):绝缘体(insulator)-电介质(dielectric)、 导体(conductor)、半导体(semiconductor)。 导电载体:自由电子、载流子(carrier)、空穴(hole)以上这些电荷仅可分为两种:正电荷 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 2电荷:粒子的基本属性,依附于物质,不能单独存在(在量 子场论中,电荷是物质态的一个量子数)电荷电量: 19061917年,密立根(R.A.Millikan )用

2、液滴法测定了电 子电荷,证明微小粒子带电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它只能 是元电荷 e 的整数倍,即粒子的电荷是量子化的。R3 3油滴实验原理(平衡法) (1)实验中使用喷雾器形成油雾。油雾中的油滴因为摩擦而带电。 (2)当油滴进入平行极板中,可调节平行极板间的电压使油滴静 止:mg=qE=q v/d (3)当撤去平行极板间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最终 因空气阻力与重力平衡,达到匀速下落:f=mg (f与下落速度相关) (4)根据这两个平衡关系,经过运算可求出油滴的质量和电量:4 4平衡测量法: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d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极板 之间。油滴在喷射时由于摩擦,一般都是带电的。设

3、油滴的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 v,则油滴在平行极板之间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 重力mg,一个是静电力 。如果调节两极板之间的电压v,可使两力相互抵消而达到 平衡。这时(1)为了测出油滴所带的电量q,除了需测定v和d外,还 需测量油滴的质量m 。因m很小,需要用如下特殊的方法 测定。5 5平行极板未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下降,但是由于空气平行极板未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下降,但是由于空气 的粘滞阻力与油滴的速度成正比,油滴下落一小段距离达到某的粘滞阻力与油滴的速度成正比,油滴下落一小段距离达到某 一速度一速度 后,阻力与重力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后,阻力

4、与重力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 匀速下降。由匀速下降。由斯托克斯定律可知可知(2 2) 式中式中 是空气的粘滞系数,是空气的粘滞系数,r r是油滴的半径(由于表面张力的原是油滴的半径(由于表面张力的原 因,油滴总是呈小球状)。因,油滴总是呈小球状)。设油滴的密度为设油滴的密度为 ,油滴的质量,油滴的质量m m又可以用下式表示又可以用下式表示(3 3) 由(由(2 2)式和()式和(3 3)式得到油滴的半径)式得到油滴的半径(4 4)6 6斯托克斯定律是以连续介质为前提的,对于半径小到 10-6m的微小油滴,已不能将空气看作连续介质,空气的 粘滞系数应作如下修正式中b为一修正常数,b =

5、 6.1710-6mcmHg,p为大气 压强,单位为cmHg。用h代替(4)式中的 h,得(5)上式根号中还包含油滴的半径r,但因为它处于修正项 中,不需要十分精确,故它仍可以用(4)式计算。将(5 )代入(3)式,得(6)7 7对于匀速下降的速度,可用下法测出:当两极板间的电压v=0时 ,设油滴匀速下降的距离为l ,时间为tg,则(7)将(7)式代入(6)式,(6)式代入(1)式,得(8)上式就是用平衡法测定油滴所带电荷的计算公式。8 8电荷量子化(charge quantization)是个实验规律。表明:电荷量子化已在相当高的精度下得到了检验。迄今所知,电子电量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负电荷

6、, 质子带电量是最小的正电荷。 夸克? 1986年的推荐值为:e =1.6021773310-19库仑(C)库仑是电量的国际单位。假定中子电荷等于质子和电子电荷的代数和, 现有的实验结果9 9电荷的其他性质电荷无相对论效应:电荷电量不随参考系变化而变化,既具有 洛仑兹不变性。 问题:在相对论情况下,带电物体的电荷密度变化否?无自由的分数电荷:构成强子(如中子、质子)的基本结构夸 克,期待电量为电子电荷的分数,如上夸克(up quark)电量 为2/3e, 下夸克(down quark)电量为-1/3e。但是,由于夸 克禁闭,没有自由的夸克存在。1010电荷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

7、ation of charge)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孤立系统) 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在任何物理过程中保持不变。即:电荷不能被创生,只能伴随物质的转移而转移。一个系统 内电量的变化,说明通过系统边界有净电荷量的转移。空间整体规范变换不变性的必然结果。1111背景知识科学小史: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A.Millikan)为了证明电荷的颗粒性,从 1906年起就致力于细小油滴带电量的测量起初他是对油滴群体进行 观测,后来 才转向对单个油滴观测,他用了11年的时间,实验方法 做过三次改革,做了上千次数据,终于以上千个油滴的确凿实验数据 ,不可置疑地首先证明了电荷的颗粒 性,即任何电量

8、都是某一基本电 荷 e 的整数 n 倍,这个基本电荷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他得出的基本 电荷值为 e = (4.7700.005)10-10 静电单位。这对于验证了爱因斯坦 光电方程的正确性有重要的意义。在当时的年代,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和光电方程完全能够解释 光电效应中的各种现象,但并没有立即得到人们的承认,它受到的怀 疑超过了同年 (1905年)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甚至连相信量子概 念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包括普朗克本人也持反对态度。这一方面是由 于经典电磁理论的传统观念,深深地束 缚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也 是由于这个假设并未得到全面验证。所以从1907年起就不断有科学家 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9、,其中主要困难是接触电位差的存在和 金属表 面氧化物的影响。例如1907拉登堡(E.Ladenber)用六种不同频率 的紫外光照射金属表面,测出最大发射能量(以遏止电压U表示), 得到 经验公式却是常量而不是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所表示的线性关系 ,其他科学家的工作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差也很大。1212背景知识(续)直到1916年,密立(R.A.Millikan)的精确实验才完 全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这是密立根花了十年的时 间,研究接触电位差,消除了各种 误差来源,改进真空 装置以去掉氧化膜才实现的。特别是除去表面氧化层的问 题,这在技术上特别困难,他巧妙地设计了 一种试验管 ,终于解决了金

10、属氧化问题。实验的目的是以最大可能的精确度来检验直线的斜率, 此斜率表示入射光频率和最大电位差的关系。密立根得到 的金属钠的光电子最大能量(依据遏止电势差测量 的) 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可见其线性关系极好,曲线的斜率 可由此求得。密立根按图上求得的斜率值,并应用他以前 油滴实验测得的电子电量e 值,就可以算出普朗克常数。 这与普朗克按绝对黑体辐射定律中的常数计算值完全一致 。用其他许多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材料表面所做的实验,均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得到同样的结果。1313密立根的精确实验验证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正确性 ,却是完全与他预料的相反,密立根一直对爱因斯坦的光 电子假设持保留态度。他说:“

11、经过十年之久的试验、 变 换和学习,有时甚至还要出差错,在这之后,我把一切努 力从一开始就针对光量子发射能量的精密测量,测量它随 温度、波长、材料(接触电势差)改变的函数的 关系。 与我自己的预料相反,这项工作终于在1914年成了爱因斯 坦方程式在很小实验误差范围内精确有效的第一次直接实 验证据,并且第一次直接从光电效应测 普朗克常量h,所 得精度大约为0.5%,这是当时所能得到的最佳值。密立根在事实面前服从真理,反过来宣布爱因斯坦的光 电方程完全得到证实。由于他对光电效应及测量基元电荷 的出色研究,因而获得了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他 的成功过程可以看出,在科学探索中,只要具备了基 本 条件,思想方法正确,百折不挠地干下去,认识就能不断 深化,并能最终获得成功背景知识(续)1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