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859184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津县九年级语文《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课件(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虚词十八个一、而 1连词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 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6)吾恂恂而起。7)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代词余知而无罪也。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你;你的2)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助词1)与“上”、“下”、“前”、“后”、“来”、“ 往”连用,相当于“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用于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 道”,“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2、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4、动词如,好象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掩口胡卢而笑。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蟹六跪而二螯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若欲死而父。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练习转折 修饰 假设 并列 承接 你的 同“耳” 何况递进二、何 1、疑问代词 1)什么 子何恃而往? 2)怎么样 如土石何。 3)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 4)谁 不知何氏之女。5)哪样,哪点何有于我哉?2、动词问,盘问,诘问 陈利兵而谁何。3、副词甚;多么水何澹澹。4、语气词隐隐何

3、甸甸。啊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 自托于赵? 2)如太行、王屋何? 3)豫州今欲何至? 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 生今日之中国!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 二者之为,何哉? 6)徐公何能及君也? 练习什么怎么样 哪里 多么什么原因怎么三、乃 1、代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他的1)你、你的乃心在咸阳。2、动词 是、就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3、副词1)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只,仅仅 唯虚心乃能进步3)竟,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4)于是;就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4、连词可是,然而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1)陈涉乃

4、立为王号为张楚。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 步。 4)视之,乃庞德也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 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练习 于是 才 却就是 竟然 你的 可是四、其 1、名词通“諅”,周年、满一年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 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2、代词 1)人称代词 你、我、他(她)、它、 你们、我们、他们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你的,我的、他的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2)指示代词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这样

5、,如此 不乏其人果其然也。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 个人、物、意思或时间三、副词 1)表推测语气:也许;大概 王好乐,则国其庶几乎2)表示祈使:当、可、还 吾其还也 3)表示诘问。通“岂”,难道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5)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四、连词还是。表选择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五、助词 1)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雰。2)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虽僻远其何伤练习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4)亦各言其志也 5)妻跪问其故。 6)且行千里,其谁不

6、知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8)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9)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 1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 也。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其若是,孰能御之? 他们的 它的 其中的 自己的 代事 难道 那个 那 这种还是大概 如果五、且 1、副词1)将近;几乎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2)将要不出,火且尽。3)暂且;姑且且使尔反,以观后效4)尚且臣死且不避,杯酒安足辞2、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 至墓拜且泣者2)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既高且大;且战且退3)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王以天下为尊秦

7、乎?且尊齐乎4)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且焉置土石。练习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三军既惑且疑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暂且 将要 而且 况且 尚且 又 发语词 一边 那么 况且六、若 1、动词1)如同;像关山度若飞。2)同,相当彼与彼年相若也。3)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对付,处置寇深矣,若之何?2、代词1)如此,这样以若所为,求若

8、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你 们 ;你 们 的若辈得无苦贫乎3、连词1)假如;如果天若有情天亦老2)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练习如果像你们至于七、所 1、名词“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2、助词1)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 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3)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 示被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与介词“从”“由”“

9、自”结合,组成所字结 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 公之逮所由使也。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5)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 的意思,解释为“的原因、方法、工具”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3、量词 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座”“幢”等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4、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5、形容词 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父去里所,复还。6、副词1)某所,而母立于兹

10、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 法。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 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 并 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 8)从弟子女十人所。住所 所结构 的方法的原因 被所结构 座 大约练习八、为 1、动词1)做,作,干我生之初,尚无为可以为师2)治理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变成,成为 祸,何遽不为福4)是 人在江湖皆为兄弟5)学习,研究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6)以为;认为 为汝多智。7)作为,当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8)有 顽童之为是心也。 9)通“伪”,装作 为善者,非善也3)为了 慎

11、勿为妇死 4)给,替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5)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介词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3、连词因为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4、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3)子墨子解带为城 4)项燕为楚将 5)窃为大王不取也 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 晒之 10)为将者在外而不受君命 11)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12、穷乏者得我欤 12)为君翻作琵琶行 练习成为 做 作为 是 认为 被 语气 心理治理担任 为了替九、焉 1、代词 1)相当于“之”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3)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副词 怎么、怎样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1)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2)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3、助词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且焉置土石? 5)则牛羊何择焉?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7)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1)则将焉用彼相与练习怎么它于之哪里呢

13、的样子语助十、也 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曹公,豺虎也。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解释、疑问 、肯定、感叹的语气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练习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4)苟政猛于虎也! 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 其还也。 判断 解释 停顿 感叹 反问祈使十一、以 1、介词1)把,拿,用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必以长安君为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将以衅钟。 2)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 借或前提。以大中丞抚吴者

14、。以勇气闻于诸侯 3)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 范围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2、动词1)认为,以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按照、依照、依据余船以次俱进。 贵以近知远 2)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连词(等于而)1)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樊哙侧其盾以撞。 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四、助词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 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 界限 日观以西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以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

15、以为神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忽魂悸以魄动。 何以为计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具告以事 皆以美于徐公。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策之不以其道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无以,则王乎?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因为 以便 来 修饰 并列 拿 用 把 认为 凭 凭 按照 范围 在 止 把当作 把制成练习十二、因 1、名词 1)原因 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2)机会,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2、连词1)于是,就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2)因为,因此、因而 中国未闻有因变

16、法而流血者 3、介词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1)依照,根据 2)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 3)趁着,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动词因遗策 沿袭因拔刀斫前奏案 变法者因时而化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击沛公于坐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因使唐雎使于秦练习于是 根据 依靠 趁机 因为 沿袭 于是 因而十三、于 1、介词1)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乃设九宾礼于庭 3)燕王欲结于君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青,取之于蓝 6)苛政猛于虎也 7)君幸于赵王 8)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贫者语于富者曰 2)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 济世业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墨子闻之,起于鲁 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不拘于时,学于余 9)我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