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122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1-3-3(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v1.地球公转的方向v请在下图中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v【提示】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 向东。如果未作特殊说明,地球公转 的方向一般是指从北极上空俯视的, 即地球呈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v【答案】 图略(逆时针方向)v2地球公转的周期v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 位是1年,其 长度为365日6时9分。v3地球公转的轨道v地球的公转轨 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 形 轨道,太阳位于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 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 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 点。 v4阅读下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 论?时间位置日地距离地球 运动 角速 度地球运 动线 速 度

2、1月初 近日点1.471亿 km61/d30.3 km/s 7月初 远日点1.521亿 km57/d29.3 km/s平均值1.5亿 km1/d30 km/sv【答案】 从表中数据看出,近日点 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v想一想:夏至点、冬至点就是远日点 、近日点吗?v【答案】 夏至点、冬至点与远日点 、近日点意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v5什么是黄赤交角?v【答案】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 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5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 呈66.5的夹角。v读地球公转图 ,完成下列问题 。 v(1)当地球运

3、行到A点时,日期是 _前后,速度 _(快或慢),这时 地球的位 置接近_(近日点或远日点) 。v(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太阳直射在 _(纬线 )。v解析 (1)在A处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 可知,A处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接近近日点,公转的速度在加快。(2)A 点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推 知D处为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v答案 (1)12月22日 快 近日点 (2)赤道(或0)v1.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形成的?v【答案】 同一时间内,昼夜长短和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 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 就划分成了五带。它以南、北回归线

4、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粗 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五个热量带。v想一想1:如果黄赤交角的大小发生变 化,五带的范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v【答案】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 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 互余。因此,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 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v2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 高度?v【答案】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 角叫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 时为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v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v【答案】 (1)随纬度而变化:同一时 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 北两侧降低。v想一想2:夏至日这

5、一天,是否是整个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v【答案】 不是。赤道和北回归线之 间的地区有直射现象,什么时间直射 ,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 并非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时才达最大 。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在夏至日这一天达最大。v告诉你v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 纬度差。公式中的纬度差是指所求 地点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 纬度的差值。如果上述两点的纬度均 为北纬或均为南纬,纬度值大的减去 纬度值小的就是纬度差;如果上述两 点的纬度一个为北纬,另一个为南纬 ,两点的纬度值的和就是纬度差。 v4分析下图,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v【答案】 由于晨昏线把纬

6、线分成昼 弧和夜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致 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导致昼夜 长短的变化。v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v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v赤道:全年昼夜等长。v帮你总结v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即 为夏半年,则该半球昼长夜短,另一 半球即为冬半年,昼短夜长。(2)太阳 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 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反之。 (3)对于全球来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 律可以总结为:v想一想2:太阳直射的纬线一定是昼长 夜短吗?v【答案】 不一定。赤道上始终昼夜 平分,除赤道外,其余纬线在太阳直 射时昼长夜短。

7、v诱思探究v除赤道以外,全球其他地区,昼和夜 的长短都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何 计算昼夜长短?v【提示】结合右图分析(求A点的昼长 和夜长)。v【解读】(1)晨昏线把 所有经过的纬线分割 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如果昼弧等于夜弧 ,则昼夜平分;如果 昼弧大于夜弧,则昼 长夜短;如果昼弧小 于夜弧,则昼短夜长 。v如右图中,A点所在纬度夜弧度数为 30260,昼弧度数为3052 300,故A点的夜长为60154(小时 ),昼长为3001520(小时)。v(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短v 因为一地的白昼是以正午12时为中心 的,上午与下午时间等长,所以只要 知道日出或日落的时间,就可以计算 该

8、地区的昼长与夜长。再如上图中的A 点此时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据图 可知,此时A点的时间为2时,故A点昼 长为(122)220(小时),则夜长为24 204(小时)。v6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v【答案】 地球公转造成中纬度地区 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四季变化作为 一种自然现象,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 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对北半球而言,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 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 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 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季节的过 渡季节。 v已知右图 为西半球图,结合图 中所提供的其他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v(1)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 是_,C点的太阳高 度是_

9、。v(2)B点的昼长是_小 时,A点的夜长是_ 小时。v(3)南半球的昼夜长短 状况是_。v(4)此刻北京时间 是该 日_时_分。v解析 第(1)题,是求太阳高度而非正 午太阳高度。A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 高度应为0。C点此时正是正午时分,求算的是正午太阳高度。已知晨昏线 与7341N相切,直射点的纬度与 7341是互余关系,太阳应直射在 1619N纬线上,C点的太阳高度是 7341。第(2)题,图示的半球被分成4 等份,每份45跨3个时区,因此B点的 昼长是:33218小时。A点位于赤 道,昼夜等长。第(3)题,从图上看, 南半球夜弧长于昼弧,且7341S以南全是夜弧,因此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

10、 况是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第 (4)题,已知该半球是西半球,太阳直 射的经线是20W,由此可求出北京时间。v答案 (1)0 7341 (2)18 12 (3)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 (4)21 20v(教材P22)v1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在地球自转 的过程中,世界各地都存在昼夜交替 现象,而且世界各地的昼夜长短都相 等。v2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在 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存在无昼夜交替 现象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在南北极圈 以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当太阳 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 昼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当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是 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

11、v3绘图略。太阳 光直 射的 纬度白昼消失 的地方黑夜消 失的地方简要说明北回 归线南极圈及 其以南地 区北极圈及其 以北地区白昼消失为 极夜,黑夜 消失为极昼 南回 归线北极圈及 其以北地 区南极圈及其 以南地区v(教材P23)v日历上的节气日期和时刻不同的原因 在于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日6时9分, 而日历上的一年是365日。每年相差6 时9分。v(教材P24)v1Harctan b/a。v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 |,当太阳直射点与当地位于赤 道同侧时,取“”;当两者处于赤道两 侧时,取“”;式中|就是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故某地的正午 太阳高度H90某地与太阳直射点 的纬

12、度差。 v3填表如下: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 日春分 、 秋分 日冬至 日你所在 的学校略略北京3954N73325062640 南北回归 线 之间的著 名城市(略 )略略v中央情报局消息,中国在2007 年1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 (西五区)下午 5点28分左右,从西昌发射了一枚反卫 星导弹 ,成功地击毁了已经退役的“风 云1号”气象卫星。请结 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v(1)火箭发射后的一周内正午太阳高度 越来越大的是 ( )vA天安门 B开普敦 vC悉尼 D长城站v(2)火箭发射那天,南极点的太阳视运 动轨 迹是v( )Aa Bb Cc Ddv解析 火箭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半

13、球且向赤道运动,北半球各地的 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高;极点上太阳 视运动轨迹为以极点天顶为圆心的圆 ,即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v答案 (1)A (2)Av规律总结 太阳视运动在不同的地点 会出现不同的轨迹,在同一地点不同 时间也会出现不同的轨迹。就北半球( 除极点)来说,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 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 南方向落下。极点地区,一天中太阳 高度不发生变化,出现极昼时,太阳 视运动轨迹为以极点天顶为圆心的圆 。v读下面的纬度和昼夜长短关 系图,回答问题 。 v(1)图中阴影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 ,则此时约为 _月 _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_。v(

14、2)图中昼和夜的分界线是 _(晨、昏线)。v(3)这一天之后,地球公转速度继续 _,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 度逐渐_。v(4)这一天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B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v解析 从图中看到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现象,确定该图是夏至日的纬度和昼 夜长短关系图。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确定图中昼和夜的分界线是晨线 。夏至日以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继续 向远日点运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在继 续变慢,这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 向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第(4)题在确定该图的日期后,根据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就很容易得 到答案,B地因地处赤道,昼夜长短终 年相等。v答案 (1)6 22 北极圈

15、内出现极昼 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v(2)晨线v(3)变慢 变小v(4)4652 昼夜等长v(09福建文综 )读右图,完成(1) (3)题。v(1)若EF为赤道,P点 出现极昼现象,则太 阳直射的范围是 ( )vA020N vB020SvC20N2326N vD20S2326Sv(2)若EF为地球公转轨 道平面,PQ为 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v( )v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vB北温带范围变 小vC全球极夜范围扩 大 v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v(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 纬线 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 可能 为v( )v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 时v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 18时v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 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 点出现极昼现象,根据极昼圈变化规 律可知,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 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 2326N。(2)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 道平面和赤道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