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9077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3(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力与运动 6.3 牛顿第三定律 张成进 江苏徐州睢宁魏集中学 ks5u精品课件学习目标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ks5u精品课件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把 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ks5u精品课件问:AB之间有相互作用,A对B有作用力的同时B对A也有作用力,请问哪一个力是作用力?哪一个是反作用力?【牢记】: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任选其中一个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称为反作用力。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大小关系

2、: 演示实验 BB受到A向右的拉力F1F1AA受到B向左的拉力F2F2ks5u精品课件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簧的读数 大小关系:条 件A、B读读数是否相同?1、A弹簧不动,用B弹簧拉A2、B弹簧不动,用A弹簧拉B3、A、B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4、A、B对拉,同时两弹簧加速运动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弹簧秤前先进行调零。2、拉伸弹簧秤时不能超过量程。3、将弹簧秤 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结论结论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师生互动实验 老师和一个小个子同学进行拔河比赛(不用绳 子,手与手对拉) ,结果发现老师胜了,学生输了。

3、 问:老师拉学生的力与学生拉老师的力大小关系如何? 答:大小相等。可用弹簧来模拟拔河过程ks5u精品课件拔河ks5u精品课件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 1、左边两图反映了什么?2、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ks5u精品课件ks5u精品课件例1、当两只手分别用20N的力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拉弹簧秤的挂钩和手拉环,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答:20Nks5u精品课件例2、瘦弱的男子和一个大力士“掰腕子”, 两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大吗? 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 “安然无恙”,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力 小,石头对鸡蛋的

4、力大? 【答案】1、两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 等的,大力士会赢的原因是大力士手腕能承受的力 大小瘦弱男子能承受的力,所以“掰手腕”比的是手腕 能承受的力的大小。不要尝试与大力士进行比赛, 悬殊太大容易出现骨折危险;2、鸡蛋石头间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也是大小相等的,只不过鸡蛋所能承 受的力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力。ks5u精品课件(2)方向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3)作用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相 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ks5u精品课件牛顿第三定律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理解:定义中的“总是”是强调

5、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成立。 1、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 2、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变化及消失。 ks5u精品课件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思考:在太空中没有空气,火箭前进的动力是谁提供的? ks5u精品课件疑问:拔河时我们知道老师拉学生的力大小等于学生拉老师的力,且方向相反,既然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会相互抵消,相互平衡,那拔河还有什么胜负之分啊? ks5u精品课件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一对对平衡力一对对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相同点不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 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 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 用的两个物体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 是使物体平衡两个力各有各的作用 效果ks5u精品课件谢谢! 该课件只是用于课堂 列出重要知识点及 视频展示,需要结合 配套教案使用,例 题都在学案上!ks5u精品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