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8960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PPT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设计(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存宽 博士 副教授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2006,12,8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模 式设计 基于新版城市规划编制 方法 1提纲一、有关背景 二、城市规划体系及其规划环评的要求 三、面向城市规划过程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四、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机构与实施模式 五、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六、结语 七、本课题组的其他文章 八、近年来的相关课题 2一、有关背景w 2005年6月启动了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在内的一 系列专项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编制工作,2005年 12月31日建设部颁布了新版城市规划编制方 法,在学习“新办法”指导思想、相关内容与 要求的前提下,初步设计了城市规划

2、环评的管 理模式。3二、城市规划体系及其规划环评要 求41、城市规划体系52、城市规划的转变依据 “新办法”w 城市规划的角色实现了从技术文件向公共政策 的功能性转变,强化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 性; w 规划范围重点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转向了强 调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 w 规划重点内容从过去以确定增长速度、规模为 主,转向确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各类资源 有效保护和空间管理为重点; w 编制组织方式由单一的政府部门转变为政府组 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63、城市规划环评的基本要求74、城市规划环评应突出:(1)规划环评是确保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将环境因素 同社会、经济因素一并考虑,是

3、城市规划与管理实 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体现; (2)城市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城市发展面临的主 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3)论证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和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近 期建设规划和远景规划,以及资源利用方式等环境 合理性; (4)提出城市规划调整建议和从规划层次提出环境 影响减缓措施。 85、城市规划环评的基本原则 (1)早期介入原则。一是从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城市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 的考虑充分融入到城市规划中;二是置身于城市规划体系 而言,应在逻辑顺序的早期即在确定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 等战略性、宏观层次(

4、如规划前期研究、规划纲要)介入 。 (2)整体性原则: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 社会作为整体进行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分析,以及城市 发展对资源、环境整体影响;把城市规划及与之相关城市 化政策、城市的其他规划以及相应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等 作为整体,从各自层次综合考虑对资源、环境共同影响。9(3)互动性原则:城市规划环评的实施过程中,评 价单位应与该规划编制单位良好互动,及时、有 效地互通信息、不断沟通与协调。 (4)公众参与原则:新办法强调了城市规划应充分 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科学决策”的组织原则,在规划环评中开展公众 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 (5)一致性原则:由于城市规划体系多层次且不同 层次、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间基本内容、详细程 序等差别很大,城市规划环评的工作深度应当与 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10三、面向城市规划过程的规 划环境影响评价 111、预测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w 在城市规划编制阶段结合规划方案的分析和优选 进行; w 评价成果与结论应最终体现在规划目标确定和规 划方案设计上,作为城市规划决策(审批)的主 要依据之一; w 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或降低因规划目标、规划方 案、规划措施等城市规划内容缺陷而造成的环境 影响,并针对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减 缓、补救措施。 12预测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类型(1)目

6、标型:在编制城市规划之初介入,通过评价以明确城 市规划的环境目标及环境保护原则与要求; (2)融合型:将规划环评作为城市规划编制过程的一个环节 ,可充分的评价与分析规划的各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以 规范规划的环境目标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反映型: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草案形成之后、正式 报批之前介入,评价结果与结论反映在规划编制与决策中 ; (4)部分切入型: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关键时 间段(又叫决策窗,Decision window),如确定城市的人 口、经济、用地等规划目标时介入,进行城市空间布局方 案设计时介入,以及城市规划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介入开展 专题性(如市政专题、交通

7、专题,或重点分区的)环境影 响评价,但是不同于城市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32、监控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w 在城市规划的实施阶段对其组织、管理、执行过 程中出现问题及其环境影响进行监督、监测,及 时提出控制与纾缓措施,将评价结论及时反馈至 城市规划的执行、管理、编制部门,以便于采取 针对性措施直至进行规划调整,以保证规划运行 不偏离环境约束目标。 143、回顾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w 在上一轮城市规划实施并完成既定目标以后,新一 轮城市规划编制前进行; w 评价上一轮城市规划执行情况及其环境影响,其结 论是关于城市规划环境价值的最终反映,对于改进 城市规划过程及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检验和改 进规

8、划环评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尤其为新一轮城市 规划的编写及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经验与借鉴 ; w 尤其是对于此项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理论与技术 方法正在发展完善之中,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情况尤 为重要。 15四、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相关机构及实施模式 161718五、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要点 1、总体规划纲要w 确定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重大原则,总体规划纲 要开展规划环评首先体现早期介入、预防为主原则。 w 环评应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重点对城 市职能、性质、发展目标与人口规模,空间管制原则 与范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城市建设用地 规划与范围,交通发展策略与主要对外交通设

9、施布局 原则,重大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以 及其他总体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等的环境影响 进行识别与分析,论证这些重大规划问题的环境合理 性、可行性,涉及多方案选择的提出环境优化的规划 方案。 192、城市总体规划(1)编制要求 w 作为城市发展之纲,是对城市各类组成要素的空间安排 ,是战略性的且能指导与控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蓝图, 是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制性的集中 体现,是编制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与修建 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法定依据; w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 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按照人口与产业、就业岗位的协 调发展要求,控制

10、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按照有效 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 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w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新办法还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20(2)总体规划环评应突出以 下7个方面的内容:w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尤其是从公平性、协调性角度分 析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重点分析与论证资源与设施 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w 从规划区域及相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与资源承载力、限制性资源与环境因素等角度分析 与评价市域中心城区性质、职能

11、和发展目标,各城镇人 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重点城镇的 发展定位、建设用地规模等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w 从生态与环境功能分区、生态与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对 空间发展布局尤其是城市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 建区划定及空间管制措施,尤其是市域内基本农田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及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合 理性与协调性;21w 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角度分析 、评价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的结 构与布局的合理性; w 对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 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 存设施的布局,建设用地(规模、范

12、围、空间布局)及 其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 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 规模及相应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等内容进行环境影响 识别、预测、分析与评价,并相关内容的环境合理性分 析;22w 从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与要求角度,分 析论证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及各种功 能绿地、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供水、排水、燃 气、供热、环卫及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控制与治理 措施等的合理性、目标可达性及是否满足城市可 持续发展; w 从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角度分析历史文化保护及 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要求、范围、重点区 域及保护措施,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 布

13、局,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旧区范围 及旧区改造的合理性。 233、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 及专项规划 w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对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 体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 方向、规模、空间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选址安排,提出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 遗产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措施 ; w 城市分区规划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 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对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 243、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 及专项规划 (1)规划编制要求w 近期建设规划、

14、专项规划、分析区规划的编制应 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则应当明确 专项规划的原则。 w 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 规划在时间(近期为主)、空间和专业领域上的 分解与细化,涉及内容与总体规划相似,但内容 更为明确、具体,更接近于可操作的项目/工程层 次,相应的规划环评工作内容更具体、详实。 25(2)规划环评的要点与要求 w 城市建设近期规划环评应从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项目在环境 影响特点及相互关系方面重点突出发展时序的合理性,对于 比较明确的近期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与布局,重大设施建设 规模、选址及近期建设工程项目,可从城市生态与环境质量 现状、存在问题与目标、要求等方面

15、分析、论证其合理性、 可行性; w 对城市分区规划的环评则应从生态与环境功能分区、生态与 环境敏感区分布、土地生态适宜度、不同功能分区间的相互 影响等角度分析、认证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 用的性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分布等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w 城市专业规划环评则应结合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综合要求进行。 264、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 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规划编制要求w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编制 ,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 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是衔接总体规划、分 区规划的宏观要求与指导修建型

16、详细规划的承上启下的编制 层次; w 修建性详细规划则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提出 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指 导各项建筑与工程设施,是向建设项目核发“一书两证”技术 依据(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7(2)控制详细规划环评w 分析、评价各类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服务价值,各地块 建筑类型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 标与所在地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容性; w 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 红线距离等及相应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分析与评价; w 各地块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及其与视 觉与景观、人居环境等目标与要求的相容性; w 各块地控制指标是否符合改地块的生态承载能力; w 评价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交通线路及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位 置的合理性; w 各市政项目是否有助于节约能耗,绿地系统规划是否有助于 缓解该地块环境压力等。 28(3)修建性详细规划w 所在地块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条件及制约因素,建设项目对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