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8807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07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7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7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7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7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全套课件(3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龚曙明 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 1第一章 总总 论论本章主要阐阐述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特点与作用、宏 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类别类别 、选题选题 和基本内容,宏观经济观经济 统计统计 分析方法,分析的程序和基本要求。 1.1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意义义 1.2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内容1.3.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方法 1.4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程序 湖南商学院信息系 龚曙明1.1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意义义 1.1.1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特点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是指根据统

2、计统计 分析研究的目的,以 经济经济 理论为论为 指导导,运用多种统计统计 分析方法对对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数据和资资料进进行对对比研究的过过程。其本质质是对对从数据导导向 结论结论 ,从结论导结论导 向对对策.主要特点如下: 1.应应用性:从真务实务实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 。2.数量性: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实说话 。理从数出,以数说说理 3.对对比性:对对比研究,从数据导导向结论结论 .4.综综合性:多角度和综综合性的分析问题问题 和论证问题论证问题 。5.实证实证 性:通过实证过实证 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观经济问题 。 3 31.1.2.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作用 1。

3、认识认识 作用:认识认识 宏观经济观经济 运行的过过程与状态态、趋势趋势 与规规律、问题问题 与原因。为为宏观经济调观经济调 控提供依据。2。优优化作用:优质优质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服务务 ,提高统计统计 地位 。3。咨询询作用:为为有关部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值的统计统计 分析报报告。4。监监督作用:发挥发挥 宏观经济统计监测观经济统计监测 、监监督的作用。 5。提高作用:提高统计统计 工作者和学者的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4 41.2.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内容 1.2.1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类别类别 1.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 2.状态态性分析、规规律性分析和预测

4、预测 性分析 3.专题专题 分析和综综合分析 4.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1.2.2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课题课题 和内容 按经济经济 活动动涉及的领领域不同, 可分为为宏观经济观经济 形势势、社会总总 供求、国民收入分配、消费费需求、投资资需求、进进出口需求、产业经产业经 济济、区域经济经济 、劳动劳动 力供求、劳动劳动 工资资、人民生活、货币货币 供求、 金融信贷贷、经济经济 增长长、科技进进步、经济经济 周期、宏观经济观经济 效益、工 业经济业经济 、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贸贸易经济经济 、交通运输输、财财政税收、物价总总水平、宏观观市场场运行、国民经济综经济综 合平衡分析等等。 5

5、 51.2.3.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内容的界定 1.背景分析 :特定问题问题 (课题课题 )的历历史背景和现实现实 背景 ,问题问题 来由2.状态态分析.描述特定现现象的变动过变动过 程、特征、趋势趋势 、规规律和问题问题 . 3.因果分析:揭示影响事物变变化的关键键因素,探索因果关系. 4.对对策研究:提出解决问题问题 的措施、方法和途径,以供决策者参考 6 613.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方法 1.3.1 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辨证证思维维、逻辑逻辑 推理、经济经济 理论论分析法、结结构分 析法、纵纵横比较较判断法、创创造性思维维等思维维方法对对事物质质的规规 定性进进行判断和

6、推理。界定事物的质质的规规定性。定性分析可以界定事物及其变变化的质质的规规定性、得出 定性结论结论 。例如,说说明事物的大小、变变化的方向、发发展的快慢 、事物的优优劣、效益的好坏等等。 1.3.2. 定量分析方法从数据的对对比研究中,得出分析研究的结论结论 和启示。1.描述性分析和解析性分析2.单变单变 量、双变变量和多变变量统计统计 分析 7 714.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程序8 8问题问题 研讨讨11. 应应怎样样理解”从数据导导向结论结论 ,从结论导结论导 向对对 策?” 是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本质质?2. 你认为认为 宏观经济统计观经济统计 分析的选题选题 与内容的

7、界定 应应注意哪些原则则?3为为什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结应结 合运用?4描述性分析和解析性分析有无联联系?5单变单变 量、双变变量和多变变量统计统计 分析有何异同?9 9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第2章 社会总总供求均衡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概念与平衡 关系、国内总供给分析、国内总需求分析、社会总供求 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判别与治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分 析方法。 2.1 社会总总供求的平衡关系 2.2 社会总总供给给分析 2.3 社会总总需求分析 2.4 社会总总供求失衡的判别别与治理 湖南商学院信息系 龚曙明2 130011

8、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1 社会总总供求的平衡关系 2.1.1 社会总总供给给与总总需求的概念1.社会总总供给给: 一定时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社会可供消费费和 资资本积积累的货货物和服务务的总总和,是由货货物和服务务的国内总总供给给量、 进进口量两部分构成的价值值量或实实物量。社会总总供给给=国内生产总值产总值 +进进口额额=国内总总供给给+进进口额额 2社会总总需求:一定时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社会对货对货 物和 服务务的需求总总量,是由最终终消费费需求、资资本形成需求、出口需求三 大部分构成的价值值量或实实物量。 社会总总需求=居民

9、消费费+政府消费费+资资本形成+出口=最终终消费费需求+资资本形成需求+出口需求=国内总总需求+出口需求 (一个国家内某省市的社会总总供求还应还应 考虑虑省际间际间 的流入流出 )1111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1.2社会总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国内生产总值产总值 +进进口 = 最终终消费费+资资本形成+出口国内生产总值产总值 = 最终终消费费+资资本形成总额总额 +净净出口= 国内总总需求+净净出口 要点: 1.最终终消费费、资资本形成、净净出口通常称为为三大需求. 2.期初和期末社会存货货差额视为额视为 一种投资资需求,计计入资

10、资本形成中( 存货货增加) 。 3.按生产产法与按支出法计计算的GDP在理论论上是应应相等的,但现实现实 中存在一定的统计误统计误 差. 4.社会总总供给给和社会总总需求在统计统计 上总总量是相等的,但现实现实 中可能 存在总总量失衡和结结构失衡的问题问题 . 5.研究主要产产品实实物量的总总供求,平衡关系式为为 期初存量+国内生产产量+进进口量 = 生活消费费量+生产产性消费费量+出口量+期 末存量= 国内消费费量+出口量+期末存量国内生产产量+进进口量=生活消费费量+生产产性消费费量 +出口量+(期末 存存量-期初存量) 1212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

11、100 1011 应用统计学【例2.1】 我国2000年和2006年社会总总供求统计统计 1313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例2.2】我国2000和2006年石油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 1414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2 社会总总供给给分析2.2.1 影响社会总总供给给的因素 1.自然资资源和生产产技术术水平:决定总总供给给的关键键因素.2.劳动劳动 力和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劳动劳动 力和劳动劳动 效率决定总总供给给 3.资资本和资资本结结构: 总总供给给的形成与资资

12、本是密切相关 .4.技术进术进 步水平:技术进术进 步水平越高,供给给力则则越强. 5.产业结产业结 构: 优优化产业结产业结 构可增加和改善社会总总供给给. 6.生产产方式: 集约约型生产产方式可增加有效供给给.7.经济经济 运行制度:制度的资资源配效率 8.经济经济 政策: 价格、财财政、货币货币 等政策可调调控社会总总供给给 9.市场规场规 模.: 市场规场规 模与社会总总供求密切相关.10.外部因素 : 外部环环境和外部供给给(进进口、流入)1515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2.2 社会总总供给给分析主要分析社会总总供给

13、给的增减变动变动 、长长期趋势趋势 、结结构演 变变、供给给水平、相互关联联和影响因素等等。【例2.3】 我国2000-2006年社会总总供给动态给动态 分析 1616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2.3 国内总总供给给形成分析可利用GDP及其构成数据考察和分析国内总总供给给的形成、增减变动变动 、长长期趋势趋势 、结结构演变变、供给给水平、相互关联联和影响因素等等。 1.总产总产 出和中间间投入决定GDP分析 GDP=GOP-II = GOP =(1- )GOP 2. 三次产业产业 增长长的贡贡献度分析 (因素分析法) 贡贡献率

14、拉动动 3四大收入决定国内生产总值产总值 分析(因素分析法) GDPCEDFANPOSCVDVNVOVGDPWTEPdFANVGOPOVGOP 1717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4就业业人数和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决定GDP的分析 因素分析法: 就业业人数*社会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GDP回归归模型法:【例2.5】根据表2-5中的数据,以GDP增长长率GDP为为因变变量,社会就业业 人数增长长率L和社会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增长长率OLP为为自变变量,用最小二乘法估 计计的模型为为:5劳动劳动 和资资本决定GDP的分析生产产函数:Y=F(L,

15、K) 【例2.6】 根据我国1991-2007年全社会就业业人数(L)、当年和上年资资 本形成(GCF)数据,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计的、和决定GDP的线线性函数为为1818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3 社会总总需求分析 2.3.1 影响社会总总需求的因素 1.居民消费费需求: 取决于人口总总量和人均需求.2.政府消费费需求: 取决于财财政收支和公共消费费水平.3.投资资需求: 扩扩大投资资需求可以刺激总总需求 ,部分投资资可以转转化为为消费费需求.4.出口需求: 外部需求,经济经济 外向度的高低.5.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消费费与资资本

16、积积累的关系,城乡乡收入差距,分配公平程度. 6.经济经济 政策和制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消费费税政策、消费费信贷贷政策、就业业和工资调资调 整机制、货币货币 政策、财财政政策 1919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3.2 社会总总需求分析 主要分析社会总总需求的增减变动变动 、长长期趋势趋势 、结结构演变变 、需求水平、相互关联联和影响因素等等。【例2.7】我国2000-2006年社会总总需求动态动态 分析 20202 13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应用统计学2.3.3 国内总总需求分析1 国内总总需求形成的因素分析国内总总需求=居民消费费+政府消费费+固定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