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以用权”.doc

上传人:bb****7 文档编号:4858130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严以用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严以用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严以用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严以用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严以用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严以用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严以用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论“严以用权严以用权”本文由收集整理论“严以用权”人类所有的力量最终都集中于权力,一切物质的力量都是权力的工具。原子弹非常强大,要看它的按钮在谁的手里。宪法规定,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几千年来,人民终于取得了权力,人民终于成为权力的主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是权力的具体执行掌握在官员手里。人民把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再由多数代表的意志授予各级各部门的国家机关,于是,官员便成了国家权力的具体操作者 。官大权大,官小权小。现实的体制有一个缺陷,上位的权力对下没有边界,相对于上位权力,下位权力基本没有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执行权力的时候需要观察上级的脸色,时刻希望得到上级的肯定,努力

2、争得一个赞扬,唯上唯文(件 )不唯实,可以不讲真话 ,可以不讲真理,不可以对抗领导。体制性官僚主义这个话题另当别论,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予以解决。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作风建设讲话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 “三严三实”的要求,其他的可以适用于一般党员 、一般干部,甚至一般的人,唯有“严以用权”的要求,是完全针对掌握权力的官员所讲的。严以用权,在总体上需要制度的配套,然而,从官员的个体上,则无权埋怨,必须自洁自好,对权力有正确的认识。严以用权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思。慎于用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谋利,用错了,损害人民利益,用反了

3、,危害人民利益。人民利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因此,在权力使用的时候要谨慎,寻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结合点,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谨慎用权的前提是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搞清楚情况唯一的办法是调查研究,除此没有别的途径;把问题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博采众长。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可能比别人多一点,见识可能比别人广一点,但决不是先知先觉的神仙。拍脑袋决策,家长制领导,一言堂做主,强烈的表现欲、权威欲、发展欲 、政绩欲,都是对权力的滥用。出发点未必不正当 ,雄心勃勃,急于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实现大

4、变样 ,结果与愿望差之千里,人走政息,折腾到最后,面貌依旧,民生如故。后任要么收拾摊子填平补齐 ,要么重起炉灶进入新一轮的循环。任何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来。普遍见得到的千城一貌,政府债务,土地财政,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更遑论有的地方强征强拆与民争利的权力霸道。凡是官德未泯的官员,都有必要对用权是否谨慎进行认真的思考 。敢于用权权力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束之高阁用于收藏的,人民的权力必须为人民谋取利益。慎于用权和敢于用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权力有风险,用权须谨慎,说的是,手握权柄,如履薄冰,要负责任地使用权力。反之,过之,不敢负责不敢用权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

5、权力放空,以不作为而保证不犯错误的惜权思维,也是违背权力的本意的。毛公说, “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邓公说, “大胆闯,大胆试” ,说的都是敢于用权。敢于用权是要有一些牺牲精神的,包括真的犯错误被批评处分,包括被误解受委屈。无私,才能无畏。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主攻部队的突击队队长,在我方炮火延伸前五分钟,提前命令冲锋,冒着自己的炮火 ,不给守城之敌有喘息的机会,一举把红旗插上天津城头,但有不少战士死伤在我军的炮火中。战斗总结,若等炮火延伸,敌方组织起防守,也许牺牲更大,甚至可能一次战斗攻不下来。这样的伤亡比预计的小,但是死伤在自

6、己的炮火中,突击队长必须承担违反军纪的责任。为了战斗的胜利,队长本人心甘情愿认受处分。这样的处分,高于任何荣誉 ,十年以后,突击队长升任某军军长。焦裕禄的事迹非常感人 ,焦裕禄精神的本质就是对人民负有的使命,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让老百姓能够活下去,关键时刻他敢于用权,甘愿接受组织处分购粮救济饥民。当时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但是与民众的现实产生冲突的时候,焦裕禄顶着违反政策的责任,毅然选择了人民。畏于用权权力掌握在官员个人手里 ,但决不是属于任何官员个人的,权力是公器,官员代表人民、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权力就是支配力,除了不能支配人的思想,能够支配一切人和物质

7、,特别是对财富的支配力尤为神奇,就像童话中的宝葫芦,想什么就会有什么。权力的这种魅力,以及专制社会权力性质的遗传,容易使掌握权力的人失去清醒,产生价值误会,把权力和自己混为一体-“我即权力” ,于是,不再对权力葆有足够的敬畏,而沉沦于对权力的喜爱和追逐之中,需要他人对权力的崇拜,在他人的崇拜中陶醉,本能地萌生特权,并为我所用。还有一个价值误会,以为持有权力就是享有权利,搞错了权力与权利的性质。权力是一种强制力,对应的是服从。权力的实施者必须获得授权,没有获得授权不得任意实施;权利是一种自由度,是公民作出一定行为的允许值,只要法律不予禁止都可以自由作为。权力和权利定位错误的严重后果是,积累形成一

8、种官场风气,并流行于权力体系,持有权力就像持有自己的一本存折 ,想什么时候支取就什么时候支取,想支取多少就支取多少。价值误会扭曲的权力准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一种摧毁性的负力量。从本质上来说 ,特权与偷盗并无区别,都是占有本不应属于自己的利益,只是方法手段不同而已。如果对官员作一个问卷调查,你有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肯定回答没有偷过。如果问有没有以职务做过私事谋取利益?那就很难回答了。包括以公权谋私利的官员在内 ,传统的价值往往鄙视偷盗而欣赏特权。这也是特权大行其道、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正廉洁”是党对领导干部的的最低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最基本的准则。中央的“八项规定”实施以后,情况好了许多,但是特权现象仍然存在,特权文化的价值影响仍然存在。畏于用权就是分清权力与个人的关系,分清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公权私用,与贼无异。如果能够这样认识,特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廉洁为政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借范仲淹岳阳楼记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官不论大小,权不论大小,修德修为是一样的!本文由收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