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8037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中南大学结构抗震原理第3章-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13.1 概述概述地震作用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第三章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环 节,是确定所设计的结构满足最低抗震设防安全要求的 关键步骤。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地震作用发生的强度的不 确定性,以及结构和体形的差异等,地震作用的计算方 法是不同的: (1) 底部剪力法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时程分析法 (4)静力弹塑性方法地震作用的概念和特点 地震作用: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地震 波到达地面后引起地面运动,使地面原来处于静止的建筑 物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烈振动。在振动过程中

2、作用在结 构上的惯性力就是地震作用。(以前称为地震荷载)(1)不是直接作用在结构上,属于间接作用;(2)不仅取决于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等地震特性,还与结构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阻尼等) 密切相关。特 点?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过程 静力理论阶段 反应谱理论阶段 动力理论阶段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二、与各类型结构相应的地震作用分析方法不超过40m的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 一般的规则结构:两个主轴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结构:考虑扭转或双向 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8、9度时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和9度的高

3、层建筑:考 虑竖向地震作用特别不规则、甲类和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层建筑:一 维或二维时程分析法的补充计算3.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一、地震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质点位移质点加速度惯性力 弹性恢复力阻尼力运动方程方程建立达朗贝尔原理二、单自由度体系动力学分析1.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1)无阻尼时时(2)有阻尼时m m将荷载看成是连续作用的一系列冲量,求 出每个冲量引起的位移后将这些位移相加即 为动荷载引起的位移。2.单自由度体系受迫振动-冲量法m(1)瞬时冲量的反应a.t=0 时作用瞬时冲量 mb. 时刻作用瞬时冲量动量定理(2).动荷载的位移反应m-杜哈美(Duhamel)积分

4、计阻尼时若t=0 时体系有初位移、初速度b. 时刻作用瞬时冲量三、单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分析运动方程或其中由Duhamel积分,可得零初始条件下质点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最大位 移反应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求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反应的最大值在求最大值的过程中,作如下的三点简化 (1)由于阻尼比很小,因此可以忽略上式中和2项; (2)d与很相近,所以可以取d; (3)用sin(t-)取代cos(t-),作这样的处理不影响上述 两式的最大值,只是相位上相乘/2。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最大相对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相对位移最大反应之间的关系求得了单自由度体

5、系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最大反应以后 ,下一步将引出地震工程领域内的核心概念“反应谱”?地震反应谱(response spectrum)T1TiSyT反应谱?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地震动作用下某种 反应量的最大值与体系自振周期之间的关 系曲线相对位移反应谱Elcentro 1940 (N-S) 地震记录地震动简介相对速度反应谱Elcentro 1940 (N-S) 地震记录绝对加速度反应谱Elcentro 1940 (N-S) 地震记录标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动力系数(或标准化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 阻尼比越大,反应越小,曲线越平滑 结构周期 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 随周期急剧增大,大于

6、某个值时,快速下降。加速度反应谱的性质(结构方面)震级 震级越大,长周期成分越丰富,反应谱峰点周期越后移 震中距 震中距越大,长周期成分越丰富,反应谱峰点周期越后移 场地 场地越软,反应谱峰点周期越后移加速度反应谱的性质(地震动方面)1. 由于地震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随机过程,不能用确 定性的函数表示,因此在计算反应谱时,通常对运 动方程直接积分得到!2. 目前应用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基于力的抗震设计,加 速度反应谱是基于力的抗震设计的基础,因此后面 将主要介绍加速度反应谱。3. 在代表未来抗震设计理论发展方向的抗震理论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

7、esign)中,速度和位移反应谱将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几个说明3.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一、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作用力的最大地震作用为-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加速度-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k地震系数与地震烈度有关,与结构的性能无关。 如果已知地震时在某处的地震动记录的峰值加速度; 如果同时根据该处的地表破坏现象、建筑的损坏程度 等,按地震烈度评定该处的宏观烈度I,就可提供它 们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出Ik的对应关 系(见下表),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 ,地震系数k的值约增加一倍。-地震系数设防烈度I6789

8、地震系数k0.050.10(0.15 )0.20(0.30)0.40放大系数与周期的曲线关系T,与建筑场地类别、震级 、震中距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我国抗震 规范中将最大动力放大系数max2.25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k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当基本烈度确定后,地震系数k为常数。仅随值而变化。 所以,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抗震规范中是以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作为抗震设计依 据的,其数值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以 及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确定。放大系数标准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二、抗震设计反应谱根据同一类场地上所得到的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分别计 算出它的反应谱曲线,然后将这些谱曲线进行

9、统计分析,求 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然后结合经验判断确定 ,通常称这样的谱曲线为抗震设计反应谱!(讨论) -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1.400.90(1.20 )0.50(0.72 )-罕遇地震0.320.16(0.24 )0.08(0.12 )0.04多遇地震9 8 7 6地震影响烈度括号数字分别对应于设计基本加速度0.15g 和0.30g地区的地震影响系数-结构周期-特征周期;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0.90 0.65 0.450.35第三组0.75 0.55 0.400.30第二组0.65 0.45 0.35 0.25

10、第一组 场地类别-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直线下降段的斜率调整 系数;-阻尼调整系数,小于0.55时,应取0.55。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1.400.90(1.20)0.50(0.72)-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 8 7 6地震影响烈度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 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 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 度 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 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h=5m查表确定解

11、: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 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 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 ,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 (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h=5m查表确定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0.90 0.65 0.450.35第三组0.75 0.55 0.400.30第二组0.65 0.45 0.35 0.25第一组 场地类别解: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 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 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 度 ,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 水平地震作用。 (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h=5m(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确定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 值Gk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 -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不考虑 软钩吊车0.3 硬钩吊车0.5 其它民用建筑0.8 藏书库、档案库1.0按实际情况考虑的楼面活荷载不考虑 屋面活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 雪荷载组合值系数可变荷载种类按等效均布荷载考虑 的楼面活荷载吊车悬吊物重力组合值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