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8025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我的家乡-----信丰(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象更新人 信 物 丰开放诚信活力信丰 经济繁荣实力信丰 创业宜居魅力信丰物阜民安美丽信丰信 丰信丰欢迎您 !信丰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南部,居贡水支流桃江中游。东邻安远县,南靠龙 南县、定南县、全南县,西连广东南雄市,西北接大余县,北界南康市、 赣县,距南昌495公里,距赣州78公里,距广州376公里。总面积2878平 方千米。总人口75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25万人。全县通行西南官话、 信丰话。 信丰县矿藏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麦饭石、稀土、钨等矿产资源;有 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38.8万亩;山地302万亩,主产粮食、烟、果、 菇、瓜、菜、甜玉米、茶叶及猪、牛、家禽等,农副土特产品众多,盛产

2、脐橙,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先后被列为10多个国家级农业基地,被称为 “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草菇之乡”;同时,信丰县也是“江西省卫生 县城” 信丰县区位优越,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信池、信雄、信 寻三条省道过境,距赣州黄金机场50公里。 名胜古迹、纪念地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圣寺塔、上乐塔(赣南特委 旧址),以及仙济岩、玉带桥、金盆山天然保护区、龙井湖、安西温泉、 毛泽东旧居等。信丰县简介啊山有几道弯,水有几道 弯, 弯呀弯呀,总有脐橙 香。 一片片金果挂山梁, 一阵阵笑声在回荡。 啊吔, 风调雨顺,充满希望, 人信物丰,百业兴旺。 吉祥的彩云绕山岗, 吉祥的橙乡喜洋洋。 路有

3、百里长,情有百里 长, 走呀走呀,百里好画 廊。 一幅幅美景喜心间, 一首首山歌赞橙乡。 啊吔, 鼓也欢腾,锣也敲响, 人信物丰,人人向往。 吉祥的鸟儿报喜讯, 吉祥的橙乡奔小康。信丰县县歌信丰县县歌吉祥橙乡文化特征 脐橙生态园 信丰脐橙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 “中国脐橙之乡”。脐橙面积现有26多万亩,年产 量达120多万吨,有纽贺尔、朋娜、奈沃里娜、佛 罗斯特2号等国优、部优优良品种,大面积的脐橙 种植,成为小流域治理生态工程的典范,大田四季 常青,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平衡,金秋时节, 橙园醇香,果实累累,绿叶橙果,一派丰收美丽景 色,橙园观光以成为我县脐橙乡村生态旅游

4、的主要 节目。以脐橙为主的观光点有客乡橙园,金龙山果 园,油山长安园艺场等。上乐塔 在油山镇上乐村塔下屋场右侧约 100米处的小山上,距县城约62华 里。 上乐塔系六面五层青砖塔,塔高29 米,底围周长9.88米,对角距 3.16米,每层有一真门,其余五面 隐出假门,塔内有螺旋形上升阶梯 ,可登塔顶,塔顶封盖。每层有两 座小神龛置放木雕菩萨,塔身略向 东头倾斜。 上乐塔建造年代无记载。根据塔的 壁内折上式构造及塔上楠木化验结 果,应为明代建造,上乐塔破损严 重,曾于1979年进行全面维修, 恢复了原貌,现塔身倾斜较严重。仙济岩位于县西谷山南麓的正平镇仙济岩 村(庙背村),距县城20华里。断 岩

5、峭壁,山势险峻。岩下有窟,呈 月牙形,全长75米。整个岩窟被分 割成14间大小不一的石窟,有大雄 宝殿,观世音佛堂、弥勒佛堂、仙 娘坛等。其余各堂也有佛龛神像, 现以不存。岩窟右起第四室有点点 下滴的乳泉,二进门壁上的“乳泉 ”阴文碑刻,笔法遵劲,雕刻精美 ,岩顶有细流飞泻而下,泉水清澈 甘美,四时不涸。 岩窟左右两侧皆有小山间西南方向 延伸,砖墙横亘其间,构成仙济岩 之前院。仙济岩依岩做成佛龛,连 成庙宇,围以院墙,结构巧妙,浑 落天成。这里古木虬藤,山峦映翠 ,泉水飞溅,景色清幽,为本县主 要胜景。每年夏秋,不少人前往游 览。1983年3月,已批准为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 位于县东古陂镇上白

6、村 ,距县城50余华里,岩 洞深广,气势非凡。内 分为上下两洞,恍如虎 口,蔚为壮观。故名“ 老虎岩”。古时洞中设 有佛祖像,洞前筑有墙 院,现以废祀,。岩顶 筑有山墙,现已倒塌。 遗址犹存。老 虎 岩 位于县东坪石乡大坑村乐平山,距县城30余华里。 岩下有窟,形岩狮口,故名“狮子岩”。依岩建有 寺,西向、前栋有两厅,左为观音厅,右为副厅。 副厅石门匾上刻有“狮子岩”三字,笔力雄健。并 有“佛北子罗尊建立”和“康熙壬子冬”等字样, 据此可知,狮子岩为清康熙壬子年(1672年)建 造。穿前栋,进入第二道山门,便是狮子岩岩窟。 岩窟呈半圆形,南北直径20.7米,进深9.56米,高 4.35米。岩窟

7、右侧凿有石井,泉水汩汩,终年不 涸。半圆形岩壁上有三级阶神龛,据说,往昔有石 雕菩萨一百余尊,现仅存两尊,已残破不齐。狮子 岩前峰峦叠翠,山下溪流回环,绿荫掩映,景色清 幽,犹如世外桃源。狮 子 岩 位于县东新田镇罗峰头半山腰,距县城百 余里,洞口狭小,内部宽狭不一,高低不 等,外洞高约3米,宽24米,长约700 米。洞中有石钟乳、石幔、石笋,形状奇 特,另有谐趣。洞中石燕(蝙蝠)翔集, 故名。内洞幽深秘邃,据传可直达安远县 城,未经探明。石燕洞极为古奥,为本县 山洞之最,洞前群山环抱,溪水依绕,树 木森森,雅静幽若,为山洞增加不少意 趣。石 燕 洞热水湖位于县城南安西镇热水村,距县城约 63

8、华里。相传该泉为远古七星相撞, 坠入地下,产生热水,形成温泉。湖面 为31平方米,每天可出热水600多立方 米,水温为5060,四季热腾,热水偏硅酸、氟含量高, 达医疗矿水命名浓度可供寒冬沐浴, 有润肤除病疗效,是休闲疗养圣地。 1979年,县拨款镶嵌,并筑有围 墙。1985年,县科协在此建埃及虱 鱼繁殖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位于县东新田镇周坑村周坑 山,距县城百余华里。当地人称“ 牛婆射尿”。涧深岩陡,高数十仞 ,水从欹嵌的岩石间飞流直下,喷 入深潭,轰然作响,犹如万马奔腾 ,涧底雾雨弥漫,寒侵肌骨。牛 乳 泉 在原金盆山乡大屋村东南约 20里。分上、下两处,相 距约百米。上瀑布从左侧岩 石

9、涧飞泻而下,喷玉溅珠。 下瀑布从高空轰鸣而下,如 山崩地裂,吼声震天。崖下 深潭,浪花飞溅,水气蒸腾 ,四周为自然保护区,群山 罗列,古木参天,景色幽 深。坳脑瀑布金盆山自然保护区 在金盆山乡,海拔500 970米,面积17500亩,风 景秀丽,奇珍异草,有多处 秀美的瀑布,区内有坳脑瀑 布,有红豆杉、观光木,伯 乐树、花榈木、七瓣含笑、 半枫菏、木莲、大果马菏蹄 等珍贵树种,为国家一、二 级保护树木,具有很高保护 价值。有100多种飞禽走兽 ,如云豹、白鹇、水鹿、猴 面鹰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尤以水鹿为多。龙 井 湖位于大桥镇龙井村,距县城40公 里。湖面达120公顷,可开辟水 上游乐项目

10、。湖面蜿蜒曲折,峰 回水转,一直绵延到金盆山冷水 坑,近20里水路。其实“龙井” 并非指湖面,而是指龙井湖边那 座绵延起伏的高山,传说那是一 条青龙的化身,它的龙头在大桥 龙井,龙尾在金盆山,“井”二 字其实本是“龙颈”,因修建龙 井水库凿山开路斩断几处龙颈, 故改名“龙井”。湖的沿岸森林 茂密,山峰陡峭,湖心有岛,近 500平方米,岛上树木苍翠,空 气清新,无污染,犹如一棵绿宝 石镶嵌在一件绿锦缎上。大圣寺塔 矗立于县城北隅原孝义坊祝 圣寺后。九级六面,为穿壁 绕平座的楼阁式砖塔,塔堂 有明暗层之分,共十八层, 高66.45米,底层外墙每面 宽5.9米,厚3.65米,内空 对角距3米,三面有

11、真门, 余相其间的三面则隐出假门 ,门上有平座及腰檐,底层 檐脊上为第二层平座,平座 用棱角牙子三层构成。各层 正中为壶门,塔顶为生铁铸 成的半圆形护拱覆盖,塔身 全用青砖砌成,黄泥沟缝。 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 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批准为国家级文化遗 产。大圣寺塔 历史悠久大寺圣塔的始建,旧志上曾有多处记载,但具体岁月却不详。明赣州 府志载:“宝塔寺初名延福寺,今更名祝圣寺,在县城北孝义坊,中 为大雄宝殿,殿后宝塔相传吴大帝赤乌年造。”清康熙三年信丰县志 称:唐贞观年间在县治北孝义坊大雄宝殿后有高九层的石塔。清乾隆 十六年信丰县志载:“其始建岁月无考,相传砖石间有字可记,曰

12、 杨贯重修又有三国时吴赤乌年号。”建国后,为查清该塔的始建岁 月,省文物部门曾先后两次派人来县进行考察。1954年在塔上取得一木 雕偶像。上有铭文;“朱叶民及妻来大圣寺,在塔上充供养。已丑岁十 一月口日题。”1984年对该塔进行全面维修时,在塔顶砌墙内发现刻有 “元广二年十一月十口日乔”的字砖一口,并于松露砖缝间取得最早为 唐“开元”,最迟为宋“元丰”年代的铜钱十多枚。1986年又地塔第七 层假壶门顺数地四口砖上发现写着“治平元年正月初”七个字。治平元 年(1064年)比元广(祜)二年(1087年)早23年,均为北宋年号。 根据至今所得资料和塔的外观结构等,有关专家认定此塔为宋塔,并且 是长江

13、以南北宋时期留下的一座最高古塔,文物部门也认定该塔为北宋 治平元年建造或重修,但该塔究竟建于何代,尚有待今后继续考评。旧 志载:大圣寺塔“凌霄矗立,通省无与伦比”,它在研究古代历史和建 筑艺术上颇有价值。建国初期,江西省文教厅即将此塔列为省保护文 物。玉 带 桥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层楼式拱桥, 两墩立于骤弯直下的激流之中, 其一紧靠河岸,护住河堤,其一 形如驳船,高出水面5.7米,拱跨 14.3米,墩拱全用青条石砌成, 桥身成弧形,弧长81.45米,弦长 74.44米,弧弦最大距离为10.84 米,桥面宽3.8米。用小乱石铺平 ,上建高3.2米的廊屋,廊屋为木 石结构,分为23段(间),两端 各建

14、4.2米高的瓦房桥头堡。当中 建成4.6米高的凉亭兼神庙,其长 5.1米,宽3.8米,内分前厅和后 殿,供人休息和祭祀。玉带桥在距县城约百华里的虎山乡中心村,亦即在隘高至龙州的虎 山河上,因其弧形如玉带飞跨于崇山峻岭之间,凌架于滔滔 激流之上,故名。据查,玉带桥为当地富翁余凤歧募资建成 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故又名“凤歧桥”。 亭内东西上方各书“神泽汪洋”、“龙驾远波”八个字,左 右两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功高德大固桥是赖圣偕神”、“海 阔江深登岸不须舟与楫”的对联,这是对当年募资造桥者的 称颂。桥面边沿还刻有1.2米高的矮墙替代扶栏望柱。 玉带桥历时200余年,桥体依然坚固,但桥楼已有破损

15、, 1932年桥楼为余福先首次集资维修。1954年再度维修, 2005年已修茸一新。 古时,玉带桥为本县通往广东兴宁、和平的交通要道,以结 构奇特、气势雄伟而闻名于赣、粤,有诗赞曰“远近闻名玉 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镇两山腰 ”。这就是玉带桥的真实写照。1983年玉带桥已列为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江南现存最长的弧形廊桥。远近闻名玉带桥, 两岸峻峰入云霄。 奔腾河水泻千里, 玉带飞镇两山腰。南山寺 原名金文寺,因在县南城南山中,故俗称南山寺, 为宋带邑人刘仁举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 )。之后修茸多次。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谷 山行僧智钧舍此,坚心募化,历

16、构三楹,光复旧 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南岳念和尚 在寺主持,再度修复时,建前厅为天王殿,立体高 盈丈,蔑壳中空,泥塑彩漆的四大天王神像于其 中。后厅中为大雄宝殿,左为九皇殿,右为观音 堂。各殿堂皆雕梁画栋,蔚然壮观。民国35年( 1946年)与谷山寺同为县内佛教僧住所。1963年 ,县林业局在此办公,更换了门窗、棚板。1976年 ,县人民医院搬迁于此,改建成职工宿舍,现南山 寺经释果容募捐重建,已建成规模。 在小江镇案山村,由当地谢氏族人集资创建于清嘉庆年 间(17961820年),原名文渊阁。咸丰、同治年间 (18511874年)两度遭兵毁。民国19年(1930年) ,谢族再度集资依原貌修复,并更名案山水阁。 案山水阁在案山村西南里许,南向,临水溪。楼阁用四 根木柱砥挺成砖木结构正方形,四层塔式。高18.55米 ,底层长29.8米,宽18.2米,占地5425平方米。青砖 砌墙,三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