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bb****7 文档编号:4858014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街道“十二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十三五”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街道“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内在压力,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争先创优”的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抓改革、促转型、惠民生,克难攻坚、奋力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发展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工作总结一 、主要工作实绩(一)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

2、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区域经济稳中向好。2015 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75.31 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3.8 亿元,分别比 2011 年增加近 1.24 倍和 3.24 倍,年均递增 5.54%和 33.7%,率先在全区内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十二五”期间,共完成地方税收 64.4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1.17 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 4.69 倍;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明显 ,综合排名全区前列。在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1年 16115 元,增至 2015 年 27000 元,年均增长 14%。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面对

3、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积极推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机械制造、文教用品、电线电缆、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着力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 23 家共 43 个项目,总投资 70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31 亿 元。2015 年 ,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 240 亿元,比 2011 年增加 1.11 倍 ,年均递增 2.66 %以上。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 38 家,超十亿企业 3 家,超百亿企业 1 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华生国际家居广场一期顺利开业,汽车 4s 城已落户企业 19家,“十二五”期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58.7 亿元,年均递增 12.4% 。强

4、化节能减排,关停整治落后产能企业 12 家,完成高耗能燃煤锅炉、电镀行业整治更新工作,街道被评为市级淘汰落后产能先进集体。科技创新不断加强。积 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改与新产品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区域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7 家,其中海天塑机、继峰汽车等 10 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规模达 15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 62.5%。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区域企业获准立项 科技项目 11 项,其中国家级 4 项、省市级 7 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完成发明专利申请 513 项、实现专利授权 1452项。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成立院

5、士工作站 4 家。强调高校及科研院所支持,搭建北京大学博士生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区域人才、资源与成果共享。农业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潜龙水生植物园、杜鹃研发中心、鲍家洋村月亮边蔬果基地、桥头严村芬芳果品基地四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成为全区现代农业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小浃江葡萄产业示范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完成“丁家山葡萄”、“邵河茭白”等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红阳猕猴桃、三叶木通等新品种不断涌现 ,农业经济合作社作用充分发挥,规模化经营共识逐步形成。粮食生产、生猪、家禽、水产品种养殖产量逐年提升;2015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2.75 亿元,实现农业

6、增加值 1.1 亿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总收入 8500 万元左右;落实股份制分红3670 万元。(二)坚持滨江新城开发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区域格局不断优化。强化重大项目保障。着眼于接轨宁波中心城区及甬江两岸联动发展,滨江新城开发建设全面加快。通途路拓宽、江南公路改造、小浃江学校、xx 福利院、华生家居广场一期、千亩高压线塔长廊绿化、小浃江分期整治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滨江新城油管移位 、小浃江商业综合体、加贝物流配送中心、文化中心等前期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全面加快征迁安置进度,抓好历年扫尾项目集中攻坚,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共征用土地 4296 亩,拆迁房屋 1226 户共3

7、1.1 万平方米、完成陈山安置小区、长山安置小区等共17.4 万平方米的安置任务,新昌钦寸水库移民工作顺利完成,获得市级考核第一名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 成区面积持续扩大,由红联老城区向南拓展,面积由 3.8 平方公里拓展到 15 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能级逐步提高。海派置业、锦绣名苑、滨海府等高端 住宅建设顺利推进,小浃江景观工程初具雏形,城区品位和形象明显提升。“四横四纵”城市路网格局逐步完善,陈山西路、小浃江路、季景路、安居路等重要路桥 设施建成开通 ,城区交通明显改善;大青墩新商住区等重要功能区块建设推进顺利,城市发展瓶颈逐步消除。启动老小区综合改造,统筹各类地下管网建设管理,

8、五 年来,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区文明程度公众满意度居全区前列。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编制实施新农村发展规划,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出台农村环境保洁补助及考核办法,农村环境面貌有较大改善。积极推进农村住房“两改”工作,顺利完成东岗碶新农村项目建设。精心打造兴岙片区“浃江风情”精品线,加速推进新棉、合兴等新农村建设重点片区,五年来,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超过7000 万元,探索建立“三位一体”农村社区化治理新机制,14 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覆盖所有行政村,累计建成省市全面小康村 11 个 、新农村建设合格村 24 个,市级环境整治村和区级新农村建设村基本实现全覆盖。提升

9、城区管理水平。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为着力点,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实施城区精细化管理。加大市容管理整治力度,实施街景形象提升工程,完成了沿街立面改造、兴浦街整治 、沿街道路标识规范、交警队东侧小商品市场搬迁等工作,彻底治愈了多年顽疾。从严治理“三违”行为及“三改一拆”工作 ,五年来,共查处并拆除各类违章建筑 993 起 88 万余平方米;开展城镇危房排查整治,解危工作稳步推进。城区三乱清理 、户外广告、店面招牌、夜宵摊、渣土车辆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市政管理养护、园林绿化、卫生保洁、菜市场、城区无物业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城区面貌逐年改观 。(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努力营造人居环境健康发

10、展,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加强生态治理。坚 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生态理念,营造良好生态共建共享氛围,实现国家级生态街道、省市级森林城镇创建目标。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推进城市生态带规划研 究,深入实施绿网建设工程,推进高架互通、通途路、骆霞线等主干道沿线绿化工程。园满完成了三年畜禽整治任务,整治畜禽 240 户。实施陈山采石场矿山体复 绿,完成林地抚育 4110 亩,推进农村“见缝插绿”工作,实现区域绿化覆盖率 35.94%,森林覆盖率 28.14%,建成国家级生态村 1 个,省市级森林村庄 22 个。改善环境质量 。深 入实施空气质量提升等生态工程,区域水、空气、声等环保指标明显提升,地表水综合

11、环境质量达到标准,小浃江水质达到 iv 类,好于上游鄞州水质。生活饮用 水自 2012 年开始全部由宁波大网水供应,出厂水质监测达标率达 100% 。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 ,优良天数比例大于 75%,pm2.5 监测值结果好于宁波 中心城区。声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达到噪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 ,区域环境噪声低于 55 分贝。推进五水共治。实施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推行河长制,整治“三河”14 条、拆除涉河违章 2 万余平方米,完成 55 公里河道清淤、清障和水系沟通,推进王家洋闸扩建等工程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小浃江整治三、四期已完成,五期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坚持项目建设与长效管理并重,11 个

12、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企业基本消灭污水直排,启动城镇污水管网截污工程,新增污水管网 3 公里,基本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街道先后荣获市级“五水共治”先进集体、市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先进单位,小浃江河道被评为市级十佳生态河道。(四)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持续强化。统 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累计新增就业 12687 人,新增就业岗位 1.1 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 3.1%的低位水平,“土 保”转“社保”业务有序开展,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升。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五年来投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资金 2600

13、万元,是“十一五”时期的 2.5 倍, 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a、aa、aaa 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累计达 36 家,覆盖率 86%。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统筹整合各类服 务,目前 58 个服务项目全部下放到村。积极开展减灾避灾管理工作和示范创建工作,竺山社区、高河塘社区、陈山社区和红联村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启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加强名优骨干教师培养,重新划分学校学区。实施新一轮校舍安全改造,累计完成投资 2 亿元,实施长山、下邵等 7 所学校(幼儿园)的新建、扩建工程。投资4776 万元的街道新福利院顺利交付使用。计生服务教育有

14、序开展,实施了性别比整治专项行动,1 个村被评为第四批全国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兴起 ,新建文化礼堂 5 个,海享文化和农村“种文化”深入人心,参与群众 10 余万人次。加快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步伐,创建完成全区首个全国文明村。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十二五”期间,街道先后被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五)坚持区域化统筹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从严治党 ,积极创新“清风督查”评价模式,完善相关惩防制度和廉

15、情预警机制建设 ,切 实加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 度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 、管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三公”经费 ,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 生。区域化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积 极优化区域化党建统筹工作,14 个区域性党建区块基本形成,“三位一体 ”构架进一步完善。继续开展村级班子动态评估,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创新非公企业党建 与后备干部“体外培养”相结合工作体系,充实“体外培养 ”后备干部库。新成立谢墅、下邵、枫林、长山、青

16、墩等一批公共服务中心 ,创新工作模式把区域化党建 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实现辖区区域化党建、公共服务全覆盖。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深 入开展十八大精神主题宣教、“三思三创”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教育实践等系列活动 ,着力建设为民、务实、法治、负责、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要求,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见行见效。扎实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强化干部住夜,出台推行联村干部履职清单。实现了联村工作标准化 管理,深入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畅通区长电话、政务微博等政民互动平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2011 年来,连续 三年在全区年度考核中评为一类班子。过去五年,工青妇、关心下一代、残疾人、慈善、武装、统计、档案、保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街道上下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巩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下全街道经 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还较为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仍需不断增强;城市功能还 不够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仍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