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7391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了大批的项目,下拨了大量资金,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县更是获益颇 多。2014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了“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稳步推进从财政预算编制环节清理和归并整合涉农资金”的要求,并要求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涉农 资金整合试验。我县作为国家整合涉农资金工作试点县,在科学安排和使用好各级项目、资金,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但收效不明显。具体 情况如下:一、涉农项目投入基本情况涉农项目政策性强、实施渠道多、投放

2、量大、涉及面广 ,以 2014 年为例,我县涉农项目(资金)支出为 6.3 亿元。涉农项目(资金)主要有农村道路修 建、基本粮田建设、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工程、现代农业建设、农村一事一议、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理、沼气建 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 、农作物良种补贴、畜牧业良种补贴、退耕还林、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贷款贴息等涉农补贴资金;各种种植 业、养殖业项目资金;扶贫、救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应急资金;林业生态省工程、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资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培训 资金。这些项目覆盖全县各乡镇,口径多,在整合

3、和管理上难度很大,存在的问题多。二、涉农项目投入存在的问题从我县承接的项目和资金情况来看,整体效能发挥情况不够理想,在项目统筹 、资金投向、项目及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基层组织和群众对存在的问题反映最为强烈。主要表现在:(一)项目重复投入现象普遍近年来,我县涉农项目除了各种补贴项目外,主要集中在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和贷款贴息补贴等项目投入上,由于涉农项目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专项 资金种类过多,不同渠道资金使用中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涉农项目安排缺乏明确规划和刚性预算,资金下达后实行分散管理,导致项目重复投入现象时有发生,项目 资金整合不佳。如涉农建

4、设性项目 ,由各分管部门组织实施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由县农开办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由县发改委实施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由水利局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由县国土局实施等等。各部门有着不同的报批程序和管理办法,互不沟通 ,导致项目技术和项目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划,出现项目多、规划小、资 金分散、管理不衔接等现象 。有些用同个项目多口申报,获得多口批复,造成资金被挪用,有些同笔贷款多部门申报贷款贴息项目,造成财政资金重复投入,形成套 取项目资金现象,容易滋生腐败,在 2013年上级审计中,就查出这类情况多起,并受到上级处罚。(二)建成项目效能低下一是有些涉农项目在立项前缺少论证和评估,项目完工后,不能发挥

5、效益。二是有些涉农项目建设偷工减料,不按设计施工,工程建设质量差,工程效益与设计 有不小差距。三是有些涉农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项目工程效能低下 。我县林业生态省工程、廊道建设工程等项目,种植的树后期浇水管护不到位,新造林成活率 低,项目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 xx 农业机械服务项目仪器设备购置管理使用混乱,未按规划完成采购,造成资金闲置等等。(三)项目分配投入分散我县是农业大县 ,乡镇多、面积大,受项目投入均衡性因素影响,有些项目和资金投入比较分散,撒胡椒面。有些项目调研不 充分,县级主管部门在安排项目时一杆子插到底,与乡镇沟通不够,资金安排有盲目性和随意性,部分

6、监管缺位,暗箱操作、人情项目不同程度存在。如财政扶贫整 村推进、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和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规模小、项目个数多、投入分散,项目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2010 年2013 年,我县单外投入 10 万元以下的涉农项目近 200 个 ,这些项目涉及全县 30 多个主管部门和绝大部分乡镇,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四)涉农项目和资金监管不到位。一是现行体制下,涉农项目安排权限多集中在县级主管部门 。县级主管部门在安排项目时存在一杆子插到底现象,与乡镇沟 通少,造成信息不畅,乡镇无法实施有效监督。二是有的县级主管部门对涉农项目资金没有全程有效跟踪监管 ,个别乡镇对涉农项目资金公开程度不高,群众

7、无从监 督或者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有的项目实施的进度缓慢,工程进度和质量不保障,造成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缓慢,资金滞留现象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迟迟 得不到改善。四是有的乡村干部在发放专项资金时,不向群众宣传上级有关政策,享受对象和享受标准等不公开公示,群众根本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享受,享受多少, 有的地方存在违规发放,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暗箱操作挤占群众应得的各项补贴,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一)项目部门利益分割 ,造成项目规划管理不科学一是由于涉农管理部门过多、职能交叉,不同渠道的涉农项目规划时互不协调和沟通,造成项目资金效益无法发挥最大化 。二是在涉农项目规划管理

8、上缺乏科学性,调研不充分,盲目性大,有重复交叉和分散安排的问题,项目规划不合理。三是在项目管理上,中间环节较多,管理链条长,资金安全机制不健全,容易产生脱节和漏洞,滋生贪污腐败行为。(二)项目管理部门多,涉农项目难以整合一是全县缺少总体规划,涉农项目申报各自为政,重点不突出。项目发挥效能差,由于参与涉农资金管理的单位过多,导致统筹协调难,项目管理难度大,项目 建设重点和支农投入重点相脱节 ,重点不突出。二是支农资金使用分散,项目实效难显现。农业项目多,申报、审批程序不规范,在资金分配上出现“撒胡椒面”现 象,涉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三是部分涉农主管部门以经费紧张为由,时常出现挤占挪用涉农项目资金

9、现象,影响了项目实施。四是整合制度不健全,各种涉农项目 管理制度都是上级制定,县级无权修改,只有遵照执行,这与整合工作存在一定矛盾,整合只能在表面上进行简单的安排,在深层面无法进行。(三 )涉农项目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项目管理欠规范一是项目涉及部门多,资金安排渠道多,项目种类多,县财政对涉农资金监督乏力,难以到位。二是项目缺少评审,招标不规范,有打招呼、指定招标等虚假现 象。三是项目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以行业管理为主,本位主义倾向严重,在利益驱动下,各自为政,监管不到位,导致工程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差。四是大多数涉农 项目主管部门在安排项目时与乡镇沟通少,信息不畅,乡村两级无法实施有效监督。五是有

10、的项目主管部门把涉农项目交给下属单位实施,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建 设质量难以保障。四、关于涉农项目的建议要以产业和项目为平台,集中财力 ,突出重点,提高效能,建立起分工明确、责权一致、协调高效的长效机制 ,整合上级支农投入,以充分发挥上级项目资金的扶持带动作用,提高项目效能。(一)强化领导 、统一协调。为了加强对我县支农投资的统一管理 ,有效利用各类支农投资 ,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整合支农投资指导协调小组,负责整合政府 支农投资日常工作。指导协调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协调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有关投资政策,部署、审定各部门制订的支农投资计划,审议本县农 业和农村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规划,

11、衔接各项支农投资的建设重点和项目布局,提出全县年度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建议,统筹协调支农投资中有关重大问 题。各部门应及时向发改委提出中长期发展规划意见,县政府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对涉农项目科学统筹,按照编制统一 、资金渠道不变、相互协调配合、信息 互通共享 、积极推动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原则,让更多更好的项目进入十三五规划 。(二)统一规划、集中申报。统一规划是现阶段整合支农投资的一个有力切入点。各有关部门应根据上级支农投资政策及 xx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 划,结合本部门实际,编制部门支农投资项目规划,包括必要的专项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和

12、主要建设项目。指导协调小组围绕 国家、省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各部门规划,编制县域发展建设综合规划 ,以优势产业、重大项目或重点区域为载体,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 各涉农部门严格按规划申报项目,按项目争取资金,发挥规划对安排支农投资项目的指导作用。项目申报实行二级决策制度:初级决策,即项目主管单位决策,由项 目主管部门根据上级投资政策和项目单位实际情况,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具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汇总决策,即县整合支农投资指导协调小组决策,通过协调会 议,进行充分研究和讨论 ,在服从全县大局、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后平衡、汇总,上报或批准。对于向上申报的项目,未经指导协调小组批准,不得

13、上报 。(三)规范管理、健全制度。一要完善政府支农投资项目的计划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后期评价等项目管理程序,建好政府支农项目,管好项 目资金。二要实行项目计划下达公示制度,上级政府支农投资项目计划无论是一个部门,还是多部门联合下达到我县,都必须报经县整合支农投资指导协调小组 ,并 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要明确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实行业主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县政府要与每个支农投资项目的 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建设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四要完善项目资金拨付程序,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严格封闭运行制度,县指导协调小组对 支农资金的

14、拨付、使用进行全程监控 。五要完善工程竣工验收 、后期评价和问责制,积极推行“代建制”,实行管项目、管资金、建项目“三权”分立制度,建立部 门间合理分工、共同协商、相互制衡和有效监督的机制。(四)加强监管、严肃纪律。建立健全支农投资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制度,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督查和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计划执行、资金使用、项目 进度、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和督导。明确项目投资主管部门、资金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建立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各项目主管 、建设部门, 要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恪尽职守、密切配合,确保政府支农投资安全使用,发挥最大效益。杜绝利用项目谋取部门利益的行为,对于违反项目申报二级决策制 度、项目建设违反程序、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资金管理出现漏洞造成损失等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涉农项目发挥效益。总之,对涉农项目进行整合是一项新课题,需要创新和探索,我们应按照上级有关项目整合的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走出适合我县的项目整合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