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7381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面.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浙江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农经工作新局 面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各级农经工作部门,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按照省里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经工作目标和任务,求真务实,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几年来,全市的农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一、三年来农经工作的回顾这三年来,我市在紧紧抓住农经“三大管理”工作的同时,每年抓住 12 项工作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全市农经工作。(一) 、稳定承包政策,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从 1998 年开始,我市按照

2、中央、省有关政策 ,开展了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0 年不变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据 2003 年 8 月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调查。目前全市已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村 967个,占总村数的 92.8。已完成二轮承包的耕地面积289.45 万亩,占应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 97.7,已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66.49 万份,占应签农户数 68.82 万户的的96.61,已发放土地承包权证的村 972 个,已核发土地承包权证 63.57 万份,占应签农户数的 92.37。全市尚有 75个村未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其中尚未开展二轮承包工作的村有 16 个 ,主要集中在城市

3、近郊和经济开发区。全市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预留机动地面积 4.57 万亩,占农户应承包耕地面积的 1.54。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主要抓了: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充分利用广播 、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 ,开展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活动,并通过下发宣传资料、张贴公告、宣传标语、横幅、开展培训等形式,使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工作检查。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土地流转情况、土地整理后的承包权落实情况、土地征用有关政策的到位情况等内容开展了专项检查。三是对农村土地承包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在土地承包中存在问题的几种类型,分析出现这

4、些纠纷的原因 ,提出政策上的一些处理意见。四是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的纠纷 。本着实事求是、合理合法、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按照有关政策精神及时处理土地承包中出现的矛盾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我市按照中央有关精神,结合实际,积极、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 38.17 万亩,占全市承包耕地面积的 12.9,比99 年的 14.1 万亩增加 2.7 倍,其中:采用转包形式流转面积 22.73 万亩,互换形式 1.72 万亩,转让形式 2.2 万亩,出租形式 7.27 万亩,其它形式 4.25 万亩。共签订

5、土地流转合同 12.44 万份。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户 20.74 万户,其中土地流出农户 16.82 户,流入农户 3.92 万户。全市 1042 个村中涉及土地流转的有 894 个村,占总村数的 85.6。(二) 、规范收费行为,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历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我市按照中央、省有关政策精神,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在税费改革前,按有关政策落实村提留乡统筹。严格按照中央“一定三年不变”政策 ,落实村提留乡统筹,在 2002 年之前,全市的村提留乡统筹人均负担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都在 1.5%以下,且每年的绝对值均比上一年有所

6、下降。农村两工严格按规定执行,并按自愿的原则实行积累工代金制度。全市建立了农民负担预决算 、农民负担监督卡、统一收据、农民负担专项审计等制度,加强对农民合理负担的监督管理。二是开展对涉农收费的明查暗访。为了落实全国、全省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 ,我市每年组织力量,开展对农民负担的明查暗访 。在去年的暗访中,共暗访了 7 个县(市、区) 、20 个乡镇、26 个村,走访了解情况 51 户农户 ,调查了 13 个单位,发现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例 5 个,违纪金额 77.2万元, ,暗访结束,清退了违纪收费,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作出了严肃处理。在历次专项检查中,确定检查重点,深入农村 、深入农民,不走

7、过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农村中小学取消了晚托班费 、双休兴趣班费、补课费 、电脑上机费等,土管系统取消了农民建房用地指标有偿调剂费、土地登记证书费、临时用地管理费等,建设系统取消了白蚁防治费、图纸设计费等。各类押金、保证金清退力度大,历年收取的押金、保证金基本上清退完毕。各类涉农收费经过几年的清理及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的公示,遏制了不合法、不合规收费现象的出现,自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超范围收费的情况基本消除,涉农收费进一步规范。农村涉农收费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三是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从去年 7 月 1 日起 ,我市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这是深化农村改革,规范农村税

8、费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农村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全面分析了全市的农民负担现状,对改革前后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测算,出台了关于改革和规范村提留 ,建立公益事业资金的意见等三个政策性意见,并对全市税费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农村税费改革,使减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 年 ,全市全面取消了乡镇统筹款,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村公益事业资金和村一事一议筹劳的提取、使用、管理,村公益事业资金及一事一议筹劳,在年初全部实行预算制度,提取的项目、标准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列入农民负担监督卡管理 。全市村公益事业资金预算额为 9244.56 万元,人均 37.17 元,比

9、2002 年的村提留、乡统筹总额 14190 万元,人均 57 元分别减少 4945.44 万元和 19.9 元,减幅为 34.9。2003 年积累工预算为 168.86 万工 ,比 2002 年的 254 万工减少 85.14 万工 ,其中交代金 1532万元,比 2002 年的 1606 万元减少 74 万元。2003 年全市面上未实行一事一议筹劳政策(除个别县的少数村) 。我市农村公益事业资金比改革前 2001 年的村提留乡统筹下降了50.1。四是抓好农民负担的案件处理。加大对农民负担来电来信来访的处理力度 ,每年由市处理的涉及农民负担来电来信来访在 20 件左右。2002 年通过查处来

10、信,责令基层单位停收违规收费 26 万余元,基层政府因查处后自行停止违规收费 200 万余元,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三)探索有效机制,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是我们农经工作的老本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原有的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强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深化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1 、全面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坚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将有力地促进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减少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减轻农民负担。通过试点、总结、推广,全市 70 个乡镇(街道)、1036 个村已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分别

11、占全市总数的 100和 99.4,已有 68 个乡镇(街道)实施电算化管理,比去年底的 45 个增加 23 个,电算化乡镇(街道)的比重已达 97,村级财务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做到开支合理,记账规范、及时,账目清楚,核算正确。在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过程中,继续加强财务公开、村级预决算、财务审批、民主理财监督等制度 ,村级财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2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检查。2002 年,嘉政办发出(2002)63 号关于开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检查工作的通知 ,在全市开展了一次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大检查。全市共抽调人员 2560 人,对 70 个乡镇、1057 个村、

12、130 家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市里组织了二个检查组进行了抽查 ,基本摸清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的家底和财务管理的现状。检查结束后,市政府转发了市农经局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工作意见的报告,并根据我市实际,市农经局制订下发了嘉兴市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强化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 。3、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农村财务公开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了推动这项工作,2002年由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农村“两公开”工作现场会,对我市的农村“两公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 。根据农业部、农业厅的部署,开展了农村财务公开的检查,全市 70个农业乡镇、10

13、42 个村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表式、统一程序、统一地点的要求,已全部实行了财务公开制度,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财务公开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不断巩固;二是财务公开的内容日趋完善;三是财务公开的形式呈现多样;四是财务公开的质量稳步提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网络,保证了公开的时效性、真实性、有效性。4、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农村财务管理要规范运作,强化监督是关键。一是加强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监督。全市 1042 个村均已建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小组,通过审查财务收支账目,使财务运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二是加强乡镇代理会计监督,在入账前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规定或手续不全、开支不合理的,予以退回或不予

14、开支。三是加强审计监督。通过对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专项审计,强化外部监督。按照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上半年市农经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对村级组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 ,对村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专门作了规定。市里对各地开展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全市要求年内开展专项审计与财务制度审计 100 个村,并将农村审计列入了农经工作的考核内容。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对84 个村开展了农村审计。5、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从去年开始,我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村的集体资产需要寻找一种适当的办法进行处置。通过学习考察、调查研究 、可行分析,200

15、2 年市确定在嘉北街道和殷村开展社区股份制的试点。经过调查分析、政策制订 、清产核资、资产审核、股权确定等程序后,全市成立了首家比较规范的社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到目前,全市已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 6 家。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为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办法,为今后的撤村建居,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社会进行了有益的偿试。(四)加大政策引导,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一是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研 。为摸清全市合作组织建设的现状,2002 年市农经局专门发

16、文对全市合作组织建设进行深入调查 。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情况、所从事的产业情况 、主要的服务内容、会员和经费的来源、经营服务的效果等情况。二是在2002 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会议上,评选出全市十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好全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推荐工作。三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调研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 ,提出了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扶持的建议。该意见已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由市政府以(2003)55 号文件下发。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55 家,全市实际在运作、能起到带动农户效应的专业合作组织为 165家,其中种植业 16 家(主要是水稻、杭白菊 、茭白等),果蔬业 49 家,水产业 26 家,食用菌业 10 家,畜牧业 45 家,花卉苗木业 19 家。合作组织拥有会员 14488 人,平均每个组织的会员数 62 人。全市已办理民政社团登记的合作组织11 家,工商登记的 56 家。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