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6377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畜牧业市畜牧业“十二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总结及“十三十三 五五”工作思路工作思路xx 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省农业厅办公室:根据关于报送“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思路的通知(粤农办2015467 号)的要求,现将我市畜牧业“十二五”工作规划执行情况总结及“十三五”工作的主要思路汇报如下:一、我市畜牧业“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二五”期间,在省农业厅的正确指导下, 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治牧、科技兴牧,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方向发展,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2、工作;积极应对 h7n9 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力抓好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全市没有发生重大 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十 二五”期间,我市生猪出栏量、家畜出栏量、禽蛋总产量、肉类总产量继续位居全省首位,为保障全省肉食品产品供应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预测 2015 年全市肉 类总产量 66.0 万吨,比 2010年增长 3.1%;禽蛋产量达到 6.91 万吨,比 2010 年增长35.8%;全市牧业总产值将达到 172.4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25.7%。生猪生产方面。据统计,2015 年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量为 340.49 万头

3、,比 2010 年末增长 6.95%;其中能繁母猪 存栏量为 38.80 万头,比 2010 年末的 37.55 万头增加了 1.25 万头,增长 3.33%;预计 2015 年生猪出栏量为609.2 万头,比 2010 年 增长 7.1%。家禽生产方面。据统计,2015 年前三季度累计出栏量为 1.13 亿只,预计 2015 年全年出栏量为 1.6 亿只,与 2010 年出栏 1.65 亿 只基本持平 。种番鸭养殖发展迅速,仅 xx 市红火番鸭种苗有限公司加盟的养殖户种番鸭年存量超过 20 万套,年出栏番鸭种苗超过2000 万只。(二)特色养殖业初具规模。草地畜牧业。受 消费带动和政策引导等

4、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市肉牛、肉羊、鹅、兔等草食动物发展迅速。预计 2015 年全市牛、羊出栏量分别能达到 5.0 万头、3.0 万头,比 2010 年分别增长 31.6%、36.4%。化州市科大鹅业有限公司现建有标准化鹅舍 2 万多平方米,存栏种鹅 3.3 万只,预计 2015 年出栏鹅苗 120 万只,销售收入 4300 多万元。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养鹅业,带动周边 300 多农户养鹅,现周边农户有后备种鹅 10800 只,肉鹅养殖产业初具规 模。小耳花猪。小耳花猪是广东三大著名地方猪种之一。目前,我市小耳花母猪存栏约 5.3 万头,仅电白县观珠镇的小耳花猪年出栏量就超过 40 万头

5、,种母猪销往省内各地以及海南、广西、贵州等省份,成为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土猪交易中心之一。怀乡鸡。“信 宜怀乡鸡”与清远鸡、惠阳胡须鸡并称广东“三大名鸡”。广东盈富农业有限公司与省内有关机构制订了怀乡鸡的品种标准 ,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广东省农业名牌产品称号。目前该公司已建立 起 3 万多套的怀乡鸡育种基础群,加盟农户 550 户,年出栏怀乡鸡1200 多万只。肉鸽 。我市肉鸽产业发展迅速 ,xx 市瑞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xx 市丰利鸽场 、xx 市顺翔鸽业有限公司种鸽等三大鸽场肉鸽年出栏量均超过百万只,肉鸽销往省内各地以及海南 、广西等周边省份,肉鸽产业成为我市发展最为迅速的特色养殖业

6、。(三 )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十 二五”期间,我市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国内饲料生产企业前几名的龙头企业均已在 xx 投资建厂 ,饲料厂数量和饲料年产量均大幅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市现有饲料 生产企业 73 家,比 2010 年的54 家增加了 19 家 。73 家饲料企业中配合饲料企业 57 家,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企业 8 家 ,单一饲料生产企业 8 家 。据统 计,2014 年全市饲料产量 230.24 万吨,比 2010 年增长 79.5%。(四)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十 二五”期间,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抓住国家加大对畜禽养殖行业投入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扶持政策在引领生产方式转变方面

7、的作用。在生猪标准化改扩建项目 安排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分配等方面,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优先安排给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养殖场,通过财政扶持资金的激励作用推动畜禽规模化 标准化的发展。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全市有 7 家省级原种猪场,47 家(全省 300 家)猪场被评为省重点生猪养殖场,种猪扩繁场数 量从 2010 年 56 家增加到目前的 90 家。有 1 家省级原种鸡场 ,20 家(全省 200 家 )禽场被评为省重点禽场;种禽扩繁场从空白增加到 11 家。纳入省级“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养殖场有 8 家,培育基地 2 家。(五)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8、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十 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完善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消毒灭原、疫病监测、检疫监督,扎实推进 动物防疫系统乡镇建设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高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2013 年秋季,农业部对我 市进行动物疫病工作考核,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我市紧紧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强化领导,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强化执法监 管,严历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禁限用畜牧业投入品行为,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切实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监

9、管能力和水平。“瘦肉 精 ”年监测样品维持在 8 万份左右,2014 年全市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分别为生猪 485.54 万头 、224.99 万头,家禽 5746.51 万羽、1053.37 万羽、牛羊 5.23 万头、5.52 万头。检出并无害化处理病害猪 294 头、病害家禽 1992 羽。据省、市抽检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各批次畜产 品合格率均达 98%以上,全市也没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六)畜禽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我 市鼓励和扶持畜禽规模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引导养殖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我市的怀乡鸡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先后培育和发展了 8 个省农业名 牌产品。怀乡鸡和

10、小耳花猪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全市培育出广东盈富农业有限公司的“信宜怀乡鸡”、高州市杨氏农业有限公司绿杨鲜鸡蛋、广东丰利 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丰利王肉鸽、中粮饲料高捷“313 瘦肉型大猪配合饲料”、xx 市昌达饲料厂有限公司的福惠民“513 瘦肉型大猪配合饲料”、高州市湖塘畜牧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的“三元杂活肉猪”、 高州市三和牧业有限公司“优质瘦肉型活肉猪”和 广东正红鸭蛋开发有限公司的“咸鸭蛋黄”等 8 个省名牌产品。全市有 54 家畜牧企业的畜禽产品通过了“三品认证”。(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迈出重要步伐。随 意丢弃病死畜禽不仅危及畜牧业生产,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重大隐

11、患。为探索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2012 年 10 月,市政府下发了xx 市 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方案的通知 ,要求各区、县级市依辖区养殖分布特点和自然条件分别建设 1 个动物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及若干个动物无害化 处理点,对正常死亡和染疫动物采用深埋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市财政按 100万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2013 年,我市在高州市率先开展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 暨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开展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结合国家规模养殖场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进行运作。2014 年 7 月,由高州市食品集团公司负责建 设和运营的高州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截止 20

12、14 年底,高州市累计投保育肥猪 21 万头,养殖户成功办理理赔的病死猪 1.3 万头。2015 年 8 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在 2019 年底前,生猪出栏量超过省规定的 50万头的区(市)均建成病死畜禽无 害化处理厂(场),建成完善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八)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开局良好 。“十 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有 1200 多家(次)养殖企业启动了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其中 735 家规模养殖场通过了环保部的减排认定,认定养殖场数和养殖量数均为 全省首位。在通过认定的养殖场中,生猪养殖场 655 个,肉鸡养殖场 64 个,蛋鸡养殖场 12 个,

13、肉牛养殖场 4 个。此外,各地持续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 河流、水库等禁养区养殖场关闭工作。近年来,先后启动了东干渠、白沙河、高州水库等区域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我市畜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将面临的主要挑战(一)畜牧业用地和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我 市人多地少 ,人地矛盾突出,而且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部分地方的镇、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仍未能科 学合理地安排畜牧养殖用地,限制新建、扩建养殖场建设。在养殖污染问题上,由于传统生产方式仍普遍存在,分散小型养殖比例偏大,部分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意识 较差 ,畜禽粪便、污水排放未经

14、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二 )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近年来,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压力较大。当前防疫工作中也存在有不少薄弱环节,个别地方的免疫、消毒不到位,乱丢病害畜禽的现象仍有发生。(三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我市畜牧业产业链短,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缺乏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目前,我市畜禽加工仍以屠宰加工为主,没有分割、包装、冷藏等环节以及更精细的深加工,从而使我市畜牧业生产链条无法延伸,畜产品无法增值,竞争力和效益无法得到提高。(四)畜产品安全监管仍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缺乏技术检测手段,缺乏先进的检

15、验仪器设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执法检查经费不足,人员编制较少,执法力量薄弱,监管难度大。三、“十三五”时期我市畜牧业工作的主要思路我市畜牧业“十三五”将坚持走“规模经营 、 健康养殖、加工增值 、生态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按照“稳生产,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畜牧产业、科技创新、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动 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五大体系”,大力提升畜牧业规模、质量、效益、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 展。(一)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一是重点抓好优化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积极开展畜牧业“十三五 ”规划编制的工作,结合畜牧业当前面

16、临的新形势 ,引导优化生猪、家禽等畜产品生产布局,促进畜产品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与消费市场相对接。二是推动畜禽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小耳花猪和怀乡鸡等地方特色优良品种产业化开发力度。三是大 力推动草地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牧草和草食动物两大主体建设,推动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和省现代农业草地畜牧业项目,重 点扶持建设一批草地规模较大养殖基础较好、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牛羊生产基地,积极改善全市草地畜牧业的基础设施,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牧草和草食动 物两大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培育草地畜牧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草地畜牧养殖合作组织,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高产值畜禽养殖业 。在化州、茂南平原和水网地区发展肉鹅、肉鸽养殖。(二)切实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洁净养殖技术。积极推行“农、牧、渔、沼”结合等多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推广洁净养殖技术,严格控制养殖及生物环境,合理利用粪污等资源。二是积 极推进生猪养殖方式转变。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