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6260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扶移局2015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扶移局市扶移局 20152015 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 展情况报告展情况报告市扶移局 2015 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今 年以来,我局将精准扶贫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民生扶 贫、) ,构建“六种”扶贫模式(能人大户+贫困户、村集体组织+贫困户、专合社+贫困户、企业+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理财收益扶贫) ,部门包村帮扶,贫 困户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 市辖 46 个乡和镇 4 个街道办事处,445 个村,总人口 87.8

2、 万人,幅员面积 1868 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 62.6万人。截止 2014 年底,全市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 2013 年的 7.29 万人减少到 6.1807 万人。2015 年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共规划生产扶持和就业发展 2.7948 万人,移民搬迁安置 1.7444 万人 ,低保政策兜底 2.3866 万人,医疗救助扶持 2.4814 万人。二 、具体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市 上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以市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工办、扶移局、交运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扶 贫攻坚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精准扶贫工

3、作领导小组 ,且指定一名熟悉精准扶贫业务和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辖区内的精准扶贫工作,驻村 干部作为村级联系人,指导村“两委”成员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 )广泛宣传政策精 准扶贫涉及的人员多,群众关注度高,我局以加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宣传,争取市领导先后召开 10 多次市级精准扶贫工作会议,集中学习中 央省精准扶贫政策,安排布置有关工作。其中,市委书记主持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5 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精准扶贫 2 次,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 人参加的专题会议 4 次,分管领导、乡镇(街道)业务工作人员、贫困村书记参加培训会 4 次

4、。组织全市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政策法规和扶贫规划等业务内容 3 天;利用政府网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将中、省有关精准扶贫的政策意见 进行宣传;在短信平台 、微信等宣传媒介上发布扶贫政策及扶贫动态 3 千条;在阆 中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精准扶贫专题节目,推出了“扶贫攻坚在行动”一系列具有政策导向性、舆论引导性的扶贫宣传报道 5 次,在阳光政务栏目扶贫板块,抽 调专人为贫困群众解疑答难 2 次;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扶贫政策资料、扶贫手册、明白卡,开广播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向贫困群众大力宣传精准扶 贫、精准脱贫最新政策,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各项工作1、精准识别

5、。我 市 2014 年 5 月 20 日出台了xx 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后 ,庚即启动了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信息采集工作,按照农户(贫困村 )申请、村民代 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审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公示、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告的工作流程(即“两公示、一公告”工作流程),全市共识别出贫困村142 个,贫困户 27612 户,贫困人口 72900 人)。在识别的基础上,统计出了贫困村、贫困户的相关属性,找出了致贫的各种原因,并在国家“扶贫开发 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中进行了录入。2、精准复核。我 市针对乡镇、村普遍存在贫困户识别不准及未按要求进行整户识别等问题,2015 年

6、7 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贫困户重新复核工作。 在精准复核的过程中, 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及复核工作提出了严格纪律,明确提出复核“四评四不评”要求,将有车的、有房的、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干部排除在贫困户之外,将重病、重灾、重残和上学困难的农户必须纳入 。市委、市府“两办”出台精准复核方面的文件 2 份下发各乡镇,召开了精准复核会议 3 次。 8 月上旬,由市委办、政府办 、扶移 局牵头组成了 5 个工作组,分赴各乡镇、村检查、指导贫困户精准复核工作。此项工作获得了省扶贫移民局的认可及表扬。3、比对清退。2015 年 10 月 25 日,我局根据省、市安排 ,即时开展精准识别“回头六看”,即一看扶贫对

7、象准不准、二看脱贫需求清不清、三看帮扶机制实不实、四看资金使用准不 准、五看指标数据全不全、六看脱贫成效真不真 。要求认真落实贫困户比对清退和更正工作,对全市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开展 8 项比对,即与公安比对,看贫困户户 籍真实性,看是否在同一个户头;与财政及劳动人事部门比对,看是否存在财政供养人员;与车管所比对,看是否存在贫困户购车;与房管部门比对,看是否存在贫 困户购买商品房以及在城镇有自建住房;与工商部门比对,看贫困户是否经营公司及是否个体工商户;与民政部门比对,看贫困户低保、五保等信息是否真实、漏 落;与残联比对,看贫困户残疾证号真实性及是否有漏登信息;与住建部门比对,看贫困户异地扶贫搬

8、迁与危房改造是否交叉重叠。该项工作由于时间紧迫,要求乡 镇、村先开展走访、调查,进一步摸排贫困户信息,并登记上报,有拿捏不准的,再到相关部门比对核实。为进一步落实好此项工作,11 月 10 日,市府办召集相 关的 10 个部门安排落实再比对工作。11 月 23日,市委办再次召集相关的 10 个部门安排布置,并传达了“川开发201518 号”文件精神。市委明确指 出,相关部门就是比对的工作主体,要认真开展比对工作,对于技术层面有难度的,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协助,务必将贫困户信息比对准确,落实省有关文件要求。12 月 1 日,我市又根据南充市 11 月 30 日召开的紧急会议精神,在全市再次召开乡镇党

9、委书记、市级部门参加的紧急会议安排贫困户再核实 、再清退、在调整工 作 ,同时传达了南充市委主要领导对该项工作的要求 ,并将 关于省级层面对南充市的比对情况通报 和“川开办发201518 号”文件下发到各部门和乡 镇,全市再次掀起了为期 3 天的再核实、再清退、在调整工作,同时也对各地实施贫困户核实、清退在纪律上再次作了要求,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进一 步落实。2014 年底我市剩余贫困户数 23620 户、61807 人。通过今年 78 月开展的复核和 11 月开展的比对更正清退工作后,截止目前,净核减 2480 户、2195 人(其中,与房管部门比对清退 423 户、1359 人 ,

10、与工商部门比对清退 72户、216 人,与财政及劳动人事部门比对清退 84 户、133人,与车管所 比对清退 96 户 283 人,与民政部门比对更正 195 户、195 人,与住建部门比对更正了 152 户、481 人的贫困信息,与残联比对更正 211 户、213 人的贫困信息,与公安部门比对清退 204 人,更正了 534 户 723 人的贫困信息,因取消非整户识别减少了 1805 户 )。现有贫困户21140 户、59612 人。异地扶贫搬迁复核结果为:“五个一批”规划为 5883户、17444 人 ,现复核结果为 3802 户、11439 人。4 、抓好项目扶持。为 把中、省、市的决策

11、部署落实好,我局指导贫困户填写一张明白卡,村建立一本脱贫台账,乡建立一套贫困户名册,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输血与造 血并举,因地施策,因村施策,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帮助实施一批致富项目,不断提高贫困户自主发展能力。帮扶单位立 足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深入开展定期、定点、定户、定人的精准帮扶工作,着力解决安全饮水、交通困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今 年,省安排我市专项扶贫资金 3992 万元(其中 900万元用作产业扶持周转金),南充市安排我市专项扶贫资金约 300 万元,我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4000 万元,重点

12、用于 65 个村 15068 人的精准扶持工作。每个村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70120 万元,其中用于到户扶持资金不低于1000 元/人,且重 点用于产业发展;剩余资金用于村公益项目实施及全村人受益的产业发展。5、抓好驻村帮扶 。进 一步落实干部驻村帮扶责任,建立市级领导及市直部门(单位)联系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制度,确保全市 142 个省定贫困村每个村都有一名联系县级领导、一个帮扶 单位、一个驻村工作组、派驻一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驻村帮扶机制。各乡镇(街道)同步建立驻村帮扶制度。强化驻村工作纪 律,驻村工作实行“两不”包干制度 ,贫困村不“摘帽”工作组不撤出,贫困户不

13、脱贫 、帮扶干部不脱钩。(四)加强项目监管1、科学规划。一是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严格按省扶贫移民局的要求,在项目的申报、立项上力争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民生化,力争解决贫困群众所急、所盼、所需的项目。二 是方案编制到村到户 。按照省上提出的五大扶贫工程,做到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三是因户施策。通 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 、 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 。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实施水、路、房、产业和环境改善“五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14、。在项目规划中,创新提出了多户受益项目和单户受益 项目的划分,扶贫项目 ,即可单户自己建,也可多户联合建,确保了小钱也能办大事。实施方案一经审批后,严禁随意变更 。2、严格项目实施监管。在 项目实施上坚持乡、村为实施主体。公益基础设施项目坚持设计、预算、财评制,并通过村级自建、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施工队伍来开展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建设 过程中,要求村上组织群众代表要成立“项目理财 、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物资采购”等四个工作小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参与和监管;要求乡镇切实履行监督职 责,定期到项目区指导工作,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市扶移、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不定

15、期开展对项目的核查工作,确保 我市精准扶贫项目顺利实施。贫困户到户项目,坚持贫困户为实施主体,贫困户自主选择和建设项目。项目实施结束后即时进行验收报账。项目验收坚持三级验收制 度 ,即村自查、乡验收、市终验(到户项目抽查)。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我 市出台了xx 市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办法从 4 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推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 ,财政管资金的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 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二是推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度,做到“七坚 持”,即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坚持按批准的扶贫项目报账,

16、坚持按项目进度报账,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报账,坚持报账逐级审批,坚持合法票据报账,坚持项目质 保金制度。三是推行检查机制 。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推行公开机制 。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 、财政联 合发文,将项目资金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同时 ,要求项目村利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五)注重机制创新对 于省安排的 900 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我市拟在每一个省定贫困村成立一个扶贫互助社,通过扶贫互助社无息借款给贫困户,用于产业发展,并开展贫困户授信评 级,每个贫困户借款额度最高 5000 元。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以“村集体组织+贫困户、企业+贫困户、专合社+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模式,实现贫困户增 收。同时,在岳林垭村 ,我市探索了“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将涉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股权量化,设立一部分贫困户优先股,由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统一经 营,按股份分配收益红。三、存在的问题我 局精准扶贫工作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