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6172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_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 曲折道路马关县古林箐乡中心学校 杨正洪一二三快乐预习感知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战后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1、二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 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中欧洲8个、 亚洲4个。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观察P65“二战后社 会主义国家分布图”, 请说明二战后欧亚诞生 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苏 联波 兰 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 大 西 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 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一、二战后兴起的

2、社会主义国家: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效仿苏联模式进行 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人民生活水平滞后以及 忽视民主法治建设等问题。波兰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 共和国罗马尼亚 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加利亚 人民共和国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 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 阵营的成员 。二、二、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1953年年3 3月,月,斯大林逝世。斯大林逝世。19531953年年9 9月月,赫鲁晓,赫鲁晓 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

3、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 领导人。领导人。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18941971)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 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 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19531953年年3 3月月5 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 部长会议主席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斯大林(1879187919531953)突患)突患 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 晓夫先是发动高层同僚一举铲除了晓夫先是发动高层同僚一举铲除了贝利亚贝利亚 ,接着,他又成功地剥夺了,接着,他又

4、成功地剥夺了马林科夫马林科夫的政的政 府首脑地位。府首脑地位。19531953年,年,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 础上,础上,19561956年年2 2月,召开了苏共月,召开了苏共“二十大二十大” 。 (二)原因:(二)原因: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 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例如:例如:工业发展很快,工业发展很快,19131913年年19501950年增加年增加1212倍。倍。 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40%,19531953年全苏人

5、均年全苏人均 的粮食低于的粮食低于1913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1913年增加了年增加了 20%20%。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 经济结构的弊端。经济结构的弊端。领 域 主 要 内 容经济经济 领领域工业业方面,精简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 中央直属企业业交给给地方管理;扩扩大加盟共和 国的经济经济 管理权权和企业业厂长长的经营权经营权 。农业农业 方面,提高农产农产 品的收购购价格,降低交 售定额额;改组农业组农业 拖拉机站;扩扩大企业业的自 主权权等等政治 领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论观 点,平

6、凡冤假错错案;允许许揭露斯大林 时时社会阴暗面文学作品公开发发表。(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 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 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 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 影响。 61页思考与讨论:你认为苏联出现个人崇拜现象 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消除个人崇拜? 答:原因,首先俄国历来崇尚皇权,其次领导人长 期实行集权统治,第三干部任用制度存在严重缺 陷,第四政治高压运动不断,第五领导人虚荣心 使然。 对策:既要不断提高大众 的文化思想水平 ,也

7、要积极从政治体制的改革入手,使得领袖个 人权利受到应有的监督与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四)、评价【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赫鲁晓夫 的改革?(成功还是失败)失败?失败原因:第一、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第二、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 补,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 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 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

8、人因素,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对对“斯大林斯大林 模式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冲破无法从根本上冲破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拓展延伸】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赫鲁晓夫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虽然在经济和政 治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上他 的主观主义,以及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了思想 混乱,导致改革的失败。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1964年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失败原因:未失败原因:未 能从根本上改能从根本上改 变高度集中的变高度集中的 政

9、治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 。黑白相间的墓碑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 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 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 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 的进程。” 尼克松三、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匈牙利改革(一)、原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 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经济结构严重 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人民生活水平 滞后以及忽视民主法治建设等问题。其中以 匈牙利改革较为突出。首都:布达佩斯首都:布达佩斯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卡达尔卡达尔(二)、匈牙利改革 1、导火线:匈牙利事件历时三

10、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 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 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匈牙利事件后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2、内容领 域 主 要 措 施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领导 ,发扬发扬 社会主义义民主,健 全法制,稳稳定政治局势势 经济经济 上降低积积累率,放慢重工业业的发发展速度, 优优先发发展农业农业 和轻轻工业业(发发展方针针)废废除农产农产 品的义务义务 交售制,提高农产农产 品 的收购购价格,国家取消合作社和国营农营农 场场的指令计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经济 手段进进行调节调节 (农业农业 政策) 在工业业

11、方面也进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匈牙利的主要改革措施各起什么作用?3、匈牙利改革的结果如何呢? 城市职工中一部分人收入增加;农业持续 发展。 1984年,粮食人均产量居世界前5名 外债负担越来越重。 1988年初,背负外债160亿美元,人均外债 1500美元,居东欧国家之首。 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严重。影响:这些改革措施,使匈牙利政治经济形 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 较好基础。改革取得成效的最根本原因是:依据本国国情进行改革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年,试图 的 改革,被 镇压。都成效不大 62页参与园地 2.说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了什 么问题,改革的效果怎

12、么样 ? 答:发展道路上遇到经济发展失衡,改革最后失 败,东欧巨变,最后苏联解体 。首都:贝尔格莱德首都:贝尔格莱德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铁铁 托托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布 拉 格 之 春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捷克人在苏联军车上书写标语,把进入捷克的苏军比作 1939年入侵捷克的德国纳粹。 第11课练一练 1.中央电视台举行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是 :他(下图:手举玉米高呼口号的形象成为当是 的经典)是苏联最高领导人,他举取苏联改革的 大旗,因特别热衷于玉米的种植,还被人送上了 一个“玉米”的雅号。“他”是谁?你认为正确答案 应是( ) A.列宁 B

13、.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C尝试应用CCDDB 演练提升 1.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到多国是在( ) A.俄国十月革命后 B.一战后 C.世界经济大危机后 D.二战后 2.“文化大革命”后,1978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拨乱反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而苏联时代曾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史实是( ) A.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 D.卡达尔改革 3.在苏联农业改革中,赫鲁晓夫自称他是“玉米的热烈的拥护者”,并强行推广 玉米种植面积,结果事倍功半。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明( ) A苏联人不喜欢玉米 B不尊重自然规律办事势必然要吃亏 C赫鲁晓夫不懂农

14、业 D赫鲁晓夫喜欢玉米 4.赫鲁晓夫在政治领域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批判个人崇拜 B平反冤假错案 C实行多党制 D提倡集体领导 5.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为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 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6.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 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较为突出的是( )A匈牙利 B东德 C苏联 D南斯拉夫 DCBCDA7.下列关于匈牙利卡达尔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B政治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15、D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8.读下图,回答问题:(1)二战后期,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有什么特征? 答:由一国扩大为十几国,其中亚洲新建立了4个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新建立了8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答:他们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9. 预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10月,匈牙利十万多人举行示威游行,出现这样的情形:大 群人聚集在街头,其中一些人用绳索套住斯大林雕像,一声呐喊,巨大的雕 像应声倒地,雕像的头部与身体断开,雕像的身体部分也碎成几段。 C材料二:右图: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 请回答:(1)两则材料都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答: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人民举行示威游行时,推倒斯大林雕像表明了他们的什么要求? 答: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 冲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3)当匈牙利街头出现推倒斯大林雕像、人民示威游行时,苏军介入这两个 时间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受到苏 联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控制。 10.预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