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5828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宣传部群众文化活动 20112011 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总结 及及 20122012 年工作计划年工作计划2011 年,文艺科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兄弟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得了有关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好评。现将 2011 年工作总结及 2012 年工作汇报如下如下:一、2011 年主要工作(一)春节元宵节文化系列活动春节元宵节是我国最具有文化内涵的节日,也是最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节日,短短十几天,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精髓最灵魂的文化情怀。因此,春节元宵节对于文化宣传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平台,是传承传统、传播文化、传递快乐的重要载体 。要将

2、传统节日和当代精神紧密结合,让文化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宣传功能相得益彰 。2011 年春节元宵节以“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为主线,以“加速再造一个新介休 ”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元宵灯会、焰火晚会、大型文艺汇演等传统文化活动,紧扣时代主题,承载了新的内涵,使这些最具有历史和年俗的文化活动常看常新,以容易被百姓接受的形式演绎出来,成为联系百姓和我市发展的纽带。在努力打造传统节目的同时,适时举行了“加速再造一个新介休”主题活动 ,包括: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主题演讲活动、主题征文活动、主题赛事活动,主题诵读活动,在让

3、人们在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新春佳节同时,充分了解我市“十一五”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享受发展成果,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召染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面貌投身于“加速再造一个新介休”的浪潮中去,为实现“新介休、新基地、新优势、新形象”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二)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绵山是上天对介休的眷顾,而介子推则以流传千古的故事赋予绵山以灵魂,标榜了后人的精神丰碑,让后人“清明时节,为之寒食”。自 2008 年起,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通过“定位”、“造势”和“传承”,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已越来

4、越成为一个传承历史、倡导文明、荟萃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2011 年 4 月,“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盛大开幕,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 ,呈现以下亮点:一是组织有序,外宣工作有效推进。围绕本届文化节弘扬清明寒食文化、展示介休风采、推动经济发展的主题,以节前营造氛围、节中展示风采、节后突出效果为要求,突出文化节亮点。采取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推进的立体报道方式,掀起宣传高潮;二是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绵山,共赴文化盛宴。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是民进中央举办的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 ,以增进两岸文化交流、扩

5、大学术交流合作为宗旨的主题论坛,此次研讨会议题涉及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法定假日与公共文化服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节日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解读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大陆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学者共 100 余人出席会议;三是市委书记秦太明撰写的春风细语道清明得到中央及省市各级主流媒体追捧。秦书记为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撰写的理论文章春风细语道清明 于光明日报b1

6、 版头条发表,光明网、中新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人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国学网等网站转载文章,让读者全面充分地了解清明(寒食)文化内涵,特别是“忠”与“孝”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红歌唱响新介休 ”活动2011 年是红色之年,是建党 90 周年 。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庆祝党的 90 岁生日,营造“敬党、爱党、感恩党”的社会氛围,展现介休人民良好精神面貌,我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红歌大赛,活动以“唱响红色颂歌 、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发展力量、实现跨越赶超”为主题,嘹亮的歌声唱出群众心中的欢庆和对党的浓浓深情

7、。大赛采用指定参加和自愿参加相结合的报名形式,共有来自乡镇 、办事处、市直、条管以及企业的 37 支代表队伍参加,近 5000 人参赛 ,是介休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比赛全程直播,取得了极大成功,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认可 ,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加速再造一个新介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活动精心组织,从文件下发到安排会的召开,从方案(包括组织领导、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参赛信息、注意事项、应急预案等)的制定到活动前、中、后期的宣传,都积累了大量经验

8、,为以后类似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打下了坚实基础。(四)第七届广场文化节系列活动连续七届广场文化节活动已成为介休一道靓丽风景。在 40 天的时间里,我市先后举办了“永远跟党走”专场文艺演出,“信合杯”建党 90 周年图片展,“争做接班人”少儿书画优秀作品展,“爱我介休,强我体魄”体育赛事,各乡镇 、村广场文化节分区活动 ,“全民阅读红色经典”第二届读书节活动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再掀“红色文化”热潮 ,进一步统一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鼓舞了斗志 。经过多年打造,文化节如今硕果累累:一是广场文化节的品牌性。品牌是信誉,是公众的认可,是衡量发展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只有形成品牌,才能谋得

9、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打造百姓舞台 ,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都是支撑品牌的要素;二是广场文化节的聚力性。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广场文化节在群众中的地位,赋予其教育、引导、宣传等功能,节目与我市当前发展形式相结合,与时俱进,拓展演出形式,发挥文化凝心聚力的作用 ,为介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三是广场文化节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如果缺乏娱乐性,即使出发点再好,意义再重要 ,亦是枉然。只有将其教育、宣传等功能予以娱乐 ,才能容易被百姓接受,达到预期效果。介休广场文化节在节目选取上注重娱乐性,满足百姓需求,精心演绎,同时,糅合流行元素,使节目具有时代气息;四是广场文化节的平民性。

10、坚持本地特色,把来自百姓,深受百姓喜爱的节目搬上舞台,艺术化再现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鼓励民间艺术团体表演,给予一定的物质 、政策支持,建立反馈机制,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付诸实践;五是广场文化节的广泛性。坚持“引进来”战略,邀请外来团体来介演出,让市民了解外地文化形态,丰富本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对创新、发展、传承本地文化都具有积极作用。二、2012 年工作计划(一)做好清明(寒食)文化节活动,力求大声势、大效果、大反响。依托往年经验,配合相关单位 ,确保第五届“清明(寒食)文化节”顺利举行。清明(寒食)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三届,各相关单位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随着清明(寒食)文

11、化节影响力不断增加,国内外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清明(寒食)文化节需要继续搜集相关资料,深挖文化资源 ,科学论证、合理整合,并借助媒体资源,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外界对清明(寒食)文化节的看法建议,并分门别类,将可行性较强的好建议、好办法积极吸纳进来,并付出实践,以达到在更加尊重历史、继承传统文明的同时,又符合当代人价值观念取向,使得整个活动更加的有看点、有内容、有新意、有期待,继续擦亮“清明(寒食)文化节 ”这一金子招牌,为我市对外宣传和旅游产业打下良好基础。(二)做好广场文化节活动,力争有创新、有突破、有亮点。创新形式,深化主题,推动第八届“广场文化节”纵深发展,打造百姓舞台 。以广场为平台,

12、通过政府组织,广大市民参与,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载体 ,合理引导,在丰富百姓生活、凝聚百姓力量的同时,也进一步发现挖掘了当地民间艺术形式,广场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介休的一块品牌,一个宣传先进思想的阵地,在广大市民中赢得了口碑,受到了好评。通过近几年发展,广场文化节已囊括文艺演出 、体育赛事、书法美术摄影展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今年在立足以往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坚持本地特色,打造百姓舞台,把来自百姓、来自生活,深受百姓喜爱的节目搬上大舞台,并鼓励成立民间艺术团体,为其提供表演机会 ,丰富介休文化市场;另一方面,邀请周围县市,甚至省外有关团体单位来介演出,为其提供一定支持,让市民了解外地文化形式,达到文化

13、交流的目的。(三)做好 2013 年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要求巧构思、细谋划、精组织。坚持“乐民、乐民”原则,注重特色传统,总结往年,开启新年,办好“2013 年春节元宵节”活动。春节 、元宵节年年过,年年要精彩,年年要氛围。在突出传统与本地特色的同时 ,要反映出当年我市经济 、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绩,在欢庆的节日里向广大市民汇报我市一年来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要注重一年来我市各方面发展的展示、体现 。文艺汇演、灯展、焰火 、亮化工程,要常变常新 ,内容要紧跟形势,突出时代气息,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势与主题相结合。(四)做好其他工作,加强自身学习,做到有进步、有总结、有配合。在完成本科室全年主要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做好其他工作。一是要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自身的学习建设,完善相关制度,积极借鉴外界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到工作当中;二是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联系,立足全局 ,及时完成好相关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十二五”关键年,做好2012 年各项工作 ,其重要性与意义性尤为突出。站在新年起点上,我们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锐意进取、再接再厉,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介休文化产业发展、基层文化建设以及精品创作工程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