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5679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学CityManagement主讲关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管理学 City Management主讲 关静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第七讲第七讲 城市管理的主体城市管理的主体重点n城市管理主体n城市管理的运行过程n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n一、城市管理的主体的含义n传统意义上市政管理的主体一般认为是城 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和市 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 。市政公共管理中,除了城市政府之外, 一些社会公共团体乃至市民都可以成为市 政管理的主体,虽然这些主体的行为不具 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是它们 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政权机关n1. 人民代表大会n内涵:城市国家权力机关,城市行政机关 、司

2、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其负责,接 受其监督,向其报告工作。n权力: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 督权和地方立法权 。n构成: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 员会 国家政权机关n2. 人民政府n内涵:最主要的市政主体,是市政活动的最主要 承担者。人民政府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 关,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委会的领导和监督。 n组成: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 、副市长、秘书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不设区的市不设秘书长。n体制:首长负责制,即市长、区长负责制。 n组织:横向职能部门,纵向层级关系国家政权机关n3、人民法院n内涵:人民法院是城市辖区内的审判机

3、关,依法 行使审判权,即依法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 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等。n体制:人民法院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同 时,人民法院接受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n构成:层级(高级中级基层)、人员、内部组织n4、人民检察院n内涵: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 ,即依法监督城市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企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全体市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的情况。n体制: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 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同时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 的领导。n构成、职权:人员组织、检察、司法监督等权力 。国家政权机关我国城市政府的一般设置n(1)综

4、合经济管理机构: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 经贸委、市财政局等;n(2)专业经济管理机构:市国土局、交通局、外 贸局、农林局、城乡建设委员会、信息产业局等;n(3)社会管理机构: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 文化局、民政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族事务委 员会、人事局等;n(4)监督管理机构:监察局、审计局等;n(5)治安司法机构:公安局、国家安全局、司法 局等;n(6)办事机构:法制办公室、外事办公室等;n(7)直属机构: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质量监 督局、旅游局等。非国家政权机关的市政组织n1. 中国共产党n(1)市党员代表大会n(2)市委员会n(3)市常务委员会n(4)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n2. 民主

5、党派n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执政党与参政党的 关系。n八个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 党、九三学社、台湾民 主自治同盟。n发挥作用:主要是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 ,带动和领导各自代表的一部分市民参与城市建 设和管理,维护城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 结。非国家政权机关的市政组织n3. 政治社团n定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 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 体。与政党不同,它是以参与和影响政府的政策、方针、法 规乃至判决为限度,并不以获取或执掌政治权力为目的。n双重身份:并不是完全独立于

6、国家政权体系之外的社会团体 ,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管理的准主体。n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 治协商会议,商讨和决定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事项,表达利益 需求,影响立法和政策制定。二是参加城市党组织、城市政 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三是参加城市政 府与青年、妇女、工人、工商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 与活动。此外,还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等 ,通报具体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反映的具体问题。非国家政权机关的市政组织n4.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n城市中最主要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机构,主要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 用。非

7、国家政权机关的市政组织二、 市政过程概述n市政决策过程n最主要的市政决策主体: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 委是重大决策的核心主体。政府一般被认为是市政决 策的最主要主体,经常性决策,内容最多,涉及面最 广。与市委、市政府的选择性决策不同,人大的决策 更多的是一种确认性决策。n市政决策具体环节:公共问题的提出和认定,解 决方案的拟定,方案的评价,方案的优化,方案 的抉择,政策的合法化。 市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n首先,市政决策主体以执政党为核心,但并非由 执政党包办。n其次,市政决策中应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咨询 作用;n再次,应该积极创设各种参与制度和渠道,发挥 公众的参与作用,提高决

8、策的民主程度,增强决 策的合法性;n最后,应当把市政决策的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以 法律化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避免市政决策的任 意武断、个人专断,充分保障科学决策、民主决 策、依法决策。市政执行过程n1. 市政执行的准备阶段n2. 市政执行的具体实施n3. 市政执行的沟通、协调与控制n4. 政策调整n5. 政策评估政策执行难问题的解决n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多方面的,既有执行体制不顺、部门协调 不畅的因素,也有执行组织和人员自身利益因素的干扰;既有 执行目标群体不配合的原因,也有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原有政 策不适应的因素。n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不仅仅要从执行这一个环节去着手,还要 重视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政

9、策执行的监督等环节。n首先政策制定阶段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可行性,在决策阶段充分 把影响执行的因素纳入决策方案的评估中,根据环境的变迁, 及时进行政策的修改或政策的终止。n其次,探索执行体制的改革,如综合执法体制的完善,合理划 分执行部门的职责权,避免执行中相互掣肘;n再次,要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发动,注重目标群体的参与作用, 促进目标群体与执行主体的沟通配合。n最后,要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防止部门利益和私人利益对 公共利益的侵扰。市政监督过程n1. 外部监督:(1)政党监督(2)权力监督 (3)司法监督(4)社会监督n2. 内部监督:(1)上下级、平级之间的监 督(2)审计监督(3)监察监督(4)

10、预防 腐败局进一步提升市政监督水平n首先,进一步健全市政监督体制。合理划分多元 监督主体的权责关系和监督类型的功能地位,促 进彼此之间的协作配合,是改善市政监督亟待解 决的问题。n其次,加强法规制度建设。重点在腐败易发领域 健全法律法规,创新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程序, 用法规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从源头上消除腐败 的隐患。n此外,加大公民参与力度,提高监督人员素质, 改善监督方式和方法技术等都是加强市政监督、 提高市政监督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三、市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n市政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兴起与发展n1. 公民参与兴起的背景n(1)环境的变迁需求:城市问题的复杂化、现代信息技 术的应用和传播、利益

11、分化冲突、社会价值的多元、市民 素质的提升、全球化的影响等。n (2)传统管理体制的僵化滞后:专家治国的精英主义, 封闭式的组织结构,不透明的决策过程,权力从上到下的 支配强制模式,责任链条的断裂,等等,造成了城市财政 开支的不断增加、城市问题依然如旧、公众对城市政府的 信任降低的多重尴尬局面。 2. 公民参与的发展n(1)从间接参与到直接参与。 n(2)从精英主义、动员型参与到平民主义、自主型参与 。 n(3)从封闭式、非制度化的参与到开放式、制度化的参 与。 n此外,新的公民参与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参与的层次也越 来越高,参与的强度也越来越大。传统公民参与与现代公民参与的特征比较项项目传统传

12、统 公民参与现现代公民参与 核心特征间接参与(弱势民 主)直接参与(强势民 主) 参与内容决策者的选择政策制定与执行 参与广度精英主义倾向平民主义倾向 参与层层次 基层倾向向高层发展 参与方式简单复杂 参与强度较弱较强 自主程度动员型参与较多自主型参与较多 组织结组织结 构 封闭性开放性 法规规制度 以人为中心的非制 度化参与以法治为中心的制 度化参与公民参与在市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n1. 公民参与对于城市公民个人的意义n有助于表达公民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n有助于提供公民自我发展与选择的基础,参与是公民自我 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参与的过程中,公民能 够较为准确地界定自己的

13、利益的合理边界,能够对政治与 管理的体系和运作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n有助于增进和发展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的力量,解放 个人的潜能,建构有效能的公民n有助于培养不偏激、不保守的现代公民精神。n2. 公民参与对于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n有助于调整社会与国家的结构关系,改变国家处于强势支 配地位的现象,增强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平衡国家和社 会的关系,促进二者合理边界的确定;n在矛盾和冲突较为集中的城市中,通过公民参与来化解冲 突,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n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参与中相互沟通、谈判、协调和妥协, 这种理性的互动有助于塑造规则意识和诚信观念,建立合 作关系网络,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

14、,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 好的社会基础。公民参与在市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n3. 公民参与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n公民参与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强化公众的监督, 为遏制腐败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得 到有效的维护和实现;n通过公民参与,集思广益,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有力地 促进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河政策的高效执行,提高管理效 率;n公民参与本身就是民主的重要表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 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促进城市管理的民主化,进而提升整 个政府的民主化水平,有利于渐进式民主进程的推进;n此外,在公民参与中,公民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公共 利益得到有效的实现,有助于增进公众对于政府的认同,

15、 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公民参与在市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民参与市政过程的基本条件n1. 公民具有参与的意愿和能力n2. 政府的活动公开透明n3. 提供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渠道n4. 保障公民参与制度的有效性 公民参与的完善n1. 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的条件n参与的意愿和能力、参与制度的提供、政 府活动的公开透明、提升参与制度的有效 性等。n2、充分保障公民参与的代表性n考虑强势集团和弱势群体的在参与中的不 同的表现n3. 综合考虑公民参与的正负效应n公民参与负面效应,降低城市管理的绩效n首先是管理的成本增加,公民参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精力、时间、人力、物力等;n其次是影响决策的质量,当公民参与不

16、具备代表性的时候 ,会造成决策的不完善;n当决策要求的技术性较高的时候,可能会受到公民参与过 多的政治影响而降低了决策的科学性;n当公民参与的基本条件缺乏,并且城市管理者缺乏相应的 管理策略时,盲目地在城市管理中导入公民参与可能会引 发无序参与,不但不利于解决城市问题,相反会把问题更 加复杂化。n再次,特定群体参与追逐特殊利益时,会导致更广泛的公 共利益的缺失。n最后,公民参与中的保守力量和既得利益者有时会阻滞对 城市发展有利的改革和创新。n管治是指构成地方政府运转模式的所有法律、规章、 框架、制度和过程。n而且这些框架、过程和制度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 非正式的。n良好的管治是确保对人权的尊敬,维继法律的尊 严,强化民主进程,提升公共行政事务的透明度和执 行能力。n良好的管治将给予所有的住民,包括年轻人和银发阶 层、男人和女人,一个真实和持续稳定的预期,包括 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乃至其社会地位。n良好的治理意味着城市社会中的所有集团都将在政府 中得到代表,或者能参与其中,它也意味着政府是负 责任的并且是透明的。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