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5659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西部与西部大开发(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与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念 西部大开发,什么先行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主要内容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念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 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自治区 。对于这些地区,有人用八个字“荒、远、 边、穷、大、才、宝、美”来形容。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念 “荒”即是荒芜,相当多的地方未及开发, 或是开发程度低。 “远”主要是指交通不便,因交通不便,虽 近在咫尺,却似天涯。 “边”是指边境线漫长,经济上就存在与交 接国家经济往来的可能和便利。 “穷”是指经济相对落后,从统计数字

2、看, 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 水平的一半左右。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念 “大”是指地域广大,西部地区虽然只占全国所有 行政区域的三分之一,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 面积中,西部却占有540万平方公里。 “才”是指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欠发达,但人的 基本素质普遍较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中国 不少顶尖的人才,“原产地”是中国西部地区,只 是西部经济落后,人往高处走,目前未能较好留 住人才。 “宝”说的是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矿产、林业 、动植物等地上地下蕴藏无数宝藏。 “ 美”是指自然环境、自然风光优美。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念 西部落后的原因 气候影响:近5000年来,中国

3、的气候总的 来看是日趋干旱,这在西北部地区表现尤 为突出。明清时期中纬度的黄河流域普遍 干冷。在西北地区,干旱与沙化趋势特别 明显,水资源尤为缺乏,对农业经济和工 业经济的影响很大,特别对传统农牧业经 济影响明显。汉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唐代 陇右道的兴盛,是与当时气候相对湿润而 河流水量充沛有关。当这些条件日趋恶化 时,丝路就衰落了。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念 西部落后的原因 区位与地貌的影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沿海经济便在交 通、资源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唐 宋以来的西部社会经济衰落和东部社会经 济的大发展,正是体现这一种趋势。西部 地区地貌复杂多山,在农业社会里,西部大开发:西部是什么概

4、念 西部落后的原因 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的影响。清以来素有“湖广填四川”之说,大量外省 人口迁入,马铃薯、玉米、红薯等高产旱 地作物的传入,使人口膨胀成为可能。 除了人口密度问题外,人口质量低也是一 个制约发展的瓶颈。西部大开发,什么先行? 科技先行、教育先行、观念先行、交通先 行、人才先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升 温 ,出现了“争当先行官”的现象,让人欢喜 也让人忧:西部开发,究竟应该谁先行?西部大开发,什么先行? 从 系统的观念来看,这些先行官似乎都有道理 ,但从当前来看,西部开发应该 规划先 行。中央现在已经明确提出了西部开发原 则性的指导方针,但目前缺乏完整的战略,许 多 地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5、,因而必须有步骤、有指 导、有意识地进行西部开发,而不能 一哄而上。 在这之中,尤其要注意选择好突破口。没有一个 科学合理的完整规划,西部 开发将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 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进步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跨世纪发展 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 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 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贫困与生态环境 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 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最贫困的人口生活在

6、世界 上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由于 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他们没有 可能得到其他资源的话,他们或许会更快地消耗 自然资源。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贫困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贫 困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贫困。这里有两个问题 值得特别注意:低收入与眼光短浅间的明显关系 以及贫困与生存风险间的联系。”眼光短浅使人们 更快地挖掘环境资源,而不像社会可能愿意的那 样利用资源,并且会失去对土地资源进行投资的 激励,这种投资需要若干年才会产生报酬,但短 视并非穷人的本性与专利;相反,这是市场、政 策和体制失败的结果,其中有些是与贫困相联的 。 中国西部贫困地

7、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 自然生态环境失调 土地沙漠化趋势加剧 人口超载且素质低下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部地区除青藏高原外,大多分布在我国第二地 形的中低山地,一部分在中部丘陵山区,地貌种 类多样,恶劣地形较多,如西北黄土高原的沙漠 、沙化地貌和黄土粘土荒漠地貌,西南的武陵山 区和桂西北山区强烈发育的喀斯特地貌,青藏高 原和横断山区的寒冻风化地貌等。同时,西部地 区还集中了我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戈壁 、裸岩。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地域等,构成了西 部地区地质地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西部地区80 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这样一个特殊的

8、自然环境 中。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据中国21世纪议程提供的资料,我国的荒漠 化很严重,已占到国土面积的8。其中风沙和水 土流失引起的荒漠化各占一半,全国约有17亿 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约有2100万hm2 农田遭受荒漠化的严重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达179万km2,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t,另外,大 面积的草场由于荒漠化造成牧草严重退化,载畜 量下降,而这些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地区主要就位 于西部地区。从现实状况来看,几乎所有的西部 贫困县都面临着生态恶化的严重局面,其中不少 贫困县又位于生态影响波及面很大的区域,如在 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就有135个县是贫困 县,占全国

9、贫困县总数的228。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 严重直接导致土地按漠化趋势加剧。据统 计,西部11省(市)。自治区沙漠面积为 128万km2,其中沙漠化土地12万km2,其 中因滥垦、过牧、强度樵采、工矿交通破 坏造成的占85,而这些沙化土地主要集 中在西部的干旱区。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和 超载滥牧,西部地区草原沙化、碱化、退 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198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 公里613人,而到1996年则增至每平方公 里1006人,即使在干旱半干旱的宁南山 区,人口密度也达每平方公里76人,其中 特困地区固原地

10、区人口密度为110人,是联 合国按漠化会议确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临 界值720人的几倍。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受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 的影响,西部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突出区 域特征,除了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超载以 外,就是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1997年, 全国15岁以上社会成员的文盲率为1636 ,西部贫困面较大的贵州为2588、 云南为2522、青海为4362,宁夏 为2583,西藏为5408,均大大高 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在人口持续增长和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 态势下,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 大,紧紧抓住西

11、部大开发给贫困地区发展 带来的历史机遇,致力寻求西部贫困地区 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 式与途径已刻不容缓。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扶贫制度创新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 平 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试点工程 强化社会服务,改善社会环境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总值 50.45%,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50.81% 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天然气占83.9%,富铁 矿46.7%、富铜矿52.4%、铅矿42.1%、锌矿 43.3%、砂金矿43.5%、硫铁矿40.6%、富磷矿 86.3

12、%、钾盐99.7%、钠盐89.2%。此外,富铬矿 、钛矿、镍矿、铂族矿、锶矿、芒硝、石棉等重 要矿产80%以上的储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目 前,西部地区仍有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和具有 较好资源潜力的地区尚未开发,所以矿产资源开 发在西部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居于不 可动摇的基础和支柱性地位。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自然环境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 高山峡谷纵横,荒山沙漠遍布,生态环境 不断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km2 ,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荒漠化面积260 多万km2,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 400多 km2,90%以上分布在

13、西部地区。全国 70%以上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在西部地 区。西北地区严重缺水,蒸发量远远大于 降水量,大多数河流年内长时间干枯。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社会经济环境 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20年来 ,西部各省(区、市)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无论 是经济总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 处于比较低的阶段。1998年占全国的 1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 分别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1.1%和66.6%。目 前,我国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 地区。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小矿土法采炼加重酸雨危害 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14、 挤占土地,数量惊人 堆积尾矿,污染环境 破坏植被、景观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 西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建设 我国西北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11倍。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整个西北地区均 降水量230 mm左右,其中40%地区的年平均降 水量在100 mm以下;而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却 高达2 000 mm左右,有些地区甚至超过3 000 mm,这种特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西北 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在西北地区309万 km2面积中,沙漠、戈壁、裸岩,以及水土流失 面积就占全国难利用土地面积的80%以上,干旱 缺水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

15、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 西部地区水资源浪费十分惊人。由于农业 灌溉技术落后,导致如河套地区每生产1 kg粮食需水3.48 m3,是我国东部地区的8 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有人曾测算 ,仅宁夏40多万ha农田每年浪费的水资源 量即达8亿m3,全自治区百万亩水稻,年 耗水约15亿m3,占用了黄河全部径流量的 近1/30。水价偏低和水资源管理失控是造成 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 西部大开发的水资源战略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中心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对水循环过程各个 环节进行综合调控,兼顾除害与兴利、当前与长 远、局部与全局,进行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 用水的

16、合理分配。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一是减少蒸发损失(潜水蒸发、大水漫灌、平原 水库面蒸发、渠系蒸发);二是充分利用节水手段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减少灌溉定额、改造 平原水库、完善渠道);三是把节水的重点放在中 低产田上。中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存在问题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把水源涵养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以现状生态 的保护为基础,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综合权衡经 济价值与生态环境需要。 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为保证西部水资源协调利用的重点是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进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域水资源管 理,要体现水价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促进作用 合理开发水资源,科学防治地质灾害防止地下水过量超采引起地下水资源衰减、地面沉降; “三废”排放、农药化肥施用不当以及污水灌溉等因素造成 潜水水质恶化;由于渠道渗漏、大水漫灌等导致土地盐渍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