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5656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表现 1947年,美国对希腊、土耳其进行援助,以 遏制这些国家共产党力量的发展。 美国开始实施对欧洲的经济 援助计划,即“ 马歇尔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 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 成立了针对苏联 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朝鲜战 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3)目的:美国发动 “冷战”的目的在于遏制苏 联势 力的扩张 ,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稳定欧 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解析:审题的第一步是注意时间限制,1946年 ,正值二战结束后

2、不久,由于战时同盟关系逐 渐破裂,以美国为首西方势力遏制苏联,挑起 “冷战”。 答案:C解析:依据19471948年这一时间限定,可以 排除A(1949年经互会成立)、C(1946年丘吉尔发 表铁幕演说)、D(19501953年朝鲜战争)。 答案:B项项 目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原因针对“希土危机”而提 出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 敝、政局动荡,资本主 义秩序面临威胁而提出 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 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只是一项经济 援助计划影响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 的孤立主义态势 ,由局 部扩张转 向全球扩张, 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 宣言书,标志着“冷战 ”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

3、西欧经 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 定,另一方面也有利 于美国控制西欧,同 时也拉动了美国经 济的增长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援助计划,不包 含军事的内容。 答案:B解析:美苏两极对峙,在欧洲表现为“冷战” 而在亚洲则表现为“热战”,并非是“冷战” 转化为“热战”,C项说法错误。 答案:C解析:材料中丘吉尔的话说明了核武器与和平 的关系,即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长时期的和平”可知其主要侧 重于冷战的积极意义,即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 大战。 答案:C2美苏苏“冷战战”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际关系的发发 展产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冷战”持续40多年,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 靠苏联的局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面对抗,使世 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同时,两大集团 势均力敌,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世界大战。美 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 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