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5468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句子成分知识解决文 言句式和词类活用问题 分析例句说明规范汉语句子的结构构 成和成分作用及其所处位置v1、昨天,来自沈阳的旅客以自驾游的方式去 了一次美丽的珍珠湖。v2、他跑得最快。 v3、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 下会更快的(地)成为现实。句子成分构成及标志符号v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v谓语:句子陈述的内容 - v宾语: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v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和宾语的中 心语 ( ) v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做的谓语中 心语 v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 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v 压缩长句找主干,v 主谓宾语要健全。v 定语必居主宾首

2、 ,v “的”字标志很明显。v 谓前为状谓后补,v “地”得”标注也简单。v 句首状语可移后,v 定补区分看关联。思考讨论此规律是否可以用来判断 古汉语中的倒装现象,结合例句归纳 存在的倒装句类型,找出倒装的判断 标志 v时不我待 v楚人有涉江者 v月出于东山之上 v渺渺兮予怀 一.宾语前置(分析类型找出标志)v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 语前置。v大王来何操? v沛公安在? v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v夫晋,何厌之有? 2、 否定句中(“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 ,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v古之人不余欺也。 v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v不患人之不己知。 v每自比于管仲、乐

3、毅,时人莫之许也 。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 有时,还可以 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的格式。v 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v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v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唯求敌)v 唯利是图 惟命是从唯才是举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v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v夜以继日。 (以夜继日)v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 元捕蛇者说)二、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 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

4、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v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v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于时拘,于余学 。) v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v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 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 移到动词前作状语。v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当世之事 咨臣)v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v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 ) v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 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 成分,或作状语,或作补语。v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 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v

5、名垂乎后世。 (乎后世名垂)v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 而日乎己参省)三、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 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v中心语+定语+者 v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v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 的标志。v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 无利爪牙,强筋骨)v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 君)v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 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 的标志 。v石之铿然有声者

6、,所在皆是也。 (铿然 有声石,所在皆是也)v僧之富者不能至 (富者僧不能至) v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用数量词作定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 后面。v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一双白璧 一双玉斗)v尝贻余核舟一。 (尝贻余一核舟)v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三 夫子孙)四.主谓倒装v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v “甚矣,汝之不惠。”v“美哉,我少年中国。”v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v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v子耶,言伐莒者? (言伐莒者,子耶?) v 大哉,尧之为君也! 尧之为君也,大哉!)v 灼灼

7、其华。 (其华灼灼)思考讨论此规律是否可以用来判断古汉语 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结合例句归纳存在的 词类活用类型v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v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v春风又绿江南岸 v先天下之忧而忧一、 名词的活用 v(1)名词活用为动词v1、晋军函陵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 v2、朝服衣冠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v3、范增数目项王 (课文鸿门宴) v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 (2)名词的使动用法v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课文鸿门宴 v2、据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 v3、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吕氏春秋? ) v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明?马中 锡中山狼传) (3)名词的意动用法v1

8、、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v2、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 v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v4、吾从师之 师说 ) (4)名词作状语v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v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宋?苏轼 石钟山记) v3、天下云集响应 (课文西汉? 贾谊过秦论) v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课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 形容词的活用 v(1)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v1、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课文鸿门宴 ) v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课文邹忌 讽齐王纳谏 v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课文齐桓 晋文之事v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课文唐?韩 愈师说)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v1、今

9、媪尊长安君之位 (课文触龙说赵 太后 ) v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v3、大王必欲急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v4、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v1、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 传 ) v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v1、不能容于远近 (课文明?张溥五人 墓碑记出自七录斋集) v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 v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课文唐?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出自魏郑公文集)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v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v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v德何如,则可以王矣?v何由知吾可也?v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v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v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说明词类活用类型v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v2.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v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v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v5.拔剑撞而破之 6.骊山北构而西折 7.先 破秦入咸阳者王之8.道芷阳间行舞幽壑之潜 蛟,泣孤舟之嫠妇 9.侣鱼虾而友糜鹿v10.序八州而朝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