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5331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 第一章 语言常识(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话训练教程普通话训练教程第一章第一章语音常识 教学指导 一、语音的性质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 三、普通话语音特点语 音 概 说教 学 指 导【学习目标】了解语音的性质,了解和掌握语音单位的内容 【知识点】语音的性质及相关概念,音素、音节、声母、 韵母、声调等语音单位的概念 【重点】语音单位的内容、基本概念 【难点】音素教 学 指 导【学习指导】1、本节内容有许多新的概念术语,应当在开始 学习的时候,认真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2、现代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与过去学过的英语 的国际音标相比,有许多不同的音,学的时候,应 加以注意。 进入本节的学习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概念 语音是

2、人发出的有意义的系统的声音语音是人发出的有意义的系统的声音睡觉打鼾不叫语音动物的叫声也不叫语音语音是说话人和说话人进行交际时的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发音发音传递传递感知感知发音阶段:发音阶段:指说话人将决定要说的内容变为语言形式,即大脑指令发音器官发音,是一种由心理现象转换成生理现象的过程。传递阶段:传递阶段:指说话人产生的言语声波,通过空气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传播。此时说话人同时也此时说话人同时也是自己言语的听话人。是自己言语的听话人。感知阶段:感知阶段:是听话人通过听觉器官使大脑感知,是由生理现象转换为心理现象的过程语 音 的 性 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载体 ,它

3、是人类发出的、用于表示意义进行交际 的声音。它具有: 物理属性 生理属性 社会属性语 音 的 性 质 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等声音。自然界的 声音不是由生理器官发出的,也不能表示意义,它 们只有物理属性,而没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语音也不同于其他动物发出的叫声。动物的叫声虽 然具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但没有社会属性; 语音也不同于人类发出的咳嗽声、鼾声等声音。咳 嗽和鼾声虽然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但不能 表达意义、进行交际。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 物 理 属 性 发音体振动,作用于空气或其他介质,形成音波, 通过耳膜的接收、听觉神经的传导,到达人的大脑 ,就

4、形成了声音的感觉。 语音属于一种物理的运动,所以具有物理属性。 从物理属性看,可以把声音分成乐音和噪音两种。乐音:乐音是指音波形式非常有规律的声音, 听起来比较悦耳。人类语音中的元音一般属于乐音。物 理 属 性 噪音:噪音是指音波形式比较杂乱的声音,听起来 比较刺耳。人类语音中的清辅音一般属于噪音。 语音的四要素任何一个声音都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音高 音强音长 音色 音 高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振动得快,音高就高,反之音高就低。 2)物体振动快慢由发音体的形状决定。其表现如下: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音高低。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

5、动快,音高高。一般说来,儿童和女性的声带比较短,比较薄,所以发 音比较高;而成年男性的声带比较长,比较厚,所以发音比较低。音高的决定因素:声音的音高决定因素:振动频率快慢(频率大小)(正比)语音的音高取决因素:声带长短、厚薄、松紧等。比较:妇女儿童、男性音高?同一个人不同音高?音高的作用:构成声调和句调,以区别意义。例:汉语靠音高变化区别意义音 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越弱。振幅是指发音时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单位 是分贝。同一个发音体,用大小不同的力量去敲击,则 使得发音的振幅不一样。因此,声音的强弱由发音时用力大小所决定:用力大,则振幅大,

6、音强就强;用力小,则振 幅小,音强就弱。振幅小的音不能对人的听觉器官造成损害,而 振幅大的音则容易造成听觉器官的损害。音 强 音强有时可以用来区别意义。汉语中的轻重音就是以音强作为其主要特征来 区别意义的,例如:“孙子”重音在前,轻声在后,则表示是“儿子的 儿子”;而前后都读重音,则指古代的军事家孙武(或 孙膑)。 音重的决定因素声音的决定因素:发音体声波振幅的大小。(正比)振动力大气流强振幅大音强语音的决定因素:发音动力的大小。发音力大气流大振幅大音强 音重的作用:区别意义;协同音长、音高调节语调。例:英语等靠音强变化区别意义。汉语的轻声。区别音高和音强(补充) 音高和音强不是一回事。 声音

7、高 发音体振动频率大的缘故;声音强 用力大(振幅大)的缘故。 声音高不一定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强不一定声音就 高。几个例子: A 用力发出“天”/ 不用力发出“天”(音强不同)它的音高相同(一声),不会发生变化。 B 用同样大小的力发“天”和“地” ,(音强相同)无论怎样保持均衡用力,这两个音的音高仍然不同, 不能改变它们各自的音高特质。 C、 元音响亮,音强弱; 辅音沉闷,音强强音 长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由发音时物体振动持续时间 的长短所决定。发音体振动时间长,则音长就长,否则就短。汉语中一般不用音长作为主要的区别意义的手 段,但音长作为发音中的一个自然属性,经常以伴 随性的特征出现,比如

8、重读音节以音强作为主要特 征,音强较强,音长也比较长,而轻声音节音强较 弱,音长也比较短。例如:“不辨东西”中“西”的发音音长较长,而“不是东西 ”中“西”的发音音长较短。音 色 1)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是一个音与其他音 互相区别的最根本的特征。音色取决于发音时的音波形式,音波不同,音 质就不同;而音波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发音体 发音方法 共鸣器形状 2)纯音与复合音所有的音都可以根据音质分为两种,即:纯音:只有一个单纯频率的音是纯音。复合音:由许多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音混合 而成的音。纯音很少见,比如音乐中使用的音叉,可以发 出纯音,而一般的音多是复合音。音 色 3)基音与陪音复合音中,

9、有一个频率最低的音,叫基音,其 他的音都是陪音。 4)乐音与噪音乐音:基音与陪音的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复合 音。乐音的声波有周期性,听起来和谐悦耳;噪音:基音与陪音在频率上没有整数倍关系的 复合音。噪音的声波杂乱,没有规律,缺少周期性 ,听起来比较刺耳。一般来说,语音中的元音都是乐音,而辅音则 大多是噪音。 返回发 音 体 形成振动的物体叫发音体。不同的物体振动时,形成的音波形式不同,音 质就不同。敲门声与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不同,是由于它们 的发音体一个是门,一个是树叶。小提琴与笛子的声音也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发 音体一个是琴弦,一个是笛膜。每个人的声音听起来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的发 音体声带不同。

10、返回 发 音 方 法 发音方法是指外力作用于发音体使之振动的方式。发音的过程,就是外部力量通过一定的方式使 发音体产生振动的过程,而方式的不同就产生出不 同的音。比如小提琴演奏中,使用拉的方式和使用拨的 方式,虽然发音体相同,但音质不同,就是由于发 音方法不同。语音中的p和f,一个是使用爆破的方式发 音,而另一个是使用摩擦的方式发音,其音质也不 同。共 鸣 器 形 状 共鸣器指能够与发音体的振动产生共振的空间,如 胡琴的琴筒、小提琴的音箱。共鸣器可以放大发音体发出的声音。人类发音的共鸣器,就是口腔、鼻腔等。共鸣器形状不同,发出的音就不同。比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舌位、口形等改变共鸣器 形状,以改变声

11、音的振动频率,从而发出不同的音 。如a和u,发音体都是声带,但是发音时舌 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嘴唇的圆展不同,就形成了不同 的音。生 理 属 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表现在它由生理器官发出。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提供发音原动力的肺和气管作为发音体的喉头和声带作为共鸣器的口腔、鼻腔和咽腔 发音器官123456789101116191718 2012131415发音器官示意图发音器官示意图(1,2)上下唇 (3,4)上下齿(5)齿龈 (6)硬腭 (7)软腭(8)小舌 (9)鼻腔 (10)口腔(11)咽腔 (12)舌尖 (13)舌叶 (14)舌面前和舌面中(15)舌面后或舌根(16)会厌软骨 (1

12、7)食道 (18)气管 (19)声带 (20)喉结肺 和 气 管 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同时也作为发音器官,通过 呼出和吸入气流为发音提供原动力。气管和支气管 是气流经过的通道,起着输送气流的作用。 人类发出的声音一般是通过呼出气流完成的,也有 极少的语言中有吸气音,通过吸入气流发音,汉语 中没有吸气音。 喉 头 和 声 带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杓状软骨组成, 呈圆筒形,下接气管,上通咽腔。声带是两片富有 弹性的薄膜,长约13一17毫米,前后两端粘附在软 骨上,中间的通路叫声门。 由于肌肉和软骨的活动,声带可以放松或拉紧,声 门可以打开或闭拢。当人们呼吸时,或发不带音(如 h、f、sh

13、等)时,声门大开,气流自由流出,声带不 颤动;而发声音响亮的元音(如a、u)和浊辅音(如m 、n、l)这些带音时,声门先闭拢,气流由肺部呼出 ,冲击声门,使声门打开一条缝隙,气流从中流出 ,同时声带发生颤动。声带在气流通过时,可以开 ,可以闭;可以振动,也可以不振动,还可以调节 松紧,来发出清浊不同、高低有异的声音。口腔、鼻腔和咽腔 发音的气流从肺部呼出,进入咽腔、口腔和 鼻腔,形成共鸣,然后经由口或鼻逸出,所 以口腔、鼻腔和咽腔不但是气流通道,还有 共鸣器的作用。 返回 咽 腔 咽腔位于喉头之上,呈叉状,上通鼻腔,前接口 腔,下连喉头和食道。在所有的发音器官中,可以分成主动发音器官 和被动发

14、音器官两种。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叫做主动发音器官。包括 :声带、唇、舌、软腭、小舌不能活动的发音器官,叫做被动发音器官。包 括:齿、齿龈、硬腭主动发音器官与被动发音器官相互协调,发出 变化多样的声音来。 返回口 腔 口腔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 小舌硬腭是口腔上壁较坚硬的部位,齿龈介于齿与 硬腭之间。硬腭后较软的部分为软腭,软腭后连接 小舌。小舌是像舌头一样能自由活动的肌肉坠,它 的作用是调节气流通道,它可以翘起或垂下,分别 发出口音、鼻音和鼻化音。发口音时,软腭和小舌上翘,抵住喉壁,通往 鼻腔的通道被堵住,气流从口腔流出,汉语普通话 中一般的元音和塞音、塞擦音

15、、擦音等辅音,发音 时气流都是从口腔流出,是口音,如“a u o i u”和 “b p f d t zh ch sh j q x”。口 腔 发鼻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堵住通往口腔的通道 ,气流从鼻腔流出,普通话中的辅音“m n ng”就属于 鼻音。如果软腭和小舌呈半悬状态,气流同时从口 腔和鼻腔中流出,则发出鼻化音,汉语方言中有鼻 化元音,如济南话中“俺”的发音是Na )n,其中 a)就是一个鼻化元音。 口腔的下面部分包括下唇 下齿 舌头 舌头是口腔里最灵活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发音器 官。口 腔 舌头分为三部分,即舌尖 舌叶 舌面舌头的前端为舌尖。位于舌尖之后,当舌头平 伸时,与上齿龈相对的部

16、分为舌叶。舌头后部分为 舌面,它平伸时与上腭相对。 舌面又分为三部分:舌面前 舌面中 舌面后 舌面后又叫舌根。 返回鼻 腔 鼻腔位于口腔之上,是一个空腔。 返回社 会 属 性 语音都是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 作用的,这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 语音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 语音与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语音作为一种 符号与它所代表的意义相联系着,但这种联系并不 是必然的。一个语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义,是由 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在使用中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 的。所以,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社 会 属 性 比如“太阳”,汉语中有的方言叫ti yng(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