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4764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第5章(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摄影与摄像主编:詹青龙 袁东斌 刘光勇第五章 数字画面拍摄用光 5.1 光的基础知识u5.1.1 光的性质u1光谱成分太阳光辐射出来的是包含各种单色成分的光谱带,因而它 是一种复合光,它给人以白光的综合感觉,这一现象已经由 人们熟悉的棱镜分色实验所证实 太阳光的光谱成分 u2光的三原色在光谱中,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因为能合成白光和各种不 同的色光而被称为原色光。彩色光电传播系统(包括相机、摄像 机)就是根据光的“三原色”原理来反映景物颜色的。 光的三原色 u5.1.2 光的类型 u1自然光 天然发光的光源称为自然光。从画面拍摄的角度讲,可利用的 自然光主要是太阳和天光。太阳是主要发光光源

2、,太阳光除直接 照射到地球上外,一部分光被大气层吸收,透过大气层再照射于 地面,此光被称为天光。自然光的特点:亮度强,照明范围广而均匀;自然光的强弱随 季节、时间、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日照强弱又受天气 变化的影响,分为睛、阴、晦、雾、霾、雨、雪,其光照度也各 不同。 土楼人家 (袁东斌摄) u2人工光 相对于自然光,一切由人加工制造的发光光源均为人工光, 如灯光、反光器(反光板、反光镜)。画面拍摄中常用的灯光有 白炽灯、碳弧灯、碘钨灯、卤钨灯、镝灯等。内景拍摄全部使用人工光,外景摄影则以自然光为主,辅 以人工光。使用人工光较少受客观条件限制,光位的确定、亮度 的控制、光影的布置和各种效

3、果光的使用等,都可由拍摄者自己 来支配。这使得拍摄者可创造丰富的画面影调,塑造人物形象和 不同的光线效果,同时不受季节、时间、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 ,可按创作者的艺术构想从容进行创作。亭亭玉立 (美韦斯顿摄) 1927年,韦斯顿的摄影进 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访 问一个画家朋友时,他带 回了一批贝壳。他对它们 进行长时间的曝光,试验 各种可能想到的组合安排 、布光、运用背景。这些 贝壳照片带着一种强有力 的形体感和神秘的内在生 命。这使得它们跟以前出 现过的静物照片有了显著 的区别。u3混合光混合光就是自然光、人工光或不同色温光源同时并用的照 明光线。既具有硬光性质又具有软光性质的光线为混合光。

4、日常 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光线经常是直射光和反射光的混合。在画面拍 摄实践中,混合光照明一般需经调整,统一色温,以适应摄影、 摄像CCD彩色平衡的要求,使亮度平衡以调整影调明暗反差。在 特殊条件下,也可利用混合光造成特定的光线效果,如某些夜景 中蓝色的日光及暖色的灯光等。u5.1.3 光与色彩u1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被摄体呈现颜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u 2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 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 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 感觉。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 长短差别所决定的。色相是指这 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波长最 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把 红、橙、黄、绿、蓝、紫和处在 它们各自之

5、间的红橙、黄橙、黄 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 色共计12种色作为色相环 色相环 u2)明度 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 试卡。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 段。色彩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作为 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 位置值。灰度测试卡u3)饱和度 饱和度也叫色纯度,是指物体色彩的纯正程度或鲜艳程度。 一种色彩中含有消色成分(黑、白、灰)后会影响其色彩的纯度 。某一色彩含消色成分越少,本色成分越多,其鲜艳程度越强, 越饱和。反之就越不鲜艳、不饱和。最纯的色是光谱色,不过在 生活中很难

6、看到。调整饱和度就是调整图像色彩的深浅。将一个 彩色图像的饱和度调整为0时,图像就会变成灰色。增加图像的 饱和度会使图像的颜色加深。影响色饱和度的光线性质是照明方 式、物体的表面结构、曝光条件和光学附件的使用以及大气透视 效果等各种因素。 u3色彩的心理感受 u1)色彩的冷暖感在不同色光的照射下,人的肌肉机能、血液循环可引起不同 的反应,人的温度感觉、血液循环速度、血压、脉搏在红色环境 中升高,在蓝色环境中降低。看到红橙色就联想到太阳、火焰、 因而感到温暖;看到蓝、紫色则联想到大海、天空,因而感到凉 爽。因此,颜色就有了冷暖之分,红、橙、黄等为暖色,能给人 以温暖的感觉,青、蓝色为冷色,能给人

7、以冷的感觉,绿和紫在 色彩的寒暖感觉中属于中性的,因为它们在暖色里表现出寒冷的 感觉,在寒色里又表现出温暖的感觉。 u2)色彩的重量感色彩的配置还可以让人有轻重和软硬的感觉。根据色彩体 验,对明度低的色彩,很容易联想到重而硬的物体,如金属、煤 、石块等。明度高的色彩会让我们联想到红黄花朵、吐露的新芽 、飘浮的彩云等。看白色和黑色的抽象图形时,总是觉得黑色比 白色图形沉重。同样大小的物体,涂成浅色的与黑色的相比,可 以让人感觉重量减轻了。因此,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在画面 上通过色彩与构图配合,表现物体的轻重与软硬。u3)色彩的空间距离感 进退与膨胀实验u4)色彩的体积感实验证明,肉体对色彩的反

8、应,例如弗艾雷就在试验中发 现,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肌肉的弹力能够加大,血液循环能够 加快,其增加的程度,以蓝色为最小,并依次按照绿色、黄色、 桔黄色、红色的排列顺序逐渐增大。也就是不同的色彩,虽然他 们本身的体积相同,但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暖色调体积变大, 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冷色体积变小,给人以收缩的感觉。在消 失色中,白色体积变大,黑色体积变小,在色彩学里称为膨胀色 和收缩色。这在造型上改变演员形体形象很有用途。在生活中, 胖人总爱穿一些冷色调或黑色的衣服,而瘦人则可以穿暖色调或 浅一些的衣服,这就是利用色彩的体积感的作用。u5)色彩的情感性色彩的情感性源于人们对色彩产生的联想,色彩的联

9、想是 人脑的一种逻辑性与形象性相互作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过程。当我们看到彩色时,能联想和回忆某些与此色彩相关的事 物,并自发的将眼前的色彩与过去的视觉经验联系到一起,形成 新的情感或思想观念。红高粱剧照5.2 拍摄用光的基本因素u5.2.1 光位光线投射方向示意图 u1顺光光源高度与照相机/摄像机高度相接近,相处在同一个水平 面上,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照相机/摄像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为 顺光,也叫正面光。顺光照明的特点:物体被均匀照明,只能看 到受光面(亮面),看不到暗面(背光面),投影被自身遮挡, 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投影;层次平淡,对象具有暗轮廓形式;光 源照明效果均匀平淡,没有显著的反

10、差,能冲淡被摄体的皱折, 对被摄体表面凹凸之处和外表结构起着隐没作用。在人像摄影中 ,常用来拍摄年轻女性、儿童,用以突出她们光洁、细腻、平滑 的肌肤。柿子红了 (袁东斌摄) u2侧光 光源投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90左右的光线为侧 光。侧光的特点是,被摄体受光面和背光面各占一半,投影在一 侧。虽然物体看不清全貌,但亮面、次亮面、暗面、次暗面和明 暗交界线等五种影调成分显著,影调变化大,层次丰富,画面的 立体感较强。物体的影子留在画面中,形成鲜明的明暗反差和显 著的光影,能较好地塑造被摄对象的立体形状和表达空间的纵深 感。 u3前侧光前侧光又称斜侧光或侧顺光。光源的投射方向与照相机/摄像 机

11、的拍摄方向成45左右称为前侧光,如图5-11。前侧光照明的 特点是,由于光线是从对象的前侧方向照射而来,使得拍摄对象 的大部分处于受光面,小部分处于背光面,既能看到物体的全貌 ,又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形态感 嗅 (徐梦节摄) u5逆光逆光又称背面光,光源投射方向与照相机/摄像机的拍摄方 向大约形成170180,即从拍摄对象的正后方向照明。逆光 照明的特点是,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主体突出,运用逆光拍 摄大场面,能加强空气透视效果,物体之间层次清楚,使画面空 间感加强。处江湖之远 (袁东斌摄) u6顶光 从被摄体上方投来的光线为顶光,当光源的高度超过60以上 时就成了顶光光效。顶光的特

12、点是,顶光照明下的对象,水平面 照度比较大,垂直面照度比较小,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明暗反差 ,缺乏中间过渡层次。粼粼 (陈艳摄) u7脚光从拍摄对象下方投射来的光线为脚光。光源低于视线60以下 时,产生脚光效果。脚光的特点是,光影结构与顶光相反,人物 下颌、鼻尖、颧骨下方较亮,灯光投影在人物脸部高出部位的上 方,同样是丑化人物的反常光线。脚光照射下的对象,一般会产 生一种反常的视觉效果,造成一种异常感受。因此,在人们的观 念中,脚光属于一种非正常光线。u5.2.2 光质光质指光的性质,即光线软硬的程度。所谓硬,指光线产生 的阴影明晰而浓重,轮廓鲜明、反差高;所谓软,指光线产生的 阴影柔和不明快,

13、轮廓渐变、反差低。 直射光照明是点状光源照明并且没有经过其他中间介质, 因此光线照射比较强烈,方向性明显,也被称为硬光。就像晴天 下的太阳光,其照射被摄体后勾勒轮廓与形体线条的能力较强, 且被摄体受光面与背光面的反差强烈,得到的投影浓重。硬光有 利于塑造形体,突出主体与制造空间。硬光往往给人刚毅、富有 生气的感觉。 家园 (袁东斌摄) 散射光是大面积照明,光强较弱,没有明显的方 向性,在对象方面不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 投影,因此也被称为软光。类似自然光下多云蔽日或 者阴天的散射光,大面积的面光源。软光适于反映物 体的形态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物体的质感,照射被 摄体后得到的反差较小,色调

14、层次丰富,投影浅淡。 软光往往给人轻柔细腻之感。u5.2.3 光度光度是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发光强度、光线在物体 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有了一定发光强 度的光源,就有了一定的照度,从而物体就有了一定的亮度,因 而我们能看见物体。光源的发光强度不同,照度也不同,从而物 体的亮度也不同。在摄影摄像中,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光度大 ,所需的曝光量小;光度小,所需的曝光量大。此外,光度的大 小也间接地影响景深的大小和运动物体的清晰或模糊。大光度容 易产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则容易产生小景深和模 糊的运动影像效果。 u5.2.4 光型对被摄体而言,拍摄时所受到的照射光线往

15、往不止一种, 各种光线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光型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 被摄体所起的作用。灯光按照光线的造型效果可分为主光、辅光 、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和效果光等。u1主光 主光是表现主体造型、塑造画面形象的主要光线,用来照 亮被摄物体主要的和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其他光的配置都是在主 光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一定是最强的光,但起着主导作用,突出 了物体的本质属性。主光的作用是描绘人或物的主体形状及主要 轮廓线条,起主要的造型作用,故又称塑造光。主光的光源属于 直射光的性质,能在画面上形成明显的光源方向以及亮部、阴影 和投影,能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u2辅助光辅助光简称辅光,

16、又称补光,是用来弥补主光表现力不足的一 种光线,对主光起辅助作用,帮助塑造被摄主体的形态,表达被 摄主体的全部特征。辅光的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 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画面的中间层次,同时减 小影像反差。辅助光光源属于散射光性质,具有光线柔和、细致 的特点。辅光的强弱变化可以改变影调的反差,形成不同的气氛 。一般主光和辅光的光比约为2:1。若光比大,影调硬;光比小 ,则影调软。 u3轮廓光勾画对象轮廓形式的光线为轮廓光。它可使对象产生局部 或完整的光亮轮廓。轮廓不仅有助于把主要对象与背景区分开来 ,突出主体,生动鲜明地展示对象的轮廓形式,而且还能够区分 表现对象的多层次特点特征,有利于增强对象的形式感、立体感 和空间感。轮廓光也能提高影调的亮度范围,丰富影调层次,有 助于增强画面造型的美感。u4背景光 背景光主要是照亮被摄对象周围环境及背景的光线。作用 主要是突出主体,烘托主体,衬托被摄体,渲染环境和气氛。背 景光可以消除被摄物在背景上的投影,使物体与背景分开,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