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854642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首都师范大学 蔺桂瑞首都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 家级精品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2009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生心声 我习惯了期盼着每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的到来,习惯了微笑着倾听同学们的分享, 习惯了慢慢的咀嚼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惯了 大家一起快乐的游戏,习惯了在和同学的交 流中感悟自己这门课给了我太多感动, 让我学到了太多面对生活的心理学知识,给 予了我太多人生哲学,犹如一颗启明星,照 亮我前进的道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为一生做准备 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促进人生的更好 发展。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一、指

2、导思想及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标,使学生了解 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 理调解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依据,努力做 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指在国内具有特色和一流 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 就业指导”课程精品课程建设: 精就精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都有 创新性,具有本学科的鲜明特色。 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 教学方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为根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特点内容特点: 1、实

3、出应用性,以学生成长课题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成长课题-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解释-实践应用” 2、整合相关理论,理论服务于实际应用心理卫生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 理学等 3、注重学科交叉,引进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融合哲学、教育学、精神卫生学的相关内容注重经典心理学理论,引进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 康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程内容体系构建以素质培养为目的防止几种倾向: 学科化、知识化-重知识轻实践 技能化-轻人生观、价值观、内在 素质培训 以活动代替课程1、封闭与开放相结合,拓展教学时空 2、注重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3、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教学方式以能力

4、培养为重点1、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 2、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3、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 4、现代化网络和多媒体教学(三)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为根本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基于对教与 学关系的审视和思考,以建 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为基 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与学 关系的新的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特点 (1)强调师生双方主动参与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2)强调师生的“沟通”与“对话” 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教学过程是一个 对话、理解、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3)强调教学是“动”,而非静 手动、脑动、情动,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和理解 、内化 (4)强凋互动的多元性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学“

5、体验”,即从个人经历到 的经验中感悟和理解,它既是学习过程,又 是学习的结果。 通过身体的感官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 “亲身体验”,然后再上升为理性知识。 荀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 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 荀子儒效篇 毛泽东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口 尝一尝。” -实践论 美国大卫科尔博的体验式体验学习圈 理论: 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 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 观察反省、总结经验(抽象概括)和 实践应用四个环节。 体验式学习的四个特点: (1)注重亲历参与行动。 “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 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

6、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 八十。” (2)注重感受,激发情感 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 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激发学 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 行。调动大脑右脑和左脑协同工作, (3)注重团体合作分享 激发出新的情感,碰撞出新的认识,升华 出新的思想,获得个体所不能达到的学习 成果。 走出封闭的思维空间,接收着多方面的信 息,对自我进行反思与完善,也向团体贡 献着自己的信息与资源,促进他人的改变 与团队的成长。 (4)注重师生共同成长 师生是共同的参与者。不仅使学 生们自身获得了新的学习,而且 也使教师受到了启发,丰富了教 师原有的认识和教学资源。创设体验情

7、境 观察反思 分享交流 总结提升 迁移应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五个环节:(一)创设体验情境 1、 情境活动的类型 直接情境:是由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构 成的。学生讲述自身经历。 准直接情境:模拟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情境。 大学生心理案例,视频情境录像等。 间接情境:是在虚拟状态下设计的活动情境, 例如心理游戏、名人典故、哲理故事等。感受生活、体验生命体味成长、感悟生命认识死亡、活好生命感激生活、奉献生命让学生回顾体验自我的生命成长历程,体 验父母的付出,老师同学的关爱,个人的 奋斗强化对生命的理解。讨论生活中发生的生命与死亡事件,认识 生命的唯一性、偶然性和死亡的

8、必然性, 珍爱生命。引导学生从感激父母、老师、同学、他人中 ,学会爱与被爱,理解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品味身边的生活世界,激 发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形成快乐、开朗、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命教育课 2. 情境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 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情境活 动。 3. 活动情境设计的原则 (1)兴趣原则 (2)教育原则 (3)具体原则 (4)时间原则 (5)因地制宜原则 (二)观察反思 事实层面 : “在刚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哪些情境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你有所触动?” “哪些

9、是你对自己、他人或这件事情的新发现 ?”等。 感受层面: “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当你做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当同学做了(说了)那个时,你的感受如何 ?” “你以前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在这一过程中你对自己有什么觉察?” “你对和别人的关系有什么觉察?”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或启发?”等。 (三)分享交流 交流分享是运用团体的互动,让学生表 达自己的内心体验。起到两个作用: 1、学生个体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参与前边 两个过程中的体验。 2、团体内彼此的分享,是一个信息交流 的过程。 分享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彼此尊重 2. 专注倾听 3. 目标导向 4. 鼓励交流 5.

10、 强调保密 6. 时间控制学生感受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分享。我 从一开始的胆怯扭捏,到后来的积极踊跃、侃侃而谈 。大家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陌路人到分享秘 密的朋友。一个学期的相处,全班同学已经成为了一 个温暖的大家庭。欢乐、痛苦、无奈、愤怒,都愿意 在这里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而我也学会了倾听,听 他/她的故事,听他/她的情绪,听他/她的感受。学会 了专注和收集信息,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停顿,一个不 起眼的修饰词,都可能是他/她最真实感觉的表达,最 真切的体会。在每周一次的分享中,不但找到了快乐 ,也学会了倾听,倾听别人的分享,倾听别人说话。 ” (四)总结提升 教师通过

11、提出问题加以引导。 例如: “这一次的活动让你学到了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你对自己有什么认识? 你具备哪些好的品质和能力?” “你觉得是什么使你们共同把这件事做成功的 ?”等。 教师的总结 话语要简短且概括性强,起到画龙点晴 的作用 尽量用学生分享总结的最精彩的原话, 并将其与本次课程的学习理论要点进行 连接、提升。 教师也可以采用与学生分享的方式进行 总结, (五)迁移应用 为了促进学生把学到的新经验更好地应用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对其引导: “你怎样把你学到的应用到你的生活中去 ?” “你希望自己会有哪些改变?” “当你尝试着用所学到的这些去改变自己 时,你发现你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等

12、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夯实学生的 应用。 课堂互动体验活动的类型 及使用方法 (一)故事阅读 故事的文字本身并不直接表述某一个心理 学道理,而是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蕴含 于故事当中,通过故事所创设的情境,让 学生从中悟出心理学的道理。学会心理调 整的方法。 在运用影视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配合教学主题,所截取片断集中 突出要讲的心理健康内容,典型性强。 (2)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 右。 (3)观看前提示学生注重心理感受,不要 过分注重故事情节和艺术表演。 (4)深入组织分享,讨论或辩论,联系自 我形成心理学认识。(二)电影(视频)赏析(三)游戏活动 将游戏作为情

13、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 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的过 程。 使用游戏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有兴趣,重要的 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 游戏后的分享讨论是重点。 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 结合学生的讨论,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使学生在玩中、做中、乐中理解和掌握了心理 学的理论与方法。过度使用活动的弊端 教师陷入机械性的应用活动的时候,就成 为了玩游戏。 团体活动应当促进教学历程,而不是人为 的在团体种制造活动。 不加区别地使用活动,往往会影响教学效 果。 过多使用活动,是教师欠缺教学的能力。 例如,相识训练 当老师让你去找不熟悉的同学互动时,你是主动找别 人握手,

14、还是等待别人来找你? 如果你是主动的,你为什么选择了他(她)? 如果你是被动的,想一想你为什么没主动去找别人? 是什么阻碍了你?你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也常常是这 样做的吗? 当你被别人选择握手的那一刻,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当你想找某人握手时,那个同学被别人先选走了,你 有什么感受? 当你握住对方的手时,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俩的交 流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当这个完成时,你对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和以前有什么 不同吗?对别人的体验和认识有什么不同吗?对人际 交往的体验和认识有何不同吗?(四)心理训练(五)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 课堂上使用心理情景剧教学时要注意: 1. 控制表演时间,一般不超过8分钟。 2.

15、 剧情集中,反映教学主题,矛盾冲突,典 型性强。 3. 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常见心理问题。 4. 表演内容第一,表演艺术第二。 5. 重在讨论,分享体验并从中归纳心理学的 道理或解决方法。 冥想是使人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 我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 冥想不是一个智力过程,它是通往直觉的途径 它可以使人们放下理性认识的控制,全然地感 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使生命的存在摆脱“我应该”的状态,全然地进 入“我是”的自然状态,与真实的我在一起, 去感受,去觉察,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 去改变,去成长。(六)冥想 课堂上如何使用冥想呢? 1. 先让身体放松。 2. 根据课程目标使用指导语。 3. 语速缓慢、轻柔。 4. 如果有条件则配合合适的音乐。 5. 分享、讨论和总结、解说。 6. 实践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思考与认识。(七)心理测试 让学生通过对测试题的回答,了解自己某一方 面的心理状况,同时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 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在使用心理测试时,要注意: 1.测试题的科学性。 2. 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先不要讨论。 3. 指导语中提示学生按照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